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风里,带着雨后的清凉。青娘把一张新的\"违约风险处置流程图\"贴在木屋外的木板墙上。图上只有三条线:预防—认定—处置。她知道,制度的生命力,不在于写得多漂亮,而在于能不能在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卡住\"。
\"各位,\"青娘看着围拢来的茶农们,\"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把'违约风险'说清楚。不是为了吓谁,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按规矩做事的人。\"
她用手指着流程图,逐条讲解:
\"第一,预防。我们通过三个动作预防风险:
- 每天开筛前,'标准员'用'标准勺'做一个参照样;
- 组长在交付前复检一次;
- 我们每月公布一次'质量红黑榜',红榜表扬,黑榜提醒。\"
\"第二,认定。一旦发现问题,我们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场取证:
- 拍照留存;
- 记录时间、地点、人物;
- 必要时邀请第三方评茶师到场。\"
\"第三,处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
- 轻微混级:当场剔选,按比例扣减;
- 严重掺杂:整批拒收,并记入'质量档案';
- 无故延误: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暂停合作一周;
- 恶意违约:终止合作,并通过县商会调解追偿。\"
二
\"青娘,\"北坡的阿牛有些不安,\"要是我不小心把鱼叶混进去了,算违约吗?\"
\"算,但属于轻微。\"青娘回答,\"我们会当场剔选,按比例扣减。比如你交了十斤,剔出一斤不合格,我们就按九斤结算。这不叫惩罚,这叫按实结算。\"
她顿了顿,又补充:\"我们还设了'容错率'。每批鲜叶的不合格率在5%以内,只按实结算,不追加处罚;超过5%,除按实结算外,还会在'质量档案'里记一次提醒。\"
\"那要是我提前说了天不好,采不出来呢?\"阿牛又问。
\"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延误,不算违约。\"青娘说,\"但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组长,我们会给你改到下一个时段。如果连续两次无故延误,我们会暂停合作一周,进行再培训。\"
三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青娘准备了三个\"情景演练\"。她把茶农们分成三组,每组抽一个情景,按流程走一遍。
情景A:轻微混迹
南坡的王婶在交付时,验收台上发现有少量鱼叶。
- 预防:组长在交付前没有复检。
- 认定:当场拍照,称重,记录。
- 处置:当场剔选,按比例扣减。组长在\"质量档案\"里记一次提醒。
情景b:严重掺杂
西坡的李伯在交付时,验收台上发现有明显的老叶和杂质。
- 预防:未按要求进行二次挑拣。
- 认定:拍照,封存样,邀请第三方评茶师到场。
- 处置:整批拒收,记入\"质量档案\",暂停合作一周。
情景c:无故延误
北坡的阿牛连续两次未按时交付,也未提前通知。
- 预防:未查看\"交付时间表\",未与组长沟通。
- 认定:查看交付日志,确认无通知记录。
- 处置:暂停合作一周,进行再培训。
演练结束后,青娘把\"违约风险处置细则\"也贴在了墙上:
\"1. 轻微混级:当场剔选,按实结算,容错率5%;
2. 严重掺杂:整批拒收,记入档案,暂停合作一周;
3. 无故延误: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暂停合作一周;
4. 恶意违约:终止合作,通过县商会调解追偿;
5. 非人为因素:提前三天通知,改期交付,不扣预付。\"
四
\"青娘,\"赵老皱眉,\"这'质量档案'会不会一直跟着我们?\"
\"会,但不是一辈子。\"青娘回答,\"我们设'整改期'。三个月内没有再出现同类问题,之前的记录自动清零。我们更看重的是进步,不是一次的失误。\"
她又补充:\"我们还设了'申诉通道'。如果你对处置结果有异议,可以在三天内向'质量仲裁小组'提交申诉。仲裁小组由周老、两位组长和我组成,我们会在一周内给出书面结论。\"
五
为了让制度真正落地,青娘和沈行舟在验收台旁边设置了一个\"取证角\"。取证角里有:
- 一台简易的木架相机(用于拍照留存);
- 一本\"取证记录本\"(记录时间、地点、人物、问题描述);
- 三个封存袋(用于封存问题样);
- 一份\"第三方评茶师联系方式清单\"。
\"从今天起,\"青娘说,\"每一次处置,我们都留痕。留痕不是为了秋后算账,而是为了让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经得起推敲。\"
六
下午,青年组织了一次\"风险防控小组\"会议。小组成员包括周老、三位组长和她自己。她把\"质量档案\"的管理办法也定了下来:
\"1. 档案内容:每次问题的时间、地点、人物、问题描述、处置结果、整改情况;
2. 保管:由周老统一保管,每月向大家公示一次汇总;
3. 期限:整改合格后三个月自动清零;
4. 用途:仅用于内部质量改进,不对外泄露。\"
\"青娘,\"周老开口,\"你这一步走得很稳。但制度再细,也得有人执行。\"
\"所以我们要'日清日结'。\"青娘说,\"每天下午收工前,组长把当天的问题汇总到我这里,我当天给出处置意见。不拖,不积压。\"
七
傍晚,青娘把今天的\"违约风险防控\"工作记录在\"茶路笔记\"里:
\"今日完成:
- 发布'违约风险处置流程图';
- 完成三个情景演练;
- 设置'取证角';
- 成立'质量仲裁小组'。
后续计划:
- 每周组织一次'风险复盘',分享案例;
- 每月更新一次'质量红黑榜';
- 对两次以上出现同类问题的人员,进行一对一辅导。\"
她合上笔记,抬头看见沈行舟正望着她,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欣慰。
\"你今天做得很好。\"沈行舟说。
\"我们做得很好。\"青娘纠正,\"制度不是一个人的事。\"
八
夜深了,山里安静得只剩下虫鸣。青娘躺在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她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今天的画面——流程图、情景演练、取证角、仲裁小组……每一个细节,都让她更加坚定。
\"青娘,\"她在心中默念,\"记住今天。制度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让每一个人的努力都被看见、被尊重、被回报。\"
九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验收点就已经有人来了。北坡一组的茶农们拿着竹篮,带着号牌,在等候区有序排队。辰时一到,验收正式开始。
一切都按流程进行。直到申时,西坡的一个年轻人在交付时,验收台上发现有明显的老叶和杂质。青娘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按流程取证:
- 拍照留存;
- 在\"取证记录本\"上记录时间、地点、人物、问题描述;
- 封存样;
- 邀请第三方评茶师到场。
第三方评茶师很快赶到。他仔细查看了封存样,确认属于\"严重掺杂\"。青娘当场宣布处置结果:
\"整批拒收,记入'质量档案',暂停合作一周。一周后,需通过一次'标准复训'和'复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恢复合作。\"
年轻人低着头,声音有些发颤:\"青娘,我不是故意的。只是今天家里有事,没来及挑。\"
\"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青娘的语气很平静,\"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我们给你整改的机会,也给你进步的时间。\"
她顿了顿,又补充:\"复训我会亲自带你。\"
十
傍晚,青娘把今天的处置结果在\"质量红黑榜\"上进行了公示。黑榜上只有一行字:西坡某某,严重掺杂,整批拒收,暂停合作一周,复训时间另行通知。红榜上则写着:北坡一组,连续两周零问题,提出表扬。
\"各位,\"青娘看着大家,\"我们设立红黑榜,不是为了羞辱谁,而是为了让好的被看见,让需要改进的被提醒。我希望下周的黑榜是空的。\"
\"青娘,\"赵老开口,\"你今天处理得很稳。但我有个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大家有压力?\"
\"会有压力。\"青娘点头,\"但压力应该来自标准,而不是人情。我们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动力变成习惯。\"
十一
回城的前一天,青娘把\"违约风险防控\"的执行情况写成了一份\"执行总结\",贴在墙上。她还把\"质量档案\"的管理办法交给了周老,叮嘱他严格执行。
\"山里的事,就拜托您了。\"青娘说。
\"放心吧。\"周老点头,\"有制度在,有我们在。\"
青娘和沈行舟并肩向山下走去。雨后的山路虽然还有些湿滑,但空气清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得路面斑驳陆离。
\"青娘,\"沈行舟忽然开口,\"等到了城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违约风险'的处置流程告诉城里的茶商?\"
\"当然。\"青娘点头,\"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好的茶,还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好的制度。标准,要上山,也要下山。\"
他们的脚步声在山间回响,像在为即将到来的试茶会做着最朴素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