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仁塔拉的田野已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钟擎背着手,缓步走在田埂上。
放眼望去,经过一整个春天劳作开垦出的十万亩良田,如同巨大的绿毯向天际延伸。
地里的麦苗已有寸许高,整齐地排列着,在微风里轻轻摇曳。
纵横交错的水渠将清水引到田间地头,几个农人正忙着疏通水道,确保每块地都能得到灌溉。
在田野的边缘,更为热闹。
由归附牧民和招募流民组成的生产队正热火朝天地挖坑种树。
人们喊着号子,挥动铁锹,将一株株杨树、榆树苗栽进新挖的土坑里。
钟擎身后跟着一个让初来者都会感到意外的人物,
榆林城的锦衣卫头子,李威。
此人为何会出现在草原深处?
这还得从尤世威说起。
如今的榆林城百废待兴,尤世威虽已完全掌控了榆林卫,
但整顿边军、修缮城防、训练新兵、安抚地方、振济百姓,
千头万绪的事务让他忙得脚不沾地,即便拉上三弟尤世禄相助,也仍是分身乏术。
无奈之下,他只得将机灵善交际的李威派来额仁塔拉,充当双方的联络官。
这李威倒是个妙人,一到额仁塔拉,
便被这里蓬勃的生机与迥异于大明的新气象所吸引,竟毫不犹豫地向钟擎宣誓效忠。
他性子活络,很快便与钟擎身边的军官们打成一片。
就连钟擎收养的义子义女诺敏和巴尔斯,他也没放过,
时常逗弄两个孩子,没几天就让这对小兄妹黏上了他。
钟擎对这位精力过剩的前锦衣卫头子也颇有好感,
李威身上那股子机灵劲儿,让他不由得想起后世在部队里带过的那些年轻战士。
李威快走两步,悄悄从钟擎手里抽走了那本《种树移树基础全书》。
他好奇地翻了几页,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
书页上密密麻麻的简体字,他大半认不全,
各种图示和术语更是看得他头大如斗,这简直如同天书一般。
钟擎回过头,正好瞧见他这副窘态,不由笑道:
“怎么?看不懂吧?”
李威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嘿嘿傻笑。
钟擎指着他笑骂:
“你呀!有那闲工夫到处搞关系,不如多去军官培训班听听课。
要是觉得跟不上,就去咱们学校的小班从头学起。”
李威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大当家的,您可饶了我吧!
让我跟一群拖着鼻涕的娃娃坐在一起念‘啊、喔、鹅’?
我可不干,丢死个人了!”
钟擎收起笑容,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又落回李威身上。
“你觉得现在这样就够了?靠着以前的机灵和关系,就能在辉腾军立足?”
他谆谆教导道,
“时代不一样了。在这里,光会察言观色、耍弄刀枪远远不够。
你看看我们做的事,种田要讲科学,练兵要依操典,
就连栽棵树,都得照着书上的道理来。”
他略作停顿,让李威消化一下这些话。
“不读书,不学新知识,你就看不懂这世界在怎么变,更看不清自己到底差在哪儿。
你现在觉得跟着娃娃念字丢人,可要是因为不识字,
将来看不懂军令,弄错了图纸,
那才是真丢人,甚至会害死跟你一起打仗的兄弟。
辉腾军不会停下来等任何人,你不上进,跟不上,就只能被远远抛在后面。”
李威脸上的嬉笑渐渐消失,他低头看着手里那本“天书”,
又抬头望了望远处井然有序的水利工程和正在成长的麦苗,最后目光坚定地看向钟擎。
“大当家的,我明白了!
您放心,我李威绝不是孬种,更不是睁眼瞎!
我学!我一定好好学,绝不给咱辉腾军拖后腿!”
钟擎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些。
“有这心就好。”他转而问道,
“榆林那边,给朝廷的报捷文书发出去了?”
“发出去了!”李威赶紧回答,
“二十四日当晚,尤总兵就用了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师。
算算日子,朝廷这会儿应该已经收到了。”
钟擎闻言,想象着奏报抵达紫禁城时的情景,不由得放声大笑。
“好!我猜,咱们小皇帝和那位九千岁,
看到这份‘捷报’,怕是要吓得睡不着觉,说不定真能惊出几滴尿来。
他们以为的边关危局,成了我们练兵的沙场;
他们眼中的心腹大患,倒成了我们的人才来源。
这出戏,才刚刚开场。”
“大当家的,何事如此开心?跟我老尤也说说。”
尤世功带着两个年轻人大步从田埂另一头走来。
他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参谋,倒也是熟人,
一个是永谢布部巴图的儿子蒙泰,另一个是赵震天的四弟,那个曾一心想考功名的酸秀才赵小四。
蒙泰这孩子刚满十六,身子骨还没完全长开,
但眼神里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机敏。
他的观察力和头脑是得到钟擎亲自认可的。
当初若不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带着族人尾随辉腾军,
永谢布部那一千多幸存者恐怕早已沦为林丹汗的奴隶。
在额仁塔拉的学校里,他的各项成绩都出类拔萃,
钟擎曾用一些基础的战术问题考过他,结果令人惊喜。
因此参谋部一成立,钟擎就把他调了过来,放在尤世功身边打磨。
旁边的赵小四则是另一番模样。
他原本被安排去学校当个教书先生,谁知他不知哪根筋转了过来,铁了心要投军。
他求完老爹又去磨他三哥赵震天,最后赵震天硬着头皮来找钟擎说情。
钟擎见这小子虽然是个读书人出身,却有一股不怕死的狠劲儿,
便也没阻拦,直接把他丢进了马黑虎的新兵连。
一个月集训下来,赵小四不但军事技能达标,
分析情报时更是思路清晰,显出过人之处,于是也被选入了参谋部。
赵小四觉得自己现在也算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了,
他老爹当初随心所欲给他起的“小四”这个名字,跟他眼下参谋的身份实在太不搭调。
于是这个家伙利用半夜的时间“博览群书”,
终于给自己想了一个他认为超级牛逼的新名字——赵振华。
当钟擎听到他郑重其事报出这个新名字后,差点没当场乐出来。
因为他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当年老艺术家新凤霞拍的那部经典电影《刘巧儿》,
里面有一段经典桥段是这样唱的: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
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就放不下呀......’”
......
尤世功对这两个年轻人颇为满意,走到哪儿都带在身边。
他走到钟擎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这是按您吩咐,初步拟定的名单。”
钟擎伸手接过名单,目光落下,纸张顶端,第一个名字赫然映入眼帘:
宋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