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生日宴上那无声的惊雷,其涟漪并未立刻显现。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周景明依旧高效地传递着指令和资料,内容仅限于中东项目的推进和“镜廊”落成典礼的最后细节确认,对那晚之事只字未提。陆时砚也仿佛恢复了那座移动冰山的常态,再无任何逾越界限的言行。
然而,林微光却能清晰地感知到,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那道横亘在他们之间的界碑并未消失,但它所划分的疆域,其意义已截然不同。从前是“他的世界”与“她的世界”,泾渭分明;而现在,他似乎用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将她划入了“他的”版图之内,以一种更复杂、更紧密,也更令人心悸的方式捆绑在一起。
她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这种改变带来的复杂心绪,“镜廊”的落成典礼暨首次媒体开放日已迫在眉睫。这是她独立主持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向世界的正式亮相,容不得半点闪失。
典礼当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镜廊”所在的文化艺术区人头攒动,媒体长枪短炮,业内嘉宾、社会名流云集,气氛热烈而隆重。建筑本身已然成为焦点,它那独特的、仿佛悬浮于空中的体量,以及表皮上随着光线角度不断变幻的镜面与透光效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得众人纷纷驻足拍照。
林微光作为核心设计者,穿着一身与建筑气质相契合的、线条极简的深空蓝连衣裙,站在临时搭建的发布台侧后方。她能听到人群中传来的阵阵惊叹,心中充满了即将见证“孩子”诞生的激动与紧张。
她看到陆时砚在陆承宗、沈清音以及一众高管的簇拥下到来。他今天穿着正式的深灰色西装,气场强大,依旧是全场的焦点。他的目光扫过已然落成的“镜廊”,冷峻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林微光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极快的审视与评估。
他也看到了她,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了短暂的一秒,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与父母一起走向了嘉宾席的前排。苏曼妮果然也来了,精心打扮,陪在苏宏远身边,坐在离陆家不远的位置,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容并未抵达眼底。
典礼开始,主办方领导、基金会代表依次上台致辞,无不盛赞“镜廊”设计的独创性与艺术价值,称其为城市增添了一处里程碑式的文化地标。轮到林微光上台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她走到话筒前,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无数闪烁的镜头,深吸一口气。她没有准备冗长的讲稿。
“感谢各位今天莅临‘镜廊’。”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开,清晰而稳定,“作为设计者,我不想过多阐述理念。因为建筑本身,会说话。”
她侧身,指向身后那座在秋日阳光下流光溢彩的建筑。
“我希望,当大家走进它,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光线与空间的游戏,更是一种与自我、与记忆、与城市历史的安静对话。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天空,映照城市,也映照我们每一个穿行其中的、真实的内心。”
她的发言简短而有力,将所有的诠释空间留给了建筑本身。
剪彩仪式后,媒体和嘉宾们开始有序进入“镜廊”内部参观。当人群涌入那精心设计的序列空间时,真正的魔法开始了。
阳光透过参数化控制的镜面玻璃单元,被精确地引导、折射、漫射,在清水混凝土的墙面上投下变幻莫测、如同液态宝石般流动的光影。人们行走其间,身影在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模糊、交错、重叠,引发一阵阵抑制不住的惊呼和赞叹。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捕捉着这震撼的视觉与空间体验。
林微光走在人群中,听着耳边不绝于耳的“太美了”、“不可思议”、“这才是建筑”,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好奇、惊喜与沉浸,心中被巨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填满。她看到陈设计师对她竖起了大拇指,看到埃米尔(特意从中东赶回)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
她也不由自主地,在人群中搜寻着那个冷峻的身影。
陆时砚没有跟随大流,他独自一人,停留在“镜廊”中段一个相对开阔的“光之庭院”中。这里的光影效果最为复杂多变,无数细碎的光斑如同活物,在地面、墙面和天花板上缓慢流动、呼吸。
他站在那里,背对着入口的方向,仰头看着从高处倾泻而下、经过复杂折射后形成的一片如同星瀑般的光幕。阳光勾勒出他挺拔而孤直的背影,与周围流动的光影形成一种奇异的、静止与动态交织的画面。
林微光悄悄走近,没有打扰他。她能感觉到,他周身那股惯常的冰冷气息,在此刻似乎被这片他亲自(尽管是以一种曲折的方式)守护诞生的光之领域悄然融化了些许。他的侧脸线条在变幻的光影中显得不再那么坚硬,深邃的眼眸中,倒映着流淌的光河,里面翻涌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审视,有评估,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纯粹的、被美所震撼的凝望,以及……一丝难以捕捉的,类似于创造者看到自己杰作圆满落成时的,满足?
他似乎感应到她的靠近,缓缓转过头。四目相对,在流动的光影中,时间仿佛有片刻的凝滞。周围所有的喧嚣、赞叹、快门声,都仿佛被隔绝在外。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那目光不再带有之前的审视或冰冷的界限,而是一种深沉的、几乎要将她吸入的专注,里面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以及她身后那片为他们共同所有的、璀璨的光之宇宙。
这一刻,无需言语。
他看到了她的才华,她的价值,她为他(或者说,为他们)的世界带来的、无可替代的光芒。
而她也看到了,这座冰山之下,那深藏着的、对极致之美的共鸣与悸动。
“恭喜。”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在这充满光与影的空间里,带着一种奇异的磁性,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
林微光的心微微一颤,一种酸涩而滚烫的情绪涌上喉咙。她用力眨了眨眼,将湿意逼回,迎着他的目光,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如同此刻周身光影般明亮的笑容。
“谢谢。”她轻声回应。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刺耳的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苏曼妮款款走来,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笑容,眼神却锐利地扫过林微光,最后落在陆时砚身上。
“时砚哥,原来你在这里。”她的声音甜美,“‘镜廊’真是太惊艳了,林设计师果然名不虚传。”她的话听起来是赞美,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和刻意拉开的距离感。
陆时砚脸上的柔和瞬间消失,恢复了一贯的冷峻,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苏曼妮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冷淡,转而看向林微光,笑容加深,眼底却毫无温度:“林设计师,真是年轻有为。不过,我听说中东那个项目,好像遇到了一些供应链上的小麻烦?希望不会影响到后续进度才好。”
她果然知道了,并且选择在这个林微光最风光、最成功的时刻,不动声色地投下了一颗预示着未来风暴的石子。
林微光脸上的笑容未变,眼神却清冷了几分:“谢谢苏小姐关心,问题已经解决了。做项目,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克服就好。”
“那就好。”苏曼妮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期待林设计师在中东也能再创佳绩,毕竟,那边的‘风沙’可比国内大多了。”她刻意加重了“风沙”二字,带着毫不掩饰的威胁。
说完,她不再停留,对陆时砚柔声道:“时砚哥,陆伯伯好像在找你,我们过去吧?”
陆时砚看了林微光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与苏曼妮一同离开了。
林微光独自站在原地,周围的光影依旧在欢快地流淌舞动,庆祝着它的诞生。但她却清晰地感受到,来自苏曼妮和苏家的那股冰冷的恶意,如同附骨之蛆,并未因她此刻的成功而有丝毫消退,反而更加浓郁。
破晓之光虽然璀璨,但照亮前路的同时,也让她更清楚地看到了隐藏在光明背后的、更深的阴影。
她抬起头,望着陆时砚消失在光影深处的背影,又看了看周围这片完全属于她的、由光与梦想构筑的王国。
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风沙也罢,暗箭也罢,她都已无所畏惧。
因为她的身后,不仅有自己亲手铸造的、坚不可摧的“镜廊”,更有那道沉默却已然为她划下疆界、不容任何人逾越的,冰山般的背影。
新的战役,早已在无声中打响。而她,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