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在法律层面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但“人道主义补偿”这个结果,在医院内部,尤其是在心血管内科,却引发了另一场关于责任与承担的讨论。
这天刚下夜班,科主任王医生把陆宇叫到了办公室,医务科的负责人也在场。气氛不像之前应对诉讼时那么紧绷,但依然严肃。
“小陆,坐。”王主任指了指椅子,开门见山,“法院调解的结果你也知道了,医院方面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同意支付一笔补偿金给患者家属。这笔钱,不走医疗事故赔偿渠道,算是抚慰性质的。”
陆宇点点头,这个结果他已知晓。
医务科负责人接过话,语气平和但公事公办:“根据医院相关管理规定,以及结合这次事件的具体情况——虽然司法鉴定认定我们无过错,但事件本身引发了不良影响,消耗了行政和医疗资源——医院承担补偿金的大部分。不过,经管医师,也就是你,陆宇,也需要承担一定的份额,具体金额是【填写具体金额,例如:三千元】。这部分会从你后续的绩效奖金中分期扣除。”
这个决定像一块小石头,投入陆宇本已渐趋平静的心湖,再次漾起了涟漪。他愣了一下。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能需要承担一些责任,但当具体数额和“扣除绩效”的方式明确下来时,一种混合着委屈、无奈和一丝释然的复杂情绪还是涌了上来。
委屈在于,他自问诊疗过程尽职尽责,抢救也拼尽全力,法律也还了清白。无奈在于,这就是现实,作为经管医生,一旦发生纠纷,无论结果如何,往往难以完全置身事外。而释然则在于,这种承担,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了结”,是制度对这次事件的一个明确交代,让他不必再模糊地背负着无形的心理债务。
他没有争辩,只是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王主任,我接受医院的决定。”
王主任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他语重心长地说:“小陆,让你承担一部分,不是医院认为你做错了,更不是惩罚。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医生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治病救人,也在于面对诊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后果,包括那些我们不愿看到、甚至并非我们过错造成的后果。这笔钱,数额不大,但希望你能明白其背后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沟通,都重若千钧。”
“我知道,王主任。”陆宇抬起头,眼神已经恢复了平静,“这比我预想的……要好。我会记住这次教训。”
从主任办公室出来,陆宇感觉脚步有些沉重。三千块,对于刚刚涨了工资的他来说,不算一个无法承受的数字,但分期扣除,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他交给家里的钱会变少,自己规划中的一些小小开销(比如换一部用了好几年的旧手机)也需要继续推迟。
下班回到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
母亲李娟一听就有些急了:“怎么还要你出钱?不是都说医院没责任了吗?”
父亲林大山沉默地抽了口烟,半晌才说:“医院有医院的规矩。出点钱,买个教训,也买个心安。只要人没事,钱还能再挣。” 父亲的话朴实而豁达,让陆宇心中的那点委屈消散了不少。
晚上,他给林小雨打了电话。林小雨在电话那头心疼地说:“你们医院也真是的……不过叔叔说得对,破财消灾。你别有压力,我实习也有点补贴,不够我帮你凑。”
女友的话让陆宇心里暖暖的,他笑了笑:“不用,我自己能处理。就是感觉……有点憋屈。”
“我懂。但这就是成长要付出的代价吧,陆医生。”林小雨轻声安慰。
在接下来的科室内部会议上,王主任没有点名,但就这次事件和补偿方案,再次强调了医疗安全、病历书写和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同事们看陆宇的目光里,多了几分理解与同情,没有人因此看轻他,反而在他需要帮忙处理一些工作时,会更主动地搭把手。这种同事间的支持,是冰冷制度外的一份温暖。
陆宇没有因此而消沉。他更加投入地工作,对待每一位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及其家属,他花费在沟通上的时间成倍增加。他会用画图、打比方等最直白的方式,解释病情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确保家属真正理解他们面临的状况。他的病历书写也变得愈发严谨、详尽,每一个诊断都有依据,每一个决策都有记录。
当第一个月被扣掉几百块绩效时,他看着工资条,心里反而有一种奇异的踏实感。这笔扣除的款项,像是一个无声的警钟,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责任的“赎买”,让他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过去,也更清醒地走向未来。
这次经历,连同之前开错药的教训,如同两把刻刀,共同雕琢着陆宇的职业品格。他不再是那个仅仅拥有知识和热情的青年医生,他开始真正理解并承载起这份职业所蕴含的全面重量——技术的、伦理的、沟通的,乃至经济的。他的成长,在风雨和代价中,变得愈发扎实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