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四大家族”,在杨长生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风暴中,其构成已然与另一个时空有所不同。
某位本该在政治舞台上搅动风云的人物,因为杨长生的横空出世及其对北洋的强力重塑,终究未能踏上权力巅峰的阶梯。
他跟他那位大炮姐夫,最终选择了一种相对边缘化的存在方式,在魔都边缘,面对昔日杨长生惊天动地歼灭列强舰队的江面,开办了一所军事学堂。
黄埔,还是以其历史名字出现了,只是选址充满了微妙乃至悲壮的象征意味。
大炮将此地看着一种自我激励,亦或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杨长生展现出的力量,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那深不可测的个人实力,都让他感到一种深彻骨髓的无力与绝望。
他不是没有过纵横捭阖、另起炉灶的念头。
但理智告诉他,在杨长生扶持下的北洋,根基稳固发展之迅猛,任何想要正面挑战都显得徒劳且愚蠢的。
他不愿就此彻底离开这片他深爱并为之奋斗多年的土地,内心仍存有一丝幻想。
只要他培养足够多的人才,神州总会有他的位置的。
于是,在这片铭刻着杨长生无敌战绩的土地上,他倾注心血经营这所军校,希望为未来培养军事人才。
要不是杨长生早已创办了涵盖更先进军事科技、战略战术乃至后勤管理的综合性大学。
并吸引了大量有志青年,以他的名望,这所军校或许会更加门庭若市。
即便如此,凭借他的声望和独特地位,军校依然吸引了不少怀揣不同目的的学员。
其中不乏真正向往军事的热血青年,但也难免混入一些观望风向、意图投机者。
所有人都清楚,从这里毕业,最终的出路大概率是进入北洋的军事体系。
大炮和他那位擅长组织动员的连襟,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扮演名师角色。
小心翼翼地把握着分寸,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表露出任何试图建立独立武装或挑战现有秩序的苗头,等待他们的绝不会是宽容。
失去了这位潜在的重要政治盟友和搅局者在台前幕后的运作,剩下的所谓四大家族就是个笑话。
宋家、孔家、盛家、赵家,在面对杨长生这座巍峨大山时,更是感到独木难支,如履薄冰。
这四家的结合,是旧时代权力与资本媾和的典型代表,让杨长生想到了一个词。
官商勾结!
宋家与孔家盘根错节的渗透在北洋政府的财政系统和中央银行体系之中。
子弟门生遍布关键岗位,通过掌控货币发行、国债认购、外汇操作等,将国家财政视为私库,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政策漏洞,大肆进行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
盛家与赵家,则拥有遍布全国、甚至触及海外的庞大商业网络。
盛家以魔都为根基,早年依靠洋务运动和买办身份积累巨富,涉及航运、纺织、金融等多个领域。
赵家则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官商,凭借与各地旧官僚的深厚关系,垄断着诸多区域的盐铁、矿产、大宗商品贸易。
这四家一官一商,互为表里,形成了吸食国脉民膏的利益共同体,成为了北洋肌体上最顽固的毒瘤之一。
杨长生只是稍微调查了一下,就把这些人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对于盛家,杨长生其实早有耳闻。
当初到魔都的时候,他就考虑过要拜访一下这些有名望的豪绅。
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当时的盛家掌舵人早就已经作古了。
留下的儿孙多是些只会躺在祖先功劳簿上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于是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本想着,要是盛家能安分守己,靠着祖荫过他们的富贵闲人生活,他也懒得去理会。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次四大家族联合向白雄起施压,企图阻挠货币改革,盛家也赫然在列,这就触犯了杨长生的底线。
“我不去动你,你反倒敢来撩拨我?要是不给点颜色看看,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我杨长生软弱可欺,怕了这些蠢货?”
杨长生的反击,迅捷、精准且毫不留情,在短短半个月内,让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土崩瓦解:
首先拿来立威的就是商业根基相对纯粹的盛家。
他让麾下的精品商城以及关联企业,针对盛家核心产业发起全面商业战争。
利用绝对的成本优势、质量优势和渠道控制力。
对盛家经营的航运、纺织、地产等业务进行饱和式挤压。
同时,切断其与长生系掌控的原材料供应链和销售网络。
更致命的是,杨长生授意魔都新成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以涉嫌违规操作、资本不实为由,突然冻结了盛家主要银号的账户,并对其旗下企业展开税务稽查。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别说盛家本来就不可能没问题了,就算是真的没问题,这一查也让外面的人心惶惶。
盛家庞大的商业帝国,依靠的本来就是多年的商业信誉做支撑。
如今被查,瞬间像是被抽掉了地基的沙堡,迅速崩塌。
订单枯竭、资金链断裂、债主临门……不过几天的时间,盛家就知道杨长生的手段是什么样的了,可这个时候后悔也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