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的光晕在夏夜的雾气里氤氲开,将陆时砚倚在阴影里的身影勾勒得半明半暗。他指间的烟蒂已经熄灭,只余一缕极淡的青烟,混着松柏的冷香,若有若无地飘散在闷热的空气里。
林微光站在原地,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心脏在胸腔里擂鼓,声音大得仿佛能穿透这寂静的夜。他怎么会在这里?等了多久?为什么而来?无数个问题在她脑海中翻涌,却一个也问不出口。
陆时砚也没有开口。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昏黄的光线下,像是两口吞噬了所有光线的古井,沉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时间在无声的对峙中缓慢流淌。最终还是林微光先败下阵来,她微微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陆组长?你怎么会在这里?”
“路过。”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夜色的微凉,听不出情绪。
路过?从建筑系A栋到这片偏远的出租公寓区,这个“路过”实在太过牵强。林微光没有戳破,只是点了点头:“哦。”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夜风吹过,拂动她额前的碎发,也带来他身上那股更清晰的、混合着烟草味的冷冽气息。
“展览准备得怎么样?”他忽然问,话题转得突兀,却又自然地将关注点落在了她身上。
“差不多了。LuminArt的团队很专业。”林微光回答,提及展览,她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神采,“布展今天刚结束,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嗯。”他应了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确认她话语里的真实性,又仿佛只是在观察她谈及自己作品时,眼底那抹不一样的光亮。“陈策展人眼光很毒。”
他认识陈策展人?林微光并不意外。以他的家世和所在的圈子,与LuminArt的高层有交集再正常不过。
“你看过布展了?”她忍不住问,想起了白天在画廊对面惊鸿一瞥的那个模糊身影。
陆时砚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视线从她脸上移开,投向远处漆黑的夜空,声音平淡:“效果不错就好。”
这近乎默认的态度,让林微光的心跳又漏了一拍。他果然去了。他看到了她的作品在那个专业空间里被点亮的样子。
“谢谢。”她低声说,这次的道谢,含义复杂。谢他来看?谢他之前的维护?还是谢他此刻莫名的出现?连她自己都有些分辨不清。
陆时砚收回目光,重新落在她身上,这次,他的眼神里似乎多了一丝难以捉摸的深度。“‘L’的合同,为什么拒绝?”
他知道了。他果然知道“L”的存在。
林微光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没有闪躲。“条件很好,但太神秘。我不想在情况不明的时候,把自己未来的路绑定在一个未知的存在上。”她顿了顿,补充道,“我的画,我想自己掌握方向。”
这是她的真心话,也是她的坚持。
陆时砚看着她,夜色中,他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那弧度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明智的选择。”他评价道,语气依旧听不出褒贬。
就在这时,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是陆时砚的手机。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几不可查地蹙起,并没有立刻接听。
铃声固执地响着,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林微光下意识地说:“你接电话吧,我先上去了。”
她转身欲走。
“林微光。”他却叫住了她。
她回头。
他拿着还在震动的手机,看着她,眼神在那一瞬间变得极为深邃复杂,仿佛有无数暗流在眼底涌动,最终却都归于那片沉静的墨色。
“站稳了。”他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重量,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和郑重,“别回头。”
说完,他不再看她,径直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转身,迈开长腿,很快便融入了更深的夜色里,只留下一个决绝而冷硬的背影。
“喂。”他接听电话的声音随着距离拉远而变得模糊。
林微光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耳边反复回响着他最后那句话。
“站稳了。别回头。”
这像是一句叮嘱,一句鼓励,又像是一句……带着某种预感的警示。
站稳什么?别回什么头?
她握着公寓钥匙的手微微收紧,指尖冰凉的触感让她混沌的思绪清晰了一些。她抬头看了看自家那扇漆黑的窗户,又看了看陆时砚离开的方向,心中那份刚刚因展览而升腾起的喜悦和轻松,悄然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阴影。
他深夜突兀的出现,简短的对话,以及最后那句含义不明的话,都像是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的涟漪,远不止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她转身上楼,回到寂静的公寓。没有开灯,她摸黑走到窗边,掀开窗帘一角,向下望去。街道空空荡荡,早已没有了他的身影。只有路灯依旧孤零零地亮着,在地上投下昏黄的光圈。
那一晚,林微光睡得并不安稳。梦里光怪陆离,一会儿是展览现场人头攒动,无数闪光灯对准她和她的画;一会儿是苏晚晴和苏曼妮扭曲怨毒的脸在黑暗中浮现;一会儿又是陆时砚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她,对她说:“站稳了,别回头。”
第二天,她是被米小葵的连环电话吵醒的。
“微光!微光!你看新闻了吗?!”米小葵的声音在电话那头激动得几乎破音,“我的天!你火了!真的要火了!”
林微光还有些迷糊,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手机。不用特意搜索,几个主流艺术媒体和本地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已经弹了出来,标题一个比一个醒目:
【重磅!LuminArt‘城市记忆’展明日开幕,新人艺术家林微光《基石》系列备受瞩目!】
【沉静的力量!直击青年艺术家林微光如何用画笔唤醒城市灵魂】
【从校园才女到艺坛新星?林微光携《基石》亮相LuminArt!】
点开链接,里面不仅有对她作品的专业评价,还配发了多张昨天布展时的高清现场图。她的画作在专业灯光下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尤其是那幅《承重》,斑驳的基石纹理和沉静的光影被捕捉得极具张力。文章里还提到了她“明泽大学建筑系重点项目‘明泽溯源’核心场景图画师”的身份,将她的专业背景与艺术创作巧妙地联系起来。
显然,LuminArt的宣传机器已经开动,并且效果显着。她的名字和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米小葵还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嚷嚷,“这下看谁还敢小看你!我们微光是要成为大艺术家的人!”
林微光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溢美之词和精美的图片,心里却奇异地没有太多激动,反而有种不真实的恍惚感。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猛烈,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她想起陆时砚那句“站稳了”,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将你托举到高处,也能让你摔得更惨。尤其是在她根基未稳,暗处还有敌人窥伺的时候。
“小葵,”她打断米小葵的兴奋,“帮我留意一下,网上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声音。”
米小葵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担心苏家那边又搞小动作?放心!我和萌萌,还有静姐都盯着呢!目前看到的都是好评!”
挂断电话,林微光洗漱,吃早餐,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她登录社交账号,私信和评论区果然已经爆满,有祝贺,有赞美,也有好奇的询问。她粗略翻了翻,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恶意评论。
但那种山雨欲来的预感,并未消散。
下午,她接到周景明的电话。
“林同学,恭喜啊。”周景明的声音带着惯常的笑意,听起来真诚了许多,“展览还没开幕,声势已经造起来了。陈老师对你评价很高。”
“谢谢周师兄。”林微光礼貌回应。
“不过,”周景明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慎重,“树大招风。明天开幕,媒体和来宾都不会少,你自己多注意点。有些场面,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连周景明都特意打电话来提醒……林微光的心微微下沉。
“我明白,谢谢周师兄提醒。”
“嗯,好好准备。明天……我也会去。”周景明说完,便挂了电话。
周景明也去?他代表的是他自己,还是……陆时砚?或者建筑系?
傍晚时分,林微光正在为明天开幕式的着装做些准备,门铃突然响了。
她有些疑惑,透过猫眼看去,外面站着一个穿着某高端品牌工服、提着巨大衣盒的陌生女士。
“您好,林微光女士吗?这是陆时砚先生为您预订的,用于明日开幕活动的礼服,请您签收。”
林微光怔住了。陆时砚……给她送礼服?
她打开门,签收了那个沉重的衣盒。回到房间,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件烟灰色的及膝连衣裙,设计极其简洁,线条流畅,面料触手温凉细腻,剪裁和做工一看便知价值不菲。没有过多的装饰,却自带一种沉静高级的气场,非常符合她的气质,也契合“城市记忆”展览的基调。
盒子里还有一张没有任何署名的卡片,上面只有一行打印的字:
【站稳。】
和昨夜他离去时说的话,一模一样。
林微光的手指抚过那件质地精良的裙子,又拿起那张冰冷的卡片,心中五味杂陈。他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用这种看似冷漠实则周到的方式,为她铺路,为她遮挡风雨。
这份沉默的守护,让她感到温暖,也让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她欠他的,似乎越来越多了。
她将裙子挂起来,看着镜子里那个眼神逐渐变得坚定的自己。
无论如何,明天的开幕式,她必须站稳。这不仅关乎她个人的成败,也关乎所有支持她、相信她的人,更关乎她能否真正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夜色再次降临。城市的霓虹渐次亮起,预示着明日即将到来的喧嚣。
林微光站在窗边,看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的街道,手中紧紧握着那张写着“站稳”的卡片。
风暴或许即将来临,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蜷缩在角落等待天晴的女孩。
她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