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走茶凉是常事,别太当回事
村里的老陈,以前在镇政府当临时工,天天跟干部们一起吃饭、办事,走在路上都有人打招呼。后来他辞职回村种地,再去镇上,以前熟悉的人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就点点头匆匆走过。老陈心里不是滋味,蹲在镇口的老槐树下抽了袋烟,才慢慢想明白。
他跟媳妇说:“以前觉得那些人是朋友,现在才知道,不过是因为我在镇政府干活,有交集才来往。我走了,没交集了,关系自然就淡了,就像茶凉了一样,很正常。” 村里的小李也有过这经历,以前在工厂上班,跟同事们天天一起加班、吃宵夜,后来他辞职开修理铺,同事们再也没找过他。
老陈说:“别指望离开一个地方,还能留住以前的人脉 —— 物理距离远了,关系就远了;没了交集,人就散了。能有一辈子的朋友,那是天大的运气,咱普通人,别抱这期待,也别难过,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行。”
2、别人问 “咋了”,多是好奇,不是真帮你
村里的小芳,去年跟对象闹分手,哭着跟邻居张婶说 “他不喜欢我了”,张婶一边拍着她的背说 “咋了咋了”,一边竖着耳朵听细节。没过两天,全村人都知道小芳被甩了,还有人添油加醋说 “小芳太任性,对象才跟她分的”。小芳又气又委屈,再也不跟人说自己的事了。
她娘跟她说:“别人问你‘咋了’,不是真要帮你,是好奇你的难处,想听听热闹。你的痛苦、你的窘境,跟别人说了,只会被当成闲话传,还会被人笑话。比如你没钱交学费,跟人说,别人不会帮你交,只会背后说‘她家真穷’。求人不如求己,别把心思放在别人的‘关心’上,自己救自己才靠谱。”
后来小芳遇到难处,不再跟人说,自己琢磨着解决 —— 没钱买种子,就跟亲戚借点;不会修农具,就跟着老陈学,慢慢也把日子过顺了。她说:“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苦自己扛,别指望别人帮你,也别让别人看你的笑话。”
3、人生岔路口没红绿灯,得自己选
村里的小栓,去年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城里跟着表哥学修车,一个是留在村里种反季蔬菜。他问爹娘 “选哪个好”,爹娘说 “你自己定”;问老支书,老支书说 “你得自己扛后果”。小栓纠结了半个月,最后选了留在村里种蔬菜,虽然一开始赔了钱,可后来慢慢摸出了门道,赚了不少。
他跟人说:“人生不是做试卷,没有对错,也没有红绿灯告诉你该往哪走。你选了一条路,就得自己走下去,不管是好是坏,都得自己扛。比如我选种蔬菜,赔了钱我自己难受,赚了钱我自己开心,没人能替我做决定,也没人能替我承担后果。”
村里的老周也说:“我年轻的时候,选了开杂货铺,没选去工厂当工人,后来杂货铺生意不好,我也没后悔 —— 自己选的路,再难也得走。你习惯了自己做决定,习惯了自己扛,就不会失望,也不会慌。”
4、别喊着 “我为你好”,没人领情
村里的王二婶,总爱对儿子说 “我为你好,你得去城里打工”“我为你好,你得跟那个姑娘结婚”,可儿子不听,反而跟她吵 “你根本不知道我想要啥”。后来儿子留在村里种果树,赚了钱,还娶了自己喜欢的姑娘,王二婶才慢慢不劝了。
她跟老支书说:“以前总觉得我是为儿子好,可他不领情,还跟我吵。现在才知道,我以为的‘好’,不是他想要的 —— 有些南墙,他得自己撞;有些弯路,他得自己走。你想改变他,费力不讨好,还会让他觉得你别有用心。”
老支书说:“就像村里的小李,以前总劝他别去赌钱,他不听,后来输了钱,才知道错了。你不说,他自己经历了,才会明白。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管好自己就行。”
5、想要啥就说,别让别人猜
村里的会计老陈,以前在村部做账,想涨工资,可不好意思说,总想着 “领导会看见我的辛苦”,结果涨工资的时候,没他的份。后来老陈跟村支书说 “我做账这么多年,活儿也多,想涨点工资”,村支书说 “你早说啊,我还以为你没意见”,没过多久,老陈的工资就涨了。
他跟人说:“想要啥就得清晰坚定地说,别试探,别让别人猜。比如你想升职,就跟领导说你能胜任;你想请假,就说你有事;你想拒绝别人,就说你帮不了。你不说,别人不知道你的想法,好处也不会落到你头上。”
村里的小芳,以前别人找她帮忙,她不好意思拒绝,结果自己的活没干完,还被人埋怨 “干得不好”。后来她学着说 “我现在忙,帮不了你”,反而轻松多了。她说:“以前总怕得罪人,不敢说自己的想法,现在才知道,你越不说,别人越不把你当回事。”
6、该吃亏时别较劲,长远看不吃亏
村里的老周,以前在镇上的菜市场卖菜,有回跟人抢摊位,吵得面红耳赤,最后虽然抢赢了,可别人都不跟他来往,生意也差了不少。后来他听了老支书的话,不再抢摊位,别人占了他的位置,他就换个地方,还偶尔给老顾客多称点菜。慢慢的,大家都愿意跟他买,生意反而好了。
老周说:“有些事短期看是吃亏,长远看反而有利。比如你资历不够,非要当老板,迟早得摔下来;你跟人关系不到位,非要融入人家的圈子,只会天天焦虑。就像种地,得等庄稼熟了再收,不能急着拔;就像浇水,得等土干了再浇,不能乱浇。让事情自然发生,才是最好的。”
村里的小李,以前总怕吃亏,跟人合伙种地,总想着多占点利润,结果没人愿意跟他合作。后来他学着吃亏,跟人合伙时少分点,反而有更多人愿意跟他一起干,赚的钱也更多了。他说:“现在才知道,吃亏是福,别太较劲,长远看,不吃亏。”
7、年轻别怂,过了 30 就没劲儿了
村里的小王,20 岁出头,总爱跟人说 “我还年轻,想出去闯闯”,可他爹娘劝他 “留在村里种地安稳”,他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去了城里学厨师。现在他在城里开了个小饭馆,生意不错,逢年过节回村,还能给爹娘带不少钱。
小王说:“30 岁一过,就不一样了 —— 心气没那么高了,家里也有牵挂了,上有老下有小,想闯也不敢闯了。所以 30 岁之前,该拼就得拼,该浪就得浪,比如我想学厨师,就去学;想开店,就去开,不然过了那年龄,再想做,也没机会了。”
村里的老陈,年轻时没敢出去闯,留在村里种地,现在快 50 了,总说 “要是当初出去闯闯就好了,现在也不用天天种地这么累”。小王听了,更觉得年轻就得放开点 ——“别等老了再后悔,年轻的时候,多试试,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试过了”。
8、外表收拾利索,别人才会高看你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穿旧衣服,头发也乱糟糟的,去镇上买东西,摊主都不爱搭理她。后来她听了城里回来的侄女的话,买了两身新衣服,每天出门前把头发梳整齐,再擦点雪花膏,去镇上的时候,摊主们都热情多了,还会主动跟她打招呼。
张婶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你穿得整齐,别人才会觉得你利索;你收拾得干净,别人才会愿意跟你来往。很多时候,大家不了解你,都是通过你的外表判断你 —— 你穿得差,别人会觉得你过得不好,也不愿意跟你深交;你穿得好,别人才会愿意跟你多说两句话。”
村里的小李,以前去相亲,总穿旧球鞋、旧外套,姑娘们都不愿意跟他处。后来他买了身新西装,擦了擦皮鞋,再去相亲,姑娘们都愿意跟他多聊聊。他说:“外表确实重要,别觉得不重要,收拾利索点,没坏处。”
9、别用借口骗自己,生活不会饶你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说 “我天天加班,太累了”,可她加班的时候,一半时间在玩手机、打游戏;她说 “我学了一早上,太辛苦了”,可学的时候,一会上厕所,一会吃零食,真没学进去多少。后来她想考镇上的农技员,没考上,才知道自己的 “努力” 都是装的。
她娘跟她说:“你可以骗自己说‘我很努力’,可生活不会骗你 —— 你没真努力,就考不上;你没真干活,就赚不到钱。比如你加班玩手机,看起来忙,其实没干多少活,老板也不会给你涨工资;你学习不专心,看起来辛苦,其实没学到东西,考试也考不过。生活给你的教训,是实实在在的,不会饶你。”
后来小芳不再找借口,加班的时候认真干活,学习的时候专心学,没过多久,她就考上了镇上的农技员。她说:“现在才知道,别用借口安慰自己的懒惰,你骗得了自己,骗不了生活 —— 生活不会饶你,你不努力,就没好结果。”
10、话出口就收不回,还会变味
村里的老周,以前跟人聊天,随口说 “村东头的赵家媳妇有点懒”,结果这话传出去,变成了 “老周说赵家媳妇不孝顺,天天在家偷懒不干活”。赵家媳妇听了,气得找老周吵架,两人好久都没来往。
老周说:“话一旦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还会在传播中变味 —— 你说的是小事,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大事;你说的是无心话,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坏话。所以一定要慎言,宁肯少说话,也别乱说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人恶意歪曲,转过头来伤害你。”
村里的张婶,以前也爱乱说话,后来听了老周的话,不再随便评论别人,别人跟她聊闲话,她也只是听听,不插嘴。她说:“把人心想的险恶点,没坏处 —— 你知道话会变味,就不会乱说话;你知道有人会歪曲你的话,就会慎言,这样才能避开那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