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砚派来的现场代表,在分包商危机初步解决后的第三天抵达。没有隆重的迎接,只有一个简洁的通知和一张电子机票信息。
林微光在项目基地那间简陋的、临时充当指挥部的平房办公室里见到了他。男人约莫三十五六岁,身材精悍,寸头,穿着看不出牌子的深色工装夹克,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一种久经沙场的、混合着工程兵般的严谨与特种兵般警觉的气场。他叫韩峥,递过来的名片上只有名字和一个内部通讯号码,头衔是“陆氏集团特别项目顾问”。
“林工,你好。陆总让我过来,协助处理现场执行期的‘沙尘’。”韩峥握手很有力,语气平淡,不带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连“沙尘”这个词都用得和陆时砚如出一辙的冰冷贴切。
林微光能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角色。他是陆时砚手中最锋利的刀,被派来确保这艘船不会在暗礁区沉没,至于船上的人是否舒适,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欢迎,韩顾问。正好我们面临一些供应链和本地协调的问题,需要您的经验。”林微光同样直接,将他引到悬挂着巨大项目进度表和风险管控图的墙壁前。
韩峥的目光快速扫过图表,手指点向几个关键路径节点:“土方工程延迟一周,会影响结构桩基进场。地质详勘数据出来了?我要看原始报告,所有钻孔岩芯照片和土工试验记录。”
他的问题精准而专业,不带任何客套,直接索要最底层的数据。林微光示意负责技术的同事立刻去取。在等待的间隙,韩峥又询问了与阿尔·拉希德部落协议中关于场地交接、劳工管理、以及那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接触的具体进展,每一个问题都直指可能存在的执行漏洞。
他没有质疑林微光的设计,也没有干涉她的团队管理,但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让整个项目组的气氛都绷紧了几分。效率奇高,但也压力倍增。
接下来的几天,韩峥几乎住在了工地和指挥部。他亲自审核每一份新签订的采购合同,逐字逐句推敲免责条款和违约惩罚;他带着安全帽,顶着烈日,巡查场地的每一个角落,对临时水电接驳、材料堆放规范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他甚至约谈了部落方面负责协调的萨米尔,就劳工管理细则和潜在的文化冲突进行了冗长而细致的讨论。
他的工作方式让一些习惯了林微光相对灵活管理风格的团队成员私下叫苦不迭,但也确实堵住了不少潜在的漏洞。那家被苏氏渗透的分包商试图通过其在本地的一些关系施加压力,都被韩峥以合同条款和陆氏集团的背景硬生生顶了回去,手段强硬,不留情面。
林微光看着韩峥雷厉风行地清除着执行道路上的障碍,心中复杂。她感激陆时砚派来了如此得力的助手,让她能更专注于设计深化和与基金会、当地文化部门的沟通。但另一方面,韩峥的存在,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这个项目始终处于陆时砚的绝对掌控之下。她依然是那个冲锋在前的将领,但帅旗和生杀大权,始终牢牢握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帅帐之中。
这天下午,林微光正在与埃米尔讨论结构桩基的优化方案,韩峥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脸色比平时更冷峻几分。
“林工,埃米尔工程师,”他将文件放在桌上,是那份与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初步合作备忘录,“基金方刚刚发来补充条款,要求增加对项目整体进度的监管权,并设置了一系列极为严苛的阶段性考核节点,任何一项未达标,他们有权暂停甚至撤资。”
林微光拿起文件快速浏览,眉头越皱越紧。这些补充条款近乎霸王条款,将项目的主动权很大程度上移交给了基金方,一旦签署,他们将处处受制于人。
“这不符合我们最初的谈判基础。”埃米尔也看出了问题,沉声道。
“基金方的对接人,最近换了一个。”韩峥语气冰冷,“我查了一下,新上任的这位副总裁,与苏氏集团在北美的一个投资基金,有过多次合作记录。”
果然!苏氏的触手已经伸到了这里!他们无法在部落关系和初级供应链上彻底扼杀项目,便试图在更高层级的资金链上设置枷锁。
“我们不能接受这些条款。”林微光放下文件,语气坚决。
“当然不能。”韩峥的回答干脆利落,“但直接拒绝,意味着与这家基金的合作可能破裂,太阳能电站的计划将搁浅,这会动摇我们与部落协议的基础。哈立德长老那边,对能源独立的期待很高。”
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接受,则被套上枷锁;拒绝,则可能失去部落的支持,甚至被苏氏渲染成“承诺无法兑现”。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沙漠的风卷起沙尘,敲打着玻璃。
“他们这是阳谋,逼我们做选择。”埃米尔叹了口气。
林微光盯着那份备忘录,大脑飞速运转。直接对抗不行,完全妥协更不行。必须找到第三条路。
她抬起头,看向韩峥:“韩顾问,以陆氏集团的名义,能否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其他对中东可再生能源市场感兴趣的、具备同等实力的基金或战略投资者?”
韩峥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似乎没料到她会立刻想到反向施压这一招。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尝试。集团在中东的能源布局有一些潜在合作伙伴。但时间紧迫,需要强有力的理由打动他们。”
“理由就是,‘镜廊’设计师林微光主持的、与本地部落深度绑定的文化中心项目,及其附属的能源配套,是一个极具示范效应和长期盈利潜力的优质资产。”林微光语气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我们可以准备一份更详尽的、凸显项目独特价值和抗风险能力的商业计划书。同时,放出风声,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寻求更‘友好’的能源合作伙伴。”
她这是在借势,借陆氏集团的势,也借她自己和项目已然积累起来的名声和独特性,来对冲苏氏制造的麻烦。
韩峥看着她,那锐利的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除了审视之外的、一丝类似于评估和认可的东西。“方案可行。我来协调集团资源,尽快启动接触。商业计划书,需要你和埃米尔工程师这边提供核心内容和数据支持。”
“没问题。”林微光立刻应下。
危机再次被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接下来的两天,项目指挥部灯火通明。林微光带领团队疯狂地完善商业计划书,埃米尔负责提供所有技术数据和可行性分析,韩峥则动用人脉,与数家潜在投资方进行了初步的、非正式的接触。
压力巨大,但团队的凝聚力却在共同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悄然提升。连最初对韩峥颇有微词的成员,也不得不佩服其效率和人脉。
在韩峥与一家背景干净、条件更为优厚的欧洲能源基金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方表示出浓厚兴趣时,最初那家基金的态度果然发生了微妙变化,主动联系,表示补充条款“可以再商议”。
主动权,重新回到了林微光手中。
然而,就在与欧洲基金即将进行关键视频会议的前一晚,林微光接到阿里急匆匆打来的电话,语气惊慌:
“林工,不好了!部落里几个年轻人,在旧聚居区那边,挖出了一些……一些像是古代墓葬的东西!哈立德长老非常愤怒,说我们惊扰了祖先,要重新考虑协议!”
林微光的心猛地一沉。旧聚居区并不在项目规划范围内,但紧邻场地边缘。这绝不是巧合!一定是有人故意引导那些年轻人去挖掘,制造事端!
她立刻看向韩峥,他显然也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了情况。
“沙尘又来了。”韩峥声音冰冷,眼神锐利如刀,“这次,是直接攻击我们最脆弱的根基——文化尊重。”
林微光握紧了拳头,指甲陷进掌心。苏氏的手段,一次比一次阴毒,一次比一次更精准地打击项目的命门。
她看着韩峥,也看着窗外再次被风沙笼罩的夜色,一字一句地说:
“我们去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