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标成功的正式通知,在一周后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微光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却又迅速被更现实的波澜覆盖。短暂的喜悦过后,是更加庞杂的工作——合同细则的谈判、跨国团队的组建、以及与当地各方势力的初步接洽。每一个环节都暗礁遍布。
她没有太多时间沉浸在胜利中。陆时砚在那条“听到了”的短信之后,再次归于沉寂,仿佛那夜的现身与这三个字,只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所有的指令、资源调配、乃至那些至关重要的“背景资料”,依旧通过周景明这座精准而冰冷的桥梁传递。
林微光知道,这才是他们之间应有的、也是最安全的常态。那道无形的界碑,始终横亘在那里。他助她翱翔,却从不越界触碰她的羽翼。
她将精力完全投入到中东项目的落地筹备中。与星尘实验室的材料测试进展顺利,与埃米尔·哈立徳的结构方案也在不断深化。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图纸之外。
根据陆时砚提供的资料,她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当地几个关键人物,试图在复杂的派系网络中,为项目寻找到更稳固的支点。这远比设计一个精妙的建筑节点要困难得多。她需要听懂那些充满隐喻的对话,分辨真诚与虚伪的笑容,在看似随意的咖啡厅会谈中,捕捉利益交换的信号。
这天,她在一家高级会员制俱乐部,与一位手握审批实权的当地官员会面。对方态度客气,却始终围绕着项目能带来的“本地化就业”和“技术转移”兜圈子,言外之意清晰。林微光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警铃大作。她知道,一旦在这一点上轻易让步,后续可能会被捆绑上无数不合理的要求,甚至被架空。
“纳吉布先生,我们非常重视与本地社区的共同发展。”她斟酌着词句,既不把话说死,也明确表达了底线,“具体的技术培训和就业计划,我们会在详细调研后,与贵方指定的机构共同制定,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我相信,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须是双赢的。”
对方眯了眯眼,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显然对她的谨慎不太满意。会谈在一种微妙的僵持中结束。
回程的车上,林微光感到一阵疲惫。这种无形的博弈,消耗的心神远超伏案设计。她揉了揉太阳穴,下意识点开手机,那个熟悉的灰色头像依旧沉默。她自嘲地笑了笑,将手机收起。
几天后,当她再次与项目总包方开会讨论本地分包商名单时,惊讶地发现,名单上几个背景复杂、曾被周景明资料重点标注的“关系户”公司,竟然被悄无声息地替换成了几家资质更优、背景更干净的企业。总包方的代表语气也有些微妙的变化,对她提出的某些标准不再讨价还价。
她立刻明白,是陆时砚。他再次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为她清除了障碍,用他的方式,确保她的项目能在相对干净的土地上扎根。他从不干涉她的设计,却为她扫平着设计之外的一切风沙。
这种无声而强大的守护,让她心安,却也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两人之间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他居于幕后,掌控全局;她冲锋在前,依赖着他的庇护才能前行。
就在中东项目前期工作勉强步入正轨之际,国内“镜廊”项目迎来了竣工前的最后冲刺。作为概念设计者,她需要回国参与最终的调试和验收。
重返“镜廊”工地,林微光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曾经泥泞的基坑、林立的脚手架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充满了未来感与诗意的建筑。那些她亲手参与设计、历经波折才安装到位的镜面玻璃单元,此刻正随着光线的变化,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影,与清水混凝土的厚重质感形成绝妙的对话。
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清洁和设备调试。看到她,许多老师傅都笑着打招呼:“林工回来了!”“快看看,这效果,绝了!”
林微光行走在初步成型的“镜廊”内部,光线被那些独特的玻璃巧妙引导、分割、融合,空间时而开阔,时而幽深,人在其中行走,身影在真实与虚幻间交错,完美复现了她最初的设计构想。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难以言喻的感动充盈着她的胸腔。
她看到陈设计师正站在中庭,仰头看着从顶部倾泻而下的光瀑,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回来了?”陈设计师看到她,点了点头,“效果比效果图还震撼。林微光,你做到了。”
这是来自业内资深前辈最直接的肯定。林微光眼眶微热,用力点了点头。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当天晚上,周景明联系她,语气比平时多了一丝凝重。
“林小姐,陆总让我提醒您,‘镜廊’的落成典礼暨首次媒体开放日,苏曼妮小姐可能会出席。”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陆总生日临近,按照惯例,陆家会举办一场小型家宴。陆夫人希望您能参加。”
两个消息,如同冰火交织,瞬间让林微光的心情复杂起来。
苏曼妮的出现,意味着麻烦。她绝不会放过在“镜廊”这个林微光成功的象征物上,再次兴风作浪的机会。而陆家的家宴……那是一个比任何名利场都更核心、更排外的圈子。沈清音的邀请,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将她更深地拉入旋涡中心的试探。
她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脚下是璀璨的城市灯火。一边是她倾注心血、即将完美绽放的作品,一边是暗流涌动、步步惊心的豪门纠葛。
手机屏幕亮起,是埃米尔从中东发来的消息,询问她一些结构细节的意见。她看着那条消息,又想起“镜廊”中那片流动的光影,想起沙漠夜空下那三个字的短信。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变得清明而坚定。
她回复周景明:「收到。落成典礼我会做好准备。至于家宴,请代我谢谢陆夫人邀请,我会准时出席。」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苏曼妮的明枪,还是陆家无形的暗箭,她都必须直面。她的战场,早已不局限于图纸和工地。
她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镜廊”最终的技术说明和艺术陈述,为即将到来的落成典礼做准备。同时,她也点开了周景明随后发来的、关于陆家家宴注意事项和可能出席人员的简要介绍。
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霓虹闪烁。林微光坐在灯下,侧脸沉静。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但此刻的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风雨的女孩。她有了自己的作品,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也有了……那份沉默却坚实的后盾。
界碑依旧无声矗立,但暗涌之下,她已准备好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