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口子过日子,别拿旁人比,才是真恩情
刘强东看着风光,可章泽天为了家里,少了多少自己的时间,谁能说得清?董明珠看着霸气,可她身边的人,为了支持她,背地里受了多少委屈,谁又知道?人这东西,最不地道的就是对自家伴侣要求太高 —— 又想让他多赚钱,又想让他有本事,还想让他天天围着自己转,动不动就拿他跟别人比:“你看人家老王,又升职又顾家”“你看人家小李,赚的钱比你多一倍”,可从来不想想自己有没有啥毛病。
你要记住,别跟人比,自家的伴侣得自己疼。你要是总嫌弃他这不好、那不行,时间长了,他的心就凉了,到时候真没人疼他了。村里的王婶和老伴就是这样,老伴没啥大本事,就是个普通的庄稼人,可王婶从不拿他跟别人比,总说 “他踏实肯干,对我好,这就够了”。两口子一起种地、一起养猪,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却很舒心。王婶说:“两口子过日子,比啥都不如比心,心齐了,日子就顺了。”
反观村里的小芳,总拿老公跟别人比,说老公没本事、赚的钱少,最后老公跟她离了婚,她后悔都来不及。
2. 走背运的时候,其实是在帮你躲灾祸
人真正的改变和成长,从来不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而是在走背运、摔跟头的时候。只有在这时候,你才能看清谁是真心对你、谁是假意奉承,才能弄懂这世道的规矩 —— 比如谁会在你没钱的时候帮你,谁会在你落魄的时候踩你。
日子过得太顺不是好事,就像田里的麦子,一直风调雨顺,突然来场大风大雨,就全倒了;反倒是那些经历过小灾小难的麦子,根扎得深,再大的风雨也不怕。那些从失败里爬起来的人,比一直顺风顺水的人更能扛事,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垮掉。村里的张大叔以前做买卖赚了点钱,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可他不满足,还想赚更多,结果被骗了个底朝天,差点寻了短见。后来他慢慢从失败里爬起来,重新种庄稼、搞养殖,现在日子过得比以前还稳当。张大叔说:“以前总觉得顺风顺水才好,后来才知道,走背运的时候,是老天爷在帮你躲更大的灾祸,让你长记性。”
3. 世上没啥缺点,不过是没把人放对地方
常听人说 “这人有啥缺点”“那人有啥毛病”,其实哪有啥真正的缺点?不过是一个人的性子、本事,没用到合适的地方。比如有人性子急,让他干需要耐心的活,他就干不好,你说他 “没耐心”;可要是让他干需要雷厉风行的活,他就能干得又快又好,这时候他的 “急脾气” 就成了优点。
真正有本事的领头人,从来不会盯着别人的 “缺点” 看,只会看别人有啥特别的本事,然后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的 “缺点” 变成优点。镇上的家具厂老板就是这样,有个工人性子倔,跟人说话总爱抬杠,别人都说他 “难相处”,可老板发现他对家具质量要求特别高,就让他负责质检。结果他把质检工作做得特别好,家具厂的口碑也越来越好。老板说:“没啥缺点不缺点的,关键是要把人放对地方,让他的本事能用上。”
4. 越打压你的人,越怕你走
不管是在厂里上班,还是在村里过日子,那些处心积虑找你麻烦、打压你的人,往往是最了解你的人 —— 他们知道你有啥本事,清楚你能办成啥事儿。他们之所以打压你,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太好了,他们怕你认清自己的价值,怕你翅膀硬了就走,到时候他们就没人可用、没人可欺负了。
所以啊,遇到打压你的人,别害怕,勇敢地说 “不”,别让他们把你拿捏住。你会发现,真正害怕的不是你,是他们 —— 你要是真走了,他们就没辙了。城里的小吴以前在一家公司上班,主管总打压他,抢他的功劳、给他穿小鞋,小吴一开始很害怕,后来他发现主管是怕他超过自己,就不再忍了,果断辞了职,去了另一家公司,做得比以前还好。小吴说:“以前总怕得罪人,后来才知道,越打压你的人越怕你走,你硬气了,他们就软了。”
5. 帮人帮多了,反而会招人恨
好多人觉得,帮别人就是积德行善,能攒人情,可这是把人性想简单了。你要是帮人帮得太多、太彻底,比如总是借钱给别人,总是帮别人解决所有麻烦,会让被帮的人觉得自己没用,心里会埋下自卑的种子,时间长了,这颗种子就会结出恨的果子 —— 他会觉得你是在炫耀自己有本事,会恨你比他强。
所以啊,帮人的时候别太彻底,要给对方留个回报你的机会,比如你帮他修好了拖拉机,让他帮你割两天麦子;你借给他钱,让他下次给你带点自家种的菜。这样既能让他心里舒服,也能化解他的自卑,不会恨你。村里的老周就很懂这个理,邻居家的地没人种,他帮着种,可他会让邻居帮他喂几天猪;邻居家的孩子没人接,他帮着接,可他会让邻居帮他看几天门。慢慢的,邻居不仅不恨他,还特别感激他,两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好。老周说:“帮人不能白帮,得让人家有机会回报,不然容易招人恨。”
6. 越看不起的东西,其实越想要
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会说它不好,用这种法子来骗自己,显得自己不在乎,有面子,可实际上,心里却特别想要,这样反而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有人想升职,却不敢跟领导说,还总说 “升职有啥好的,责任还大”;有人想跟朋友 AA 制吃饭,却不好意思说,还总说 “这点钱不算啥”,结果自己偷偷吃亏。
其实你完全可以实在点,别骗自己,心里想啥就说出来。想升职就跟领导说 “我想试试,我会好好干”;想 AA 制就跟朋友说 “咱们 AA 吧,这样大家都轻松”,别用看不起的样子来掩饰自己的想法。城里的小吴以前总这样,想涨工资却不敢跟老板说,还总说 “工资高低无所谓,开心就好”,结果干了好几年,工资也没涨。后来他跟老板说了自己的想法,老板觉得他很实在,还真给他涨了工资。小吴说:“以前总怕别人笑话,不敢说自己想要啥,后来才知道,实在点反而能得到更多。”
7. 瞎琢磨提升自己,比不懂还可怕
现在这互联网时代,天天有人说 “要提升认知”“要学新东西”,搞得好多人心里慌慌的,生怕自己跟不上,天天学这个、学那个,可学了半天,啥也用不上,反而更焦虑了。其实啊,比起啥都不懂,瞎琢磨、瞎学习更可怕 —— 认知不是用来装样子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你要是学的东西用不到生活里、工作中,还不如不学,不然只会让自己更累、更痛苦。村里的小李以前总跟着网上学 “提升认知”,学了好多大道理,可到了种地的时候,还是啥也不会,地里的庄稼长得乱七八糟。后来他不再瞎学,跟着村里的老农学种地,慢慢的,他的庄稼长得越来越好。小李说:“以前总觉得学大道理有用,后来才知道,能用到实处的东西才有用,不然都是白搭。”
8. 心太软、不好意思,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现在的商家特别会拿捏心太软的人,比如路边的小摊,挂着 “试吃免费” 的牌子,你要是尝了一口,就算不好吃,也不好意思不买;超市里的导购,跟你说 “这件衣服特别适合你”,你要是试了半天,就算不喜欢,也不好意思说不买。可你要知道,聚会可以 AA 制,不用你一个人付钱;试了衣服可以不买,不用觉得对不起导购;买东西可以讲价,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 你不用对任何人负责,除了你自己。
村里的王婶以前就是这样,心特别软,别人让她买东西,她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让她帮忙,她不好意思说不,结果自己花了好多冤枉钱,还累得够呛。后来她学会了拒绝,别人让她买不想要的东西,她就说 “我不需要”;别人让她帮不想帮的忙,她就说 “我没空”,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王婶说:“以前总怕不好意思,结果自己受委屈,现在不怕了,反而过得轻松了。”
9. 日子里的烦恼,大多是别人的话给的
现实生活中,除了生病是真难受,其他的烦恼大多是自己找的 —— 你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是因为听别人说 “谁谁谁真漂亮”;你总觉得自己工作不好,是因为看到别人 “被好多人围着,特别风光”。可你要是不在乎别人说啥、别人过得咋样,只过自己的日子,就没啥可烦恼的。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因为别人的话烦恼,有人说她 “太胖了”,她就天天减肥,饿得头晕眼花;有人说她 “没本事”,她就天天愁眉苦脸。后来她不再在乎别人的话,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还学着做手工,慢慢的,她的手工做得越来越好,还能卖钱,日子过得越来越开心。小芳说:“以前总被别人的话牵着走,后来才知道,自己的日子自己过,不用管别人咋说。”
10. 人对不让干的事,比真相更感兴趣
你看那些短视频,越是写着 “未成年人慎入”“建议成年人观看”,看的人就越多;越是不让看的书、不让看的电影,越有人想办法找来看;可要是放开了限制,没人管了,反而没那么多人感兴趣了。这就是人性,对被禁止的东西,总充满好奇,总想试试。
你要是把这个理用在生活、工作中,会发现好多事变得很简单。比如村里的小学,以前不让学生爬树,学生偏要爬,总出事;后来老师说 “周末可以在老师看着的时候爬”,结果学生反而没那么想爬了。镇上的书店,以前不让随便翻看新书,顾客偏要偷着翻;后来书店说 “新书可以随便看,看完再买”,结果买新书的人反而多了。书店老板说:“有时候越不让干,人越想干,放开了,反而没那么大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