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力学模拟提供的全新视角,如同在迷雾中投下了一束强光。林微光根据模拟结果指出的方向,与工厂的王总监团队一起,调整了涂层材料的溶剂配比和固化工艺。经过数次失败的尝试后,新一批的测试样板终于表现出令人振奋的稳定性,在不同温湿度环境下,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衰减被控制在了可接受的范围内。
技术瓶颈的突破,让文化中心项目的施工图深化工作得以全力推进。林微光几乎站在了境域设计的办公室,与结构、机电、幕墙等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着没完没了的协调会议。每一个尺寸的调整,每一个节点的细化,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需要她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反复确认,确保最终的建成效果不会偏离最初的构想。
陆时砚似乎彻底退回了他的界限之后。除了通过周景明传递必要的项目指令和资源调配信息外,再无任何只言片语。那碗温热的雪梨汤和精准的技术指引,仿佛只是她疲惫过度产生的幻觉。
然而,林微光却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网络,以他为中心,悄然笼罩着这个项目。任何试图在技术上打折扣、或者试图塞入私货的行为,都会在萌芽阶段就被不动声色地掐灭。项目推进的阻力,远比她预想的要小。她知道,这是他另一种形式的“保驾护航”,冰冷,高效,不留痕迹。
这天,她需要确认核心“镜廊”展厅与主馆衔接处的一个关键细节。这部分涉及到主馆原有的结构,图纸在陆氏集团总部的主服务器上。获得授权后,她第一次踏入了陆氏集团总部大楼。
与“境域设计”那种外露的、带着艺术气息的冷感不同,陆氏总部是另一种极致的秩序与威严。高挑的大堂,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行色匆匆、衣着严谨的员工,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高效运转的压力。前台核实了她的身份,一名助理沉默地引领她前往技术资料室。
就在她穿过一条连接主楼与副楼的空中连廊时,迎面遇上了几个人。为首的中年男人穿着剪裁考究的深色西装,面容与陆时砚有五六分相似,但线条更加冷硬,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久居上位的威压,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
是陆时砚的父亲,陆氏集团的现任掌门人,陆承宗。
林微光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微微侧身让路。
陆承宗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没有任何情绪,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冰冷而透彻,仿佛能将她从外到里看得清清楚楚。他没有说话,甚至没有微微颔首,便在一众高管的簇拥下,与她擦肩而过,带起一阵冷风。
那短暂的一瞥,却让林微光如同被浸入冰水,通体生寒。她清楚地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巨大的阶层鸿沟和漠然。在他眼里,她或许真的就只是一个“无关紧要”、需要被审视的变量。
她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强迫自己挺直脊背,继续走向资料室。
调取资料的过程很顺利。但在她准备离开时,却在资料室门口,意外地遇到了沈清音。
陆夫人今天穿着一身素雅的藕荷色旗袍,外罩一件羊绒披肩,气质依旧雍容华贵。她似乎是来取一些艺术拍卖会的图录,看到林微光,她似乎并不意外,脸上带着一丝浅淡而得体的微笑。
“林小姐,来调资料?”沈清音语气温和。
“是的,陆夫人。”林微光恭敬地回答。
沈清音打量了她一下,目光在她眼底淡淡的青黑和略显消瘦的脸颊上停留片刻,轻轻叹了口气:“看起来瘦了些。项目虽然重要,也要注意身体。”
这突如其来的、近乎长辈般的关怀,让林微光有些无措,只能低声道:“谢谢陆夫人关心,我没事。”
沈清音走近两步,声音压低了些,只有两人能听见:“时砚那孩子,性子冷,像他父亲。他认定的事,会一条路走到黑,用的方法……有时候可能不那么近人情。”
她顿了顿,看着林微光,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难以解读的情绪,有关切,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但他看重这个项目,也看重你的能力。”沈清音最终说道,语气意味深长,“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压力,只能自己扛。扛过去了,便是海阔天空。”
她拍了拍林微光的手臂,没有再说什么,便带着助理优雅地离开了。
林微光站在原地,回味着沈清音的话。她是在提醒自己?还是在暗示什么?陆夫人态度的微妙转变,是因为项目的成功,还是因为……陆时砚?
她甩甩头,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无论前方是什么,她都没有回头路了。
带着取回的资料,她回到境域设计,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然而,就在施工图即将收尾,所有人都以为胜利在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如同暗夜中的毒刺,骤然袭来。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突然发布了一篇重磅报道,标题极其惊悚:
【学术不端?新锐设计师林微光陷‘抄袭门’,海外文化中心项目恐搁浅!】
报道详细列举了“证据”:称林微光在A大期间的多项课程作业,与国外一些未公开发表的学生作品或小众设计师的早期概念存在“高度相似”;更指称她之前在“境域设计”实习时参与的另一个小型项目,其核心创意涉嫌剽窃某欧洲独立工作室的未获奖竞赛方案。
文章写得极具煽动性,将一些看似相似实则内核完全不同的设计细节强行关联,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下面还附了几张模糊的、经过裁剪的图片对比,刻意引导读者得出抄袭的结论。
报道一出,瞬间在网络上引爆。之前因为文化中心项目而对林微光积累起的好感和期待,迅速被质疑和谩骂淹没。“天才设计师”的人设眼看就要崩塌,连带着,“境域设计”和陆氏集团的声誉也受到了严重质疑。合作方打来质询电话,原本顺利的项目推进骤然陷入停滞。
林微光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恶意的扭曲和污蔑,气得浑身发抖,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下去,留下刺骨的寒意。这比之前在校园论坛上的风波要凶猛十倍、百倍!这是要将她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无耻!”陈设计师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这完全是捏造!恶意中伤!”
办公室乱成一团,电话铃声、议论声、键盘敲击声混杂在一起,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林微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深吸一口气,对陈设计师说:“陈工,我需要立刻整理我所有课程作业和之前项目的原始草图、过程稿、时间戳记录!还有,找到报道里提到的那些所谓‘被抄袭’的原作,进行技术对比分析!”
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她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必须反击。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周景明。
“林小姐,”周景明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比平时快了几分,“陆总让我通知您,一小时后,集团公关部和技术法务部联合会议,请您务必参加,带上所有能自证清白的原始资料。”
陆时砚的反应,快得惊人。
一小时后,陆氏集团顶层的危机处理中心。气氛比境域设计更加凝重。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控数据,红色的负面评价曲线仍在不断攀升。公关部、法务部的负责人悉数到场,个个面色严肃。
陆时砚坐在主位,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凝结着骇人的风暴。他没有看刚刚进来的林微光,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情况。”他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公关部总监快速汇报了舆情态势和初步的媒体反馈。法务部负责人则分析了报道中所谓的“证据”在法律层面的脆弱性,但也指出,舆论审判往往不讲法律,当务之急是尽快拿出强有力的反击证据,扭转舆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微光身上。
林微光将带来的厚厚一摞原始手稿、电子文件存档记录放在桌上,她走到演示屏前,连接好自己的电脑。尽管手指还有些冰凉,她的声音却清晰而坚定:
“这篇报道,完全是无稽之谈!”
她开始逐一驳斥报道中的指控,展示自己课程作业从灵感来源、初期草图到最终成品的完整演化过程,时间戳清晰,逻辑链完整。对于那些被指“相似”的国外作品,她直接调出高清原图,从设计理念、空间逻辑、技术实现等各个角度进行专业对比,指出其本质区别。
“……至于所谓剽窃的竞赛方案,”她调出之前在“境域设计”参与的那个小型社区图书馆项目的所有过程文件,“这个项目的核心是‘邻里记忆的容器’,我们是通过收集当地居民的老物件进行数字化和空间转译。而报道中提到的那个欧洲方案,主题是‘城市废墟的再生’,手法和立意完全不同!将这两者强行关联,是对专业知识的侮辱!”
她的陈述条理清晰,证据确凿,带着被污蔑的愤怒和不容置疑的专业自信。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公关部和法务部的人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赞许。这个年轻的女孩,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表现出的冷静和专业,远超他们的预期。
陆时砚终于将目光转向她。那目光深沉如海,里面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有审视,有评估,还有一丝极其隐晦的……激赏?
“证据链很完整。”他开口,打破了沉默,声音依旧冷硬,却带着决断,“公关部,立刻以集团和个人名义发布联合声明,附上林微光刚才展示的核心证据,语气要强硬,追究造谣媒体法律责任。同时,启动全网舆情净化,联系所有合作媒体和行业权威,发布正面澄清报道。”
“法务部,立刻对发布不实信息的媒体和背后推手发起诉讼,申请证据保全。我要在二十四小时内,看到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浮出水面。”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是!”众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会议结束,众人匆匆离去执行任务。林微光收拾着资料,感觉浑身力气仿佛被抽空,支撑着她的那根弦终于可以稍微放松。
陆时砚走到她面前,停下脚步。
林微光抬起头,看着他。他很高,她需要微微仰头才能迎上他的目光。
他低头看着她,两人距离很近,她能清晰地看到他眼底残留的冰冷风暴,以及那风暴中心,一丝不易察觉的、为她而燃的怒意。
“做得不错。”他开口,声音低沉,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
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这四个字。却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
林微光鼻尖一酸,强忍着的委屈和压力几乎要决堤。她用力眨了眨眼睛,将湿意逼回。
“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她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
陆时砚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最终,他只是极轻地“嗯”了一声,便转身,大步离开了危机处理中心。
林微光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那冷硬挺拔的线条,在此刻却仿佛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破晓之前,总是最黑暗的时刻。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风暴的准备。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