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活在这世上,就像走在满是岔路的田埂上,一路上会遇到扛锄头的农人、赶牛羊的牧人、挑担子的货郎,有的人陪你走半里地,有的人跟你打个照面就拐进了另一条岔路。跟人打交道的门道,得在灶火旁、田埂上慢慢琢磨才能明白,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那些能让心放宽、少栽跟头的实在话,都是从柴米油盐里熬出来的真滋味。
1. 自己先揭自己的短,别人就没啥可黑的
有人说:“与其让别人说你坏话,不如自己先调侃自己。” 这话太实在了!就算你做得再好,比如在村里种的麦子收成最好,在镇上开的小店生意最火,也总有人在背后嚼舌根,说你 “用了歪招”“运气好罢了”。可要是你自己先开玩笑说 “我这麦子长得好,全靠老天赏脸,去年还荒了半亩呢”“我这店能赚钱,全靠街坊邻居照顾,不然早黄了”,别人就算想黑你,也找不到由头。
敢自己揭短的人,根本不怕别人的恶意抹黑,就像田里的野草,你自己先拔掉,别人就没啥可除的了。俗话说 “黑到深处自然粉”,你自己都能拿自己开玩笑,别人会觉得你实在、幽默,反而会喜欢你。村里的王大叔就是这样,他左腿有点瘸,有人总在背后笑他 “瘸子”,可王大叔自己总说 “我这腿是当年救落水儿童摔的,虽然瘸了,可心里亮堂”,不仅没人再笑他,反而都佩服他是个好人。王大叔说:“自己先把短处摆出来,别人就没啥可说的了,这既是幽默,也是自信。”
2. 跟人说话别掏心窝子,留三分余地
别人问你家里的事,你就一五一十全说;别人对你客气两句,你就把心里话全倒出来;别人给你点好处,你就把家底都漏了 —— 你以为这是热情、会说话,其实是太孤单、没脑子。你要知道,别人给你一颗糖,未必是真心喜欢你,可能只是出于礼貌,就像你路过邻居家,邻居给你递杯茶,不是多待见你,只是觉得 “来了客人该客气客气”。
村里的小芳以前就犯过这错,刚认识个朋友,朋友问她家里的事,她就把爸妈吵架、弟弟没工作的事全说了;朋友对她好点,她就把自己攒了多少钱、想干啥的事全告诉人家。结果没过多久,全村人都知道了她家的事,还有人拿这些事笑话她。小芳后悔得不行:“早知道就不跟人说那么多了,现在想起来都脸红。”
3. 别总改自己的性子,去迎合别人
你要是总憋着自己的想法,顺着别人的意思来 —— 比如别人让你帮他干活,你不想去也硬着头皮去;别人让你改改自己的习惯,你不愿意也逼着自己改,别人不仅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觉得你好欺负,变本加厉地提要求。你为了维持关系,只能一次次妥协,最后把自己弄得不像自己,连日子都过不舒坦。
你要记住,别人的要求是别人的,不是你的,别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村里的小李以前总迎合别人,朋友让他帮忙打架,他明明怕惹事也去了;同事让他帮忙加班,他明明有事也答应了,结果朋友觉得他 “好使唤”,同事觉得他 “老实好欺负”,最后他不仅没交到真心朋友,还把自己弄得一身累。后来小李不再迎合别人,不想帮的忙就拒绝,不想改的习惯就不改,反而有人觉得他 “有骨气”,愿意跟他来往了。小李说:“以前总想着迎合别人,结果丢了自己,现在做自己,反而过得舒坦。”
4. 多在乎自己的感受,离糟心的人和事远点
你要是怕跟人闹矛盾,就会不自觉地讨好别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别人让你帮忙撒谎,你明明不愿意也答应了;别人让你陪他喝酒,你明明不能喝也硬撑着,最后只能自己受委屈。所以啊,遇到让你不舒服的人和事,心里要清楚 “我不想要这样”,勇敢地说 “不”,别犹豫、别纠结,赶紧离开。
真正对自己好,就是有转身走的勇气。城里的小吴以前总怕跟人闹矛盾,同事让他帮忙背锅,他也答应了,结果被领导批评;朋友让他借钱,他明明没钱也借了,结果钱要不回来。后来小吴学会了拒绝,遇到不舒服的事就说 “不”,遇到糟心的人就远离,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小吴说:“以前总怕得罪人,结果自己受委屈,现在敢拒绝了,反而没人敢随便欺负我了。”
5. 适当让点利,才能赚长久的好处
越是普通人,越爱琢磨怎么占别人的便宜,比如买东西时总想让人家多送点,跟人合作时总想多拿点,结果没人愿意跟他来往,最后啥也得不到;越是有本事的人,越爱琢磨怎么让别人占点便宜,比如卖东西时多给人家一点,跟人合作时多让人家一点,结果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顺。
你要记住,想要得到好处,就得先舍得小利,尤其是跟人合作的时候。村里的张大叔开了家小卖部,别人买东西时,他总多给人家一点,比如买一斤糖多给一两,买一瓶酱油多给一点,慢慢的,镇上的人都愿意去他店里买东西,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张大叔说:“别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让别人占点小便宜,人家才愿意跟你长久打交道。”
反观村里的小王,跟人合作时总想着多拿点好处,结果没人愿意跟他合作,最后只能自己干,啥也干不成。
6. 成年人聊钱不丢人,反而显得实在
跟人打交道时,涉及到钱的事,别刻意避开,越大大方方聊,越显得你实在。比如跟人合伙做生意,一开始就把怎么分钱说清楚;跟人借钱,就把啥时候还说清楚,别遮遮掩掩。大方地聊钱,是一种好的行为,能让人觉得你坦诚、自信、不小气。
村里的老周跟人合伙种果树,一开始就跟合伙人说清楚 “赚了钱咱们按比例分,亏了钱也按比例担”,后来果树赚钱了,他们按约定分钱,谁也没意见,合作得很愉快。老周说:“跟人合作,钱的事说清楚最好,别不好意思,不然到最后容易闹矛盾。”
反观村里的小李,跟人合伙做生意时,总不好意思聊钱,结果赚钱了没人愿意分钱,最后闹得不愉快,生意也黄了。
7. 别惯着不懂感恩的人,你的好要给对人
疯狗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不咬你,小人也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不坑你。所以啊,你的好别随便给,要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 —— 比如你帮了他,他会记着你的好,以后你有困难了他也会帮你;要是你帮了不懂感恩的人,他不仅不会记着你的好,还会觉得你是应该的,甚至会反过来坑你。
村里的王婶以前总对邻居张大妈好,张大妈家有事她都帮忙,可王婶家有事时,张大妈却找借口推脱。后来王婶不再对张大妈好,把好给了懂得感恩的李大妈,李大妈总记着王婶的好,王婶家有事时,李大妈第一个来帮忙。王婶说:“以前总想着对人好就行,后来才知道,好要给对人,不然就是白费力气。”
你要记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别总想着当好人,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
8. 成年人的世界,大多是为了好处才来往
跟人打交道,别总讲道德、谈感情,多说说实在的好处 —— 比如你跟人合作,就说说 “咱们合作能赚多少钱”;你跟人来往,就说说 “我能帮你啥,你能帮我啥”。你要知道,在大多数人心里,你不是必不可少的,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别觉得别人跟你来往是因为喜欢你,大多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城里的小吴以前总跟人谈感情,觉得 “只要感情好,啥都好说”,可后来他发现,跟他谈感情的人,大多是想从他身上得到好处,一旦他没好处可给,别人就不再跟他来往了。后来小吴跟人来往时,多讲实在的好处,反而交到了一些真心合作的朋友。小吴说:“成年人的世界,好处才是最实在的,别总活在感情里,不然容易受伤。”
9. 别跟人撕破脸,留条后路好相见
不管你多讨厌一个人,比如他抢过你的功劳、说过你的坏话,也别轻易跟他撕破脸。在你没达到目的之前,要尽量跟他和气相处,别跟他闹矛盾;在你达到目的之后,也要跟他笑脸相迎,别跟他结仇。这样做一是能让他不跟你作对,二是万一以后你需要他帮忙,还有回旋的余地。
村里的老支书就很懂这个理,村里的李大叔总跟他作对,可老支书从不跟李大叔撕破脸,反而偶尔跟李大叔聊聊天、帮他点小忙。后来村里要修公路,需要李大叔家的地,李大叔本来不愿意,可因为老支书以前对他不错,最后还是同意了。老支书说:“别跟人撕破脸,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
反观村里的小王,跟人闹了点矛盾就撕破脸,结果后来需要人家帮忙,人家根本不搭理他,最后只能自己着急。
10. 答应别人要慢,拒绝别人要快
别人求你帮忙时,别脑子一热就答应,要慢慢想清楚 —— 比如你能不能帮、会不会耽误自己的事,要是没把握,就说 “我想想再答复你”,别轻易答应,不然万一办不成,不仅丢面子,还伤感情。拒绝别人时,不用找太多理由,要果断一点,直接跟人家说 “我帮不了你”,别犹豫、别解释太多,解释得越多,别人越容易误会你是故意不帮。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爱爽快答应别人的请求,结果好多事办不成,人家还说她 “没本事还答应”。后来她学会了慢慢答应,先想清楚再答复,很少再办不成事了。遇到帮不了的请求,她也会果断拒绝,别人反而觉得她实在。小芳说:“答应别人慢一点,是对自己负责;拒绝别人快一点,是对别人负责,这样大家都舒服。”
反观村里的小李,拒绝别人时总找很多理由,结果别人觉得他是故意不帮,还跟他闹矛盾,最后没人愿意跟他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