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务府的贡品验收场设在皇城根下的一处宽敞院落里,朱红大门前站着两排身着官服的守卫,气氛庄重而肃穆。青娘特意从泉州赶来,与李公公一同等候验收——虽已接到马队按时抵达的消息,但她仍放心不下,要亲自盯着这关键一环。
“青娘会长倒是谨慎,竟特意从泉州跑一趟。”李公公手里的佛珠转得慢悠悠,目光扫过院外陆续运来的贡品箱子,“不过也好,今日织染局的王大人、太医院的刘院正都亲自过来,若是有什么细节要核对,你在也方便。”
青娘微微躬身:“贡品事关行会声誉,更关乎皇家体面,不敢有半点马虎。何况沈公子还在东洋未归,我更要替他把好关,不能让他回来时出半点差错。”
说话间,远处传来马蹄声与车轮碾地的声响,正是从泉州赶来的贡品马队。马队头领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李公公和青娘面前,单膝跪地:“回公公、会长,贡品已安全送达,全程无虞!”
李公公点头示意:“抬进来吧,仔细些,莫要磕碰了。”
护卫和伙计们小心翼翼地将贡品箱子抬进院落,按品类摆放整齐。织染局的王大人上前,示意手下打开装着云锦的箱子。当箱子被掀开的那一刻,阳光洒在云锦之上,金线勾勒的日月星辰熠熠生辉,绒线织就的底色均匀饱满,无一丝褪色或歪斜。
王大人拿起一匹云锦,凑到阳光下细看,又用手指轻轻摩挲布面,神色渐露赞许:“这云锦质地厚实,纹样精美,衔接处也毫无破绽,比上一批还要好上几分,青娘会长果然名不虚传。”
李公公走上前,摸了摸云锦的质感,又闻了闻布料的气味,确认无霉味或异味后,对青娘道:“不错,这云锦符合皇家标准,织染局这边可算过关了。”
接下来是御茶验收。太医院的刘院正亲自上前,打开装着龙井和大红袍的锡罐。罐口刚开,浓郁的茶香便弥漫开来,龙井色泽嫩绿,条形匀整,无一片碎叶;大红袍呈深褐色,叶片完整,茶香醇厚。
刘院正取来沸水,当场冲泡了一杯龙井。茶汤清澈碧绿,香气扑鼻,他浅啜一口,闭目回味片刻,睁开眼时满面笑容:“好茶!口感鲜爽,回甘悠长,正是御茶该有的品质。大红袍看着也不错,冲泡后定是滋味醇厚。”
一旁的茶博士也上前查验,确认茶叶无受潮、无霉变后,向刘院正点头示意。刘院正提笔在验收册上签下名字:“御茶品质上佳,太医院这边无异议。”
最后是养生药膏的验收。温景然特意从泉州派来的医徒将药膏箱子打开,精致的瓷瓶整齐排列,瓶身包裹着绣有樱花纹样的锦缎,显得格外雅致。刘院正拿起一盒药膏,打开瓷盖,清雅的香气混杂着淡淡的桂花香飘出,药膏质地细腻,无任何颗粒感。
他用指尖取了少许药膏,涂抹在手腕上,感受着药膏的吸收情况,又闻了闻气味,确认无苦涩味后,对李公公道:“这药膏用料精良,香气清雅,药效应当不逊于上一批,符合贡品标准。”
李公公见织染局和太医院都已验收通过,脸上露出笑容,拿起验收册,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盖上内务府的印章:“青娘会长,此次贡品验收全部合格!咱家会立刻将验收结果禀报皇后娘娘和皇上,想必他们定会满意。”
青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连忙谢道:“多谢公公、王大人、刘院正体恤!通商行会以后定会更加用心筹备贡品,绝不辜负皇家信任。”
就在验收即将结束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跑来,在李公公耳边低语了几句。李公公脸色微变,对青娘道:“皇后娘娘听闻此次贡品品质极佳,特意让咱家带几匹云锦、一罐御茶和两盒药膏去养心殿,让皇上也瞧瞧。青娘会长,你也一同去吧,也好让皇上亲自看看你的手艺。”
青娘心中一惊,虽有些紧张,但也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当即应道:“民女遵旨。”
一行人捧着挑选出的精品贡品,前往养心殿。殿内,皇上正批阅奏折,皇后娘娘坐在一旁研墨。李公公轻声禀报后,将贡品呈了上去。
皇后娘娘拿起一匹云锦,目光落在日月星辰纹样上,赞叹道:“这纹样织得真精致,金线和绒线衔接得这般自然,比之前的贡品好看多了。”
皇上放下奏折,拿起那罐大红袍,闻了闻茶香,又看了看药膏的包装,对青娘道:“你就是通商行会的青娘?之前皇后娘娘就和朕说过,你的云锦和药膏都做得极好,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青娘跪地行礼:“皇上谬赞,民女只是尽己所能,用心做好每一件货物。这些贡品能得皇上和皇后娘娘认可,是民女和行会众人的荣幸。”
皇上微微颔首:“难得你有这份用心。通商行会能按时按质完成贡品供应,又能开拓海外商路,为朝廷增添税源,实属难得。朕听说你还教茶农和织工改进技艺,帮扶了不少百姓?”
“回皇上,民女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青娘答道,“只有原料好、手艺精,货物才能立足市场,百姓也能跟着多赚些钱财,一举两得。”
皇后娘娘笑着对皇上道:“臣妾看这青娘不仅手艺好,心思也灵巧,难得的是不贪功冒进。皇上不如赏她些东西,也算是鼓励。”
皇上沉吟片刻,道:“朕就赏你一块‘诚信商户’的牌匾,再赐你绸缎百匹、白银千两。以后通商行会的贡品,可直接送入内务府,无需再经过地方查验,省去些麻烦。”
青娘连忙叩首谢恩:“谢皇上隆恩!民女定当铭记皇上嘱托,用心经营行会,做好每一批贡品。”
从养心殿出来时,阳光正好,青娘握着皇上赏赐的牌匾令牌,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振奋。李公公笑着道:“青娘会长,这下你可风光了!有皇上的赏赐和特许,以后行会的生意定会越来越红火。”
“全靠公公和皇家的扶持。”青娘谦逊道,“我这就派人把验收合格和皇上赏赐的消息送回泉州,让温大夫和行会的众人也高兴高兴。”
消息传回泉州时,温景然正在药材加工厂查看药膏生产情况,得知贡品验收合格且皇上亲自赏赐后,当即停下手中的活,让人在行会门口挂起鞭炮,又把消息通知给染布庄、茶厂和各个中转站。一时间,整个泉州的行会据点都沸腾起来,伙计们、织工们、茶农们都欢呼雀跃,脸上满是自豪。
温景然提笔给青娘回信,写道:“得知贡品验收合格且蒙皇上赏赐,心中甚慰。行会上下已做好准备,下批贡品原料、手艺皆已就绪,定不辜负期望。沈公子那边也已派人送信,想必他在东洋得知消息,也会倍感振奋。”
青娘收到回信时,正准备启程返回泉州。她看着信上的字迹,仿佛看到了温景然和众人喜悦的模样,嘴角露出笑容。她知道,这次贡品验收的成功,不仅是对行会货物品质的认可,更是对众人齐心协力的奖赏。而皇上的赏赐与特许,更是为行会的发展添了一把火,未来的商路,定会更加宽阔。
启程那日,李公公亲自到码头送行,递给青娘一封内务府的公文:“这是下批贡品的需求清单,皇后娘娘特意加了些云锦的样式,你回去后让织工们照着做。记住,品质可不能降啊!”
“公公放心,民女定当办妥。”青娘接过公文,躬身行礼。
船只缓缓驶离京城码头,青娘站在船头,握着那面“诚信商户”的牌匾,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行会众人始终坚守品质,齐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而这次贡品验收的成功,也将成为行会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指引着他们在商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