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3月19日。
观众往前凑了两步,语气带着明显的维护:“你干什么啊!他们就是最佳主角呗。再说了,他们节目是每天更新呗。”
这话让她瞬间僵在原地,眼睛倏地睁大,脸上的怒意和不甘被错愕彻底取代,嘴唇动了好几下都没说出话。缓了足足几秒,她才皱紧眉头,语气里满是质疑:“每天都更新?这么密集的更新频率,内容质量能有保障吗?而且哪有节目一直用原班主角的,观众就不会看腻吗?肯定撑不了多久!”
另一个观众抱着胳膊站出来,语气毫不客气:“怎么了,他们有默契呗!再说了,他们就是最棒的团队呗,你呢,不就是个拖油瓶呗。”
“拖油瓶?”这三个字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她猛地抬头,脸上的错愕混着羞恼,整个人都懵了,好半天才涨红了脸开口质疑:“我怎么就是拖油瓶了?我还没加入呢,你们怎么知道我不行?他们那所谓的‘默契’说不定都是演出来的!凭什么一上来就否定我?”
观众撇了撇嘴,顺着话头接道:“对啊?你也不是一直在否定他们呗。”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她头上,她张着嘴愣在原地,脸上的羞恼瞬间凝固成错愕,显然没料到会被反将一军。几秒钟后,她才反应过来,眉头拧成一团,语气带着强撑的不服气开始质疑:“我否定他们怎么了?他们的模式本来就有问题!难道只许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来,就不许别人说两句?你们就是被他们的老套路洗脑了!”
我说:“行了,你把你的模式说出来呗。”
她显然没料到我会突然追问,整个人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强作镇定,清了清嗓子说起自己的想法:“我的模式很简单,就是‘短平快+强主线’!《迷雾追踪:女探长的秘密》每季12到15集,每集45分钟,一周更两集,既能让观众追得轻松,又能保持热度。”
说完她话锋一转,眉头又皱了起来,带着明显的质疑盯着我:“反观你们,一天一更就算了,一集还一到三个小时,观众哪有那么多精力天天追?而且这么快的更新速度,主线很容易被稀释吧?到时候观众连案子脉络都理不清,怎么会喜欢?”
我说:“行了,一周更两集,有什么用啊!再说了我们每天更新,怎么了,除了正片以外还有那些衍生节目以及单双周怎么分配。你来呗。”
她被这突如其来的“考题”砸得一愣,眼睛瞪得圆圆的,半天没回过神,显然没提前想过这么细的安排。缓了好一会儿,她才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戳着掌心,磕磕绊绊地排起节目表:“那、那我试试……单周就周一、三、五更正片,每次更一小时的片段,剩下的周二、四、六、日播衍生节目,比如未播花絮、探案线索解析;双周就反过来,二、四、六播正片片段,一、三、五、日播衍生节目。这样……这样不就每天都有内容,还能把正片和衍生节目错开了?”
我说:“行了,我们周五、周六单双周交替更新正片,周日到下周周四分别更新衍生节目呗!”
她瞬间睁大眼睛,愣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停在半空,显然没跟上这紧凑又规律的安排。过了几秒,她眉头紧锁,语气里满是质疑:“单双周交替更新正片?那这周看了周五周六的,下周就没正片看了?观众能接受这种断档吗?还有周日到周四全播衍生节目,一连五天没有正片,热度不就全散了?到时候谁还记着主线案子啊!”
我说:“单周周五更一集正片,双周周五和周六各更一集正片呗。”
她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眼睛微微睁大,整个人愣在原地,显然没绕明白这单双周的更新逻辑。缓了好一会儿,她才皱着眉,语气里满是质疑:“单周就一集正片?这间隔也太长了吧,观众等一周就看一集,很容易失去耐心。双周突然加更到两集,节奏又变快了,刚适应慢节奏又要调整,观众能跟上吗?而且这种时快时慢的更新方式,不怕把观众的追剧节奏搅乱吗?”
我说:“你呢?一周一集,中间没有更衍生节目,相当于观众也是干等呗。”
她被这话问得猛地一怔,脸上的质疑瞬间僵住,显然没料到会被反过来点破问题。愣了几秒后,她眼神有些闪躲,却还是强撑着开口,抛出了新的问题:“可、可我的节目单集内容够扎实啊!一集就能讲透一个关键情节,观众看完有回味的空间。你们虽然有衍生节目填空档,但那些都是零碎的未播片段,能跟正片的吸引力比吗?万一观众只看衍生节目,反而跳过正片怎么办?”
我说:“那我们正片节目里面把一些精彩片段剪出来放在一集衍生节目里面怎么了啊!”
她瞬间睁大了眼睛,整个人愣在那儿,像是没跟上这逻辑,过了好一会儿才皱紧眉头,语气里满是质疑:“把正片的精彩片段剪去衍生节目?那正片里不就少了亮点?观众看正片时觉得不过瘾,谁还愿意追下去?而且衍生节目全是剪出来的片段,不成了‘精华合集’?这不是本末倒置,让正片和衍生节目抢风头吗?”
我说:“行了,正片时长特别长不就是剪辑吗?”
她猛地眨了眨眼,整个人僵在原地,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说,脸上满是错愕。缓了几秒后,她眉头紧锁,一连串问题脱口而出:“剪辑就能随便拉长时长?难道不是根据故事节奏来剪吗?为了凑时长硬把内容拖慢,观众能看得下去?而且剪出来的精彩片段再放进衍生节目,正片里剩下的不都是平淡内容了?”
我说:“我们是根据场景来剪辑的。”
她瞬间愣住了,眼睛微微睁大,显然没理解“按场景剪辑”和时长之间的关联,过了几秒才皱起眉头,语气里满是质疑:“按场景剪辑?那场景多的话,时长不就没边了?难道不管故事节奏,只要是场景就都堆进去?观众看的时候只会觉得拖沓,哪还能跟上案子的线索?而且这么剪,正片的逻辑不会乱吗?”
我说:“当然不会,你才是乱七八糟。”
她被这句话噎得一愣,眼睛倏地睁大,脸上的错愕藏都藏不住,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眉头拧成一团开始质疑:“我乱七八糟?明明是你们按场景剪辑的逻辑有问题!只看场景不看节奏,怎么保证故事连贯?万一不同场景的线索串不起来,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这还不算乱?你根本就是在强词夺理!”
我说:“行了,你一集几个场景啊!”
她被问得瞬间怔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显然没料到会被反问细节,愣了好一会儿才皱起眉,语气带着质疑反驳:“我一集三四个核心场景就够了!难道场景多才算好?你以为堆场景就能让内容丰富?反而会把故事拆得支离破碎!你们按场景剪,一集恨不得塞十几个场景,观众刚入戏就切走,这能看吗?”
我说:“当然,好戏永远在下一集。”
她先是瞳孔微微一缩,整个人愣在那儿,显然没料到我会用这句来回应,过了几秒才回过神,眉头拧得更紧,语气里满是质疑:“‘好戏永远在下一集’?这不是故意吊观众胃口吗?万一后面的内容撑不起这个期待,观众只会更失望!而且你们正片本来就拖沓,还靠这个噱头勾着人,就不怕观众识破后直接弃剧?”
我说:“行了,你不要脸好吗?现在距离晚上还有七个小时,这七个小时根本不想浪费在你身上。”
她被这话怼得瞬间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错愕,像是没反应过来我会说得这么直接。几秒后,她才涨红了脸,眉头拧成疙瘩,语气里带着又气又急的质疑:“我不要脸?明明是你一直在强词夺理!你不想浪费时间,难道我想跟你掰扯这些?说到底,还不是你们的节目模式站不住脚,才怕人质疑!你这是恼羞成怒,根本说不过我!”
我说:“行了,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你在找借口啊?还有,我们的节目和你有啥关系啊!还有,不要否定别人好吗?别人怀疑不就是你吗?”
她脸色一白,瞬间懵了,随即梗着脖子反驳,语气里满是质疑:“我找借口?明明是你们的模式漏洞百出!你们的节目怎么就和我没关系了?我提意见还提错了?凭什么说别人怀疑的是我?明明是你们理亏,才想把矛头指向我!”
我说:“你才是胡搅蛮缠,还有你怀疑我们节目的啊!你不要发疯好吗?什么理亏,你才是,我们根本不是傻子好吗?我们节目是有自己的模式的好吗?”
她被这连珠炮似的话怼得一噎,眼睛倏地瞪圆,脸上满是错愕,像是没料到我会如此强硬。缓了两秒,她猛地拔高声音,语气里全是带着火气的质疑:“我胡搅蛮缠?我怀疑你们节目是因为它本来就有问题!我发疯?明明是你们讲不通道理还强词夺理!什么叫有自己的模式?糟糕的模式难道还要硬撑着不承认?你们这根本是自欺欺人!”
我说:“行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要干什么啊!烦死了好吗?一上来就下马威,有什么用啊!还有,我们节目和你过意不去吗?”
她被这满是烦躁的质问堵得瞬间愣住,嘴唇动了动没接上话,眼神里满是错愕。几秒后,她才勉强找回声音,皱着眉抛出了第一个针对节目的问题:“你们节目动不动就拖时长,难道不觉得这样很无聊吗?观众真的能坚持看完?”
我说:“对,为什么女的要拖时长,现在,你才是拖时长的人啊!现在拍摄中啊?”
她瞳孔猛地一缩,整个人僵在原地,显然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拍摄中”和自己身上,脸上写满错愕。缓了好一会儿,她才皱着眉,语气带着慌乱的质疑:“拍摄中又怎么样?我这是在提问题!怎么就成我拖时长了?再说,你们节目里的女性角色拖时长是事实,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说:“行了,你要干什么啊!我们节目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啊!特别是你,你一上来就要开创一条赛道,干什么啊!现在怀疑我们节目干什么啊!?”
她被这一连串带着火气的质问砸得瞬间怔住,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微张着,显然没跟上这急促的节奏,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几秒,她才皱紧眉头,语气里带着强撑的不服气提出问题:“开创赛道怎么了?难道你们就想一直守着老模式不进步?我怀疑你们节目,是因为它确实有问题!这和我开创赛道有什么冲突?你们就这么容不下不同的声音?”
我说:“确实,下一个系列(《运城系列3之档案事件01》)全面升级呗!怎么了啊!模式也在升级。”
她瞬间愣住了,眼神里满是错愕,显然没料到我们早就有了升级计划,张了张嘴半天没接上话。缓了几秒后,她眉头紧锁,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质疑:“全面升级?之前的模式漏洞都没解决,现在直接跳去升级下一个系列?这不是避重就轻吗?所谓的‘模式升级’具体改了什么?不会只是换个名字糊弄观众吧?”
我说:“行了,你要干什么啊!”
这句话像根火柴点燃了她积压的火气,她瞬间炸了,猛地提高声音,脸色涨得通红:“我要干什么?我倒想问问你要干什么!我好心指出你们节目的问题,你们不是狡辩就是敷衍,现在还问我要干什么?合着只有你们的模式是对的,别人提一句就是找茬是吧?这态度谁能忍!”
我说:“行了,你说我们节目的问题说出来,分点说。”
她像是等这句话等了很久,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语速飞快地开口:“1. 更新节奏混乱!单周一集、双周两集,还穿插一堆衍生节目,观众根本记不住更新时间,追着追着就断了。整改就得固定节奏,比如每周五、周六各更一集正片,周日播衍生节目,简单清晰才好记。”
我刚想插话,她立马抬手打断:“2. 正片剪辑拖沓!按场景剪就算了,还把精彩片段挪去衍生节目,导致正片平淡如水,观众看十分钟就想快进。整改必须重新梳理剪辑逻辑,正片保留核心剧情和关键亮点,衍生节目用未播花絮、幕后故事填充,别搞本末倒置。”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更急了:“3. 内容节奏失衡!单集时长忽长忽短,短的凑不够看点,长的又全是无关细节,案子线索埋得太散。整改要控制单集时长在45分钟左右,每集聚焦1-2个核心线索,让故事节奏更紧凑。”
最后她盯着我,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4. 对质疑态度太差!一提问题就狡辩,根本不考虑观众感受。整改就得正视问题,哪怕收集观众反馈做调整,也比硬撑着强!这四点,哪点不是实打实的毛病?”
我说:“行了,目前只不过是初步统计的初版。还要改版的啊!”
她愣了一下,随即眼神亮了起来,显然早有准备,立刻拿出手机调出记录,语速轻快地念出第二版大纲:
《运城系列3之档案事件01》第二版节目大纲
一、节目介绍
本节目为悬疑探案类长音频,聚焦运城档案馆尘封的多起旧案。以“档案解密+实景还原”为核心模式,每集围绕一份神秘档案展开,通过主角团队的走访调查,串联起案件背后的人性纠葛与时代印记。正片保留硬核推理逻辑,衍生节目补充案件背景、探案花絮及观众互动解析,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
二、更新时间
1. 正片:每周五、周六晚8点各更新1集,单集时长固定为45分钟,每集聚焦1个核心案件片段,逐步推进主线剧情。
2. 衍生节目《档案背后》:每周日晚8点更新1集,单集时长20分钟,内容包含当周正片案件的历史背景科普、未播探案细节及观众提问解答。
3. 更新周期:无单双周差异,固定每周“两正片+一衍生”的更新节奏,持续更新至季终。
我说:“如果这样的话,一集不就是110分钟(两集45分钟正片+20衍生节目)不够啊!这不就是一次性拍摄的吗?分开拍摄的话根本来不及啊!”
她眼睛猛地睁大,手里的手机都顿了一下,显然没算过总时长和拍摄方式的账,整个人愣了几秒。反应过来后,她皱着眉连珠炮似的发问:“谁说是把这110分钟当‘一集’了?正片和衍生节目本来就是两类内容,怎么会要一次性拍?衍生节目用正片的边角料和补拍素材不就行了?难道你们连这点素材复用和错峰拍摄的规划都没有?”
我说:“怎么了,这才是一集正片内容啊!还不够呢?”
她瞬间僵在原地,嘴巴微张着,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错愕,显然没理解“两集正片+衍生节目算一集内容”的逻辑。缓了好几秒,她才皱紧眉头,语气里全是疑惑地提出问题:“两集45分钟的正片加20分钟衍生,合起来110分钟居然算‘一集正片内容’?这时长都快赶上一部电影了,观众哪有耐心一次性看完?而且你说‘还不够’,到底要多长才够?难道没考虑过观众的追剧疲劳吗?”
我说:“行了,你还要这样啊!最长还有两集相加为两个半小时呢?”
她像是被这话惊到了,眼睛瞪得溜圆,半天没合上嘴,整个人都愣在了那儿,显然没料到单集时长会夸张到这个地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眉头拧成一团,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的质疑:“两集加起来两个半小时?这哪是长音频节目,简直是在考验观众的耐力!谁会专门腾出这么久的时间守着听?而且内容再扎实,拖这么长也早没耐心了,难道不怕观众直接放弃?你们就没算过观众的收听习惯吗?”
我说:“那你呢?一次录制录多少集啊!”
她被问得顿了一下,随即很快回过神,眼神笃定地开口:“我们都是按‘单元’批量录,一个单元3集正片,连带1集配套的衍生内容,一次集中录完。这样既能保证同单元的剧情连贯性,也能节省场地、设备的重复布置时间。比如一个案件拆成3集讲,就一次性把这3集的核心内容和衍生的幕后采访都录好,后续再按更新节奏剪就行,哪像你们这样没规划?”
我说:“行了,我们下一个系列《运城系列3之档案事件01》的衍生节目有:超前营业,加更版,案件调查中。目前有三个。”
她瞬间愣住了,眼神里满是错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显然没料到衍生节目会多达三个。缓了几秒后,她眉头紧锁,语气带着不解地抛出问题:“三个衍生节目?加上两集正片,每周要更五期内容?你们能保证这么多内容的质量不注水吗?而且‘超前营业’‘加更版’听着功能重叠,观众分得清哪个是重点吗?不会反而打乱追剧节奏?”
我说:“行了,那你如何安排呢?”
她眼睛一亮,显然早有腹稿,语速流畅地说道:“很简单,按‘主副分明、功能错位’来排。正片固定每周五、周六晚8点更,每集45分钟,抓牢核心剧情线。三个衍生节目各有分工:
‘超前营业’放周一,15分钟,只放下周正片的高能片段和主角采访,用来吊胃口、做预热;‘案件调查中’放周三,20分钟,结合当周正片里的疑点,拆解真实案件原型、科普探案知识,满足观众的深度需求;‘加更版’就放周日,25分钟,全是正片没剪进去的花絮、失误镜头和幕后筹备故事,走轻松解压路线。
这样一周‘两正三衍’,节奏不挤,每个衍生节目作用明确,观众想补哪类内容都能找到对应时间,不会乱。而且衍生内容都从正片素材里挖,既不额外增加太多录制成本,也能保证和主线的关联性。”
我说:“行了,一集45分钟根本不够看啊!”
她像是没跟上我的思路,瞬间愣住了,嘴角还维持着刚想开口的弧度,眼神里满是错愕和不解,过了好几秒才下意识地反问:“不够看?之前不是还在说时长太长、拍摄赶不及吗?怎么突然又嫌45分钟短了?而且两集正片加起来90分钟,再配上衍生节目,观众一周能接收的内容量已经很饱和了,再拉长正片时长,真的不会让大家觉得拖沓吗?”
我说:“行了,我们不需要,再见。”
她整个人猛地一僵,眼睛瞪得溜圆,显然没料到我会直接下逐客令,脸上的错愕还没褪去,火气就“噌”地冒了上来。她猛地拔高声音,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不需要?你们根本就是怕了!知道我说的是对的,又不想改,就想把人打发走是吧?什么‘不需要’,分明是理亏词穷!”
这时,一个年轻女孩快步走过来拉她的胳膊,应该是她妹妹:“姐,别生气了,咱们走吧,没必要跟他们争。”她母亲也跟着上前,拍着她的后背劝:“对对,咱们回家,犯不着在这儿动气。”
她一把甩开两人的手,胸口剧烈起伏着,语气更冲了:“走什么走!他们这节目根本就是糊弄人!我好心给方案,他们倒好,一句‘不需要’就完事了!我看他们就是想把正片拉到两小时,再塞三个注水衍生,最后把观众都逼走才甘心!这种自毁前程的做法,我偏要说!”
观众席里瞬间炸开了锅,好几个人猛地站起身,语气激动地冲着她喊:“人家节目组自己有规划,用得着你在这儿指手画脚吗!”“我们觉得现在的节奏挺好,你不想看可以走啊!”“别在这儿耽误人家进度了,支持节目组!”
她被观众的反应惊得一滞,随即火气更盛,转头对着观众席就吼了起来,声音尖利:“支持?你们知道什么!45分钟嫌短,两小时又拍不过来,三个衍生节目还功能重叠,这根本就是没规划的乱搞!到时候正片拖沓、衍生注水,你们追着追着就知道后悔!现在帮他们说话,等节目砸了有你们失望的!”
我说:“行了,我们从早到晚都在拍摄,还有,几天的素材进行合成一集啊!”
她像是被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引线,整个人往前冲了半步,脸涨得通红,声音尖利地吼道:“拍摄辛苦就有理了?辛苦就能掩盖问题了?几天素材合一集又怎么样?合出来是拖沓的‘裹脚布’,还不如少拍两天精简点内容!”
她喘着粗气,眼神里满是怒火:“我看你们就是把‘辛苦’当挡箭牌!明明能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无效拍摄,非要堆素材凑时长,最后剪出来的东西没人看,辛苦不也白费了?要是按我说的分单元拍、抓核心剪,既能省力气,节目质量还高,你们偏不听,这不是自找罪受是什么!”
我说:“行了,你不要这样好吗?45分钟一集有多少场景啊!”
她瞬间愣住了,张了张嘴没立刻接上话,眼神里闪过一丝错愕,似乎没料到我会突然问起场景数量。缓了两秒,她眉头重新皱起,语气里的质疑又冒了出来:“场景多就可以拖沓吗?45分钟哪怕有10个场景,只要每个场景都服务于剧情推进、埋好线索,照样能紧凑好看!难道你们是因为场景多,就把每个镜头都堆进去,不管有没有用?这根本是剪辑思路的问题,跟场景数量有什么关系!”
我说:“行了,我们一集内容不是完整一集啊!有可能是几部分组成的啊!”
她瞳孔微微一缩,整个人顿在原地,显然没理解“不是完整一集”的意思,脸上写满错愕。几秒钟后,她眉头拧得更紧,语气里的质疑带着几分急切:“不是完整一集?那是什么意思?是把一个案件拆成好几段塞在不同集里?这样观众怎么连贯理解剧情?而且之前还说嫌45分钟短,现在又说内容是拼凑的,到底是时长不够还是内容没理顺?这根本是逻辑混乱!”
我说:“行了,案子从开始到结束为一集啊!分成几部分而已啊!”
她眼睛倏地睁大,嘴巴微张着,显然没绕明白“完整案子为一集”和“分成几部分”的关系,整个人愣了好几秒。反应过来后,她眉头紧锁,语气里全是不解的质疑:“案子从头到尾算一集,又分成几部分?那这‘几部分’是单独更新还是一次性放出来?要是单独更,每部分时长够不够支撑看点?要是一次性放,那不还是超长的一集?之前说的45分钟固定时长,到底是指‘一部分’还是‘一整集’?这说法根本自相矛盾!”
我说:“行了,一集时长90到120分钟啊!赶紧走啊?”
这话像往她燃着的火气上泼了油,她瞬间炸了,双手猛地叉腰,声音尖利得刺破空气:“90到120分钟?我之前说什么来着!你们根本就是想搞超长剧集糊弄人!”她往前逼近半步,胸口剧烈起伏,“说什么内容分几部分,合着就是把一个案子拖成两三个小时!观众哪有这耐心死磕?到时候弹幕全是快进的,收视率掉了看你们哭!”
她转头扫了眼还在观望的观众,语气更冲:“还有脸赶我走?我看你们是怕我戳破你们用时长凑内容的猫腻!这种不尊重观众时间的节目,迟早得凉!”
我说:“行了,一集时长90到120分钟啊!赶紧走啊?”
正吵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烫金证书,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风生,恭喜啊!你们团队的《运城系列2》拿奖了,最佳都市悬疑奖,评委都夸剧情扎实、节奏抓得好!”
这话一出,刚才还在大发雷霆的她瞬间僵住,脸上的怒火像被突然浇了冷水,眼睛瞪得圆圆的,嘴里喃喃着:“获奖了?最佳都市悬疑奖?”缓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眉头却又拧了起来,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质疑:“怎么可能?之前还说一集要搞90到120分钟,内容拆分得乱七八糟,这样的节目怎么会拿奖?是不是评委没看清你们的问题?还是这奖项本身就有水份?”
电视台负责人皱着眉,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什么乱七八糟,你才是胡搅蛮缠的人,再说了,该节目就是我们大型沉浸式节目,永不完结。”
她像是被这话砸懵了,整个人往后踉跄了半步,眼神里满是错愕和茫然,张了张嘴半天没发出声音。几秒后,她猛地抬起头,语气里的质疑带着几分失控:“永不完结?沉浸式节目就可以不管时长和节奏了吗?”她指着我,声音都在发抖,“之前一会儿说45分钟,一会儿说90到120分钟,现在又扯出‘永不完结’,根本就是没规划!沉浸式是让观众代入剧情,不是让你们无限拖更凑内容,这分明是借概念糊弄人!”
我说:“你认为什么是生活呢?是鸡犬不宁的生活,还是说不完的信息我们下一季再见。”
她像是被这句跳跃的话打了个措手不及,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怒火瞬间凝固,眼神里满是茫然和错愕,张了张嘴半天没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皱着眉,语气里的质疑带着几分困惑:“你扯生活干什么?这跟节目有什么关系?”她往前探了探身,声音里透着不解,“明明在说节目定位和时长的问题,突然就说‘下一季再见’,是在故意转移话题吧?还是说你们根本没法回应我的质疑,只能用这话搪塞过去?”
【第82章(六),完】
【本季完,故事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