立春刚过,青州西南乡的冻土还没完全消融,王家庄的寨门却早已被喜庆的红色装点得格外醒目。祠堂前的空地上,工匠们正踩着梯子,将一块烫金黑木牌匾往门楣上挂——牌匾上“王家民团”四个大字是王巢特意请青州府有名的书法家题写的,笔力遒劲,在晨光中泛着厚重的光泽。
“慢点!往左挪半寸!”李管家站在下面指挥,声音里难掩兴奋。昨天傍晚,周栋亲自带着按察司的批复文书和这块牌匾赶来,不仅带来了知府周文彬的“贺词”,还额外拨了五百斤粮食作为“建团贺礼”。那份盖着按察司朱红大印的文书上,“准许组建王家民团,编制一千人,自主管理,听候府衙调遣”的字样,让整个王家庄都沸腾了。
王巢穿着一身新做的青色劲装,站在祠堂台阶上,看着工匠们固定好牌匾,指尖划过腰间的玉佩——这是周文彬特意赏赐的,说是“民团总领的信物”。他身后,赵大勇、吴刚、李铁牛等核心队员都穿着统一的褐色皮甲,腰挎长刀,背着新燧发枪,身姿挺拔如松。
“公子,时辰差不多了,各村的里正和乡绅都到齐了。”赵大勇低声禀报,目光扫过人群里那些面带敬畏的乡绅,嘴角忍不住上扬。以前这些人看王家庄,多少带着点轻视,如今见王家民团得了官方编制,一个个都巴巴地赶来道贺,连最吝啬的刘家集刘老爷都送来了两对鎏金铜烛台。
王巢点点头,缓步走上高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七百多名队员列队站在左侧,庄民和乡绅们站在右侧,连远处田埂上都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他抬手示意,李管家立刻捧着按察司的批复文书,高声念了起来:“兹有青州西南乡王家庄民团,剿匪有功,护民有方,准改编为王家民团,编制一千人,设团长一员,副团长两员,下辖十队……”
文书念完,台下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王巢待掌声稍歇,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王家民团正式挂牌!承蒙知府大人和按察司恩典,咱们从此有了朝廷认可的名分!但我要提醒各位弟兄,名分是荣耀,更是责任——往后,咱们不仅要守好王家庄,还要护好西南乡的每一寸土地,不让土匪再害一个百姓!”
“守家园!护百姓!”队员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旁边的树梢都微微晃动。
紧接着,王巢宣布民团编制:“任命赵大勇为王家民团团长,总领团中事务;吴刚、李铁牛为副团长,分别掌管训练和军械;下设十个百人队,每队设队长一员,副队长两员,现在由赵团长宣读任命名单!”
赵大勇上前一步,展开名册念道:“一队队长王虎,二队队长陈石……十队队长老栓!”被点到名的队长纷纷出列,对着王巢和赵大勇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脸上满是自豪。老栓攥着拳头,激动得脸都红了——他以前只是个普通队员,如今成了百人队队长,腰杆都挺得更直了。
挂牌仪式的最后一项,是新队员入列。之前扩编时筛选出的七百二十三人,加上这几日按新标准招募的两百七十七人,正好凑齐一千人之数。新队员们穿着崭新的粗布短褂,捧着刚领到的燧发枪,快步跑到对应的队伍里,与老队员并肩站好。一千人的队伍排列整齐,褐色的皮甲连成一片,黑色的枪托泛着冷光,气势惊人。
仪式结束后,乡绅们纷纷上前道贺。刘老爷笑得满脸堆肉:“王总领真是年轻有为!往后刘家集的安全,就全靠王家民团罩着了!”王巢笑着回应:“刘老爷放心,西南乡任何一处有匪患,民团必第一时间赶到。”几句话说得刘老爷心花怒放,当场承诺每月再捐五十斤粮食。
送走乡绅们,王巢立刻召集赵大勇等人议事。祠堂里,他指着墙上的民团编制图说道:“编制定了,训练得跟上。从今天起,每日卯时集合,练一个时辰体能,上午练队列和战术,下午练枪法,酉时再搞一次实战演练,不准有任何人偷懒。”
赵大勇点头应下:“公子放心,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个百人队轮换训练,保证效率。”吴刚也补充道:“库房里的火药充足,每天能保证每人三发实弹练习,不出一个月,新队员的枪法肯定能赶上老队员。”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集合的号角就响彻了王家庄。一千名队员迅速在空地上列队,赵大勇骑着马在队伍前巡视,手里拿着马鞭,眼神锐利:“都给我听好了!现在开始五公里越野,跑到庄外的山神庙再回来,最后五十名罚抄军规十遍!”
“出发!”随着吴刚一声令下,队员们立刻冲出寨门,脚步声整齐划一。路边的庄民们纷纷驻足观看,有老人感慨道:“这队伍,比以前县里的衙役像样多了!”
上午的战术训练更是精彩。李铁牛拿着树枝在地上画出战场地形,教队员们如何利用土坡、树林做掩护,如何交替掩护前进:“遇到敌人伏击,不要慌!一队守住左翼,二队从右翼包抄,三队正面佯攻,记住,要打配合,不能各自为战!”说完,他让三个小队现场演示,队员们动作迅速,配合默契,引得围观的庄民阵阵喝彩。
最让人震撼的是下午的枪法训练。寨墙外的空地上,竖起了一百个稻草人靶子,十个百人队轮流射击。“预备——瞄准——放!”随着队长们的口令,枪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中,稻草人靶子上瞬间布满了弹孔。李铁牛拿着望远镜查看,高声喊道:“一队命中率八成!二队七成五!继续练!”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整整十天。王家民团的威名,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青州西南乡,甚至传到了青州府城。
这天上午,一支三十人的卫所兵护送粮草路过王家庄,带队的百户张武听到枪声,忍不住勒住马,让队伍停了下来。他顺着枪声望去,只见寨墙外的空地上,一千名队员分成十个方阵,正在练习队列变换——时而排成整齐的横队,时而变成尖锐的纵队,旗帜挥舞间,队伍变换得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混乱。
“这……这是王家民团?”张武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他在卫所当了十年兵,见过的队伍不少,但论队列整齐度,连府城的标兵都比不上眼前这支民团。
这时,战术演练开始了。只见一部分队员举着盾牌充当“敌人”,另一部分队员则分成小组,利用预先挖好的壕沟和搭建的木堡展开进攻。他们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快速冲锋,火铳射击和长刀劈砍的动作标准利落,配合得天衣无缝。尤其是在“突围”演练中,队员们互相掩护,短短一刻钟就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好家伙!这战术,比咱们卫所兵还专业!”一个卫所兵忍不住惊叹道。张武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卫所兵平时疏于训练,大多士兵连刀都拿不稳,而这支民团却个个精神抖擞,战术娴熟,简直是天壤之别。
演练结束后,赵大勇看到了路边的卫所兵,立刻让人去禀报王巢。王巢走出寨门,见是张百户,连忙拱手:“张大人一路辛苦,要不要进庄歇歇脚?”
张武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盯着民团队员们看了又看,由衷赞叹道:“王总领,您这民团真是太精锐了!论战斗力,比咱们卫所的兵强十倍不止!难怪能剿灭黑风寨,果然名不虚传!”
“张大人过奖了,不过是弟兄们肯吃苦罢了。”王巢笑着回应,又让人搬来两坛好酒、十斤熟肉,送给卫所兵当补给。
张武感激不已,握着王巢的手说道:“王总领真是慷慨!我回去后,一定把王家民团的本事禀报给指挥使大人,让大伙儿都学学!”
送走卫所兵,赵大勇忍不住笑道:“公子,连卫所的百户都夸咱们精锐,以后看谁还敢小瞧王家民团!”王巢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这还不够。等开春后,咱们再清缴几股流寇,把民团的名声彻底打响,让整个青州都知道,王家民团不好惹。”
当天傍晚,训练结束后,王巢让伙房杀了五头猪,给队员们改善伙食。空地上,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吃着肉,大碗喝着酒,谈论着训练的趣事。狗蛋端着一碗肉汤,跑到王巢面前:“公子,我今天跟着铁牛叔学瞄准了,差一点就打中靶心了!”
王巢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好好练,以后你肯定比铁牛叔打得准。”旁边的李铁牛立刻接话:“那是!狗蛋这孩子眼神准,是块好料,等他长大了,我亲自教他枪法!”
夜色渐深,队员们都回营休息了,王巢却独自来到了库房。他打开库房大门,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燧发枪和火药,又看了看墙上的“王家民团”牌匾拓片,调出了系统面板。上面显示:【王家民团正式组建,编制达标,战斗力评级提升至‘青州顶尖’,解锁‘团队协作战术’技能包,民心值+8000。】
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从护庄队到一千人的官方民团,从缴获的破枪到全员制式装备,王家庄终于有了足以立足的力量。但他知道,这只是起点——青州府的水不浅,周边的势力也虎视眈眈,唯有让民团更加强大,才能真正守护好这片土地。
回到住处,王巢铺开一张地图,在上面圈出了几处流寇盘踞的地点。赵大勇敲门进来,见他在看地图,立刻问道:“公子,是不是要准备剿匪了?”
“嗯。”王巢点头,指着地图上的“鹰嘴崖”说道,“这里有股流寇,约莫两百人,经常劫掠过往商队,明天你带三个百人队,去把他们剿灭了,正好练练新队员的实战能力。”
赵大勇眼神一亮,立刻领命:“放心公子,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一早,赵大勇带着三百名队员出发了。寨门口,王巢亲自送行,叮嘱道:“注意安全,尽量抓活的,问问他们还有没有别的同伙。”
“明白!”赵大勇翻身上马,一挥马鞭,“出发!”三百名队员紧随其后,旗帜飘扬,马蹄声远,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留在庄里的队员们继续训练,枪声和呐喊声再次响彻西南乡。路过的村民们看着这支军威赫赫的队伍,脸上都露出了安心的笑容——有王家民团在,他们再也不用怕土匪了。
中午时分,赵大勇就派人传回了消息:鹰嘴崖流寇已被全歼,缴获粮食五千斤、火铳三十支,还抓获了十个俘虏,正在押回庄的路上。王巢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对吴刚说道:“让伙房多准备些饭菜,等弟兄们回来,好好犒劳他们。”
夕阳西下时,赵大勇带着队员们回来了。队员们虽然脸上带着疲惫,却个个精神振奋,手里都提着缴获的物资。俘虏被押到祠堂前,村民们纷纷围上来,指着他们骂道:“就是这些杂碎,上次抢了我的粮食!”“活该被抓!”
王巢亲自审问了俘虏,得知附近还有两处流寇窝点,当即决定:三天后,再派两队人马,彻底清缴西南乡的所有匪患。
夜幕降临,王家庄的篝火再次点燃。队员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庆祝首战告捷。王巢站在高台上,望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又望向青州府城的方向,眼神坚定。
王家民团的旗帜,已经在西南乡升起;而属于他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