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正浓,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的深蓝色光芒里,藏着不为人知的忙碌。夜班团队接管权限已近两小时,陈默正盯着巨幕上各中心的夜间动态,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操作台边缘,却没注意到屏幕角落一个极淡的绿色图标正持续闪烁——那是科研中心“胶质母细胞瘤专项实验室”的专属信号,仅对中枢核心成员可见。
此时的地下三层科研区,与地上的静谧截然不同。专属实验室的防护门紧闭,门上的“生物安全三级”标识在冷白光下格外醒目,内部则被分割成多个功能区域,精密仪器的嗡鸣交织成持续的低频声响。张主任身着无菌防护服,正站在基因测序仪旁,目光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碱基序列图谱,眉头微蹙。“第7组细胞样本的pd-L1表达量还是偏低,靶向结合率不足45%,这样的效果无法达到临床应用标准。”他对身旁同样全副武装的研究员李博士说,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实验室中央的超净工作台旁,三名研究员正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显微注射仪,将修饰后的cAR-t细胞注入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模型中。“注意控制注射压力,0.05mpa刚好,力度太大容易破坏细胞完整性。”李博士上前纠正一名年轻研究员的操作,“这些细胞样本来之不易,是我们从3例晚期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培养的,每一份都不能浪费。”工作台上方的显示屏实时同步着细胞状态数据,红色代表异常,绿色代表稳定,此刻屏幕上大部分区域都是绿色,仅有零星几个红点在闪烁,被研究员迅速标记并记录。
专属服务器机房就在实验室隔壁,巨大的机柜上指示灯不停闪烁,其中编号“Gbm-01”的服务器正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机身散发着淡淡的热量。屏幕上显示,它正占用着医院超特级量子计算机15%的核心算力,这部分算力被单独隔离在加密分区中,从中枢的公共算力监控界面完全无法察觉。“算力分配稳定在15%,没有被其他系统占用,基因测序的运算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00组数据,比常规算力支持下快了近两倍。”负责算力调度的研究员赵工盯着监控屏,手指快速敲击键盘,对张主任汇报道,“我们申请的冗余算力储备也已到位,一旦出现算力波动,能在0.01秒内完成补充。”
张主任点点头,走到数据分析区,这里的六块显示屏组成了一个环形工作站,上面布满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切片图像、基因表达热图和药物分子模拟动态图。“重点分析EGFRvIII突变型的耐药机制,之前发现这类突变细胞对我们研发的Gbm-12药物有明显抗性,必须找到突破口。”他指着其中一块屏幕上的分子结构模型,“用15%算力模拟药物分子与突变靶点的结合过程,看看是哪个结构域出了问题。”赵工立刻响应,在系统中输入指令,屏幕上的分子模型开始缓慢转动,无数条彩色线条代表的化学键不断重组,运算进度条以稳定的速度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中枢指挥中心的网络监控屏前,李然正全神贯注地排查着网络日志。江晓交接时提到的境外Ip异常访问预警,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夜班网络防御策略已全面启动,重点监控科研中心所有数据传输通道,尤其是地下三层的专属实验室。”他调出网络拓扑图,实验室与中枢服务器之间的量子加密通道被用红色高亮标注,通道旁显示着“防御等级:特级”的字样。
突然,屏幕上弹出一串红色警报,显示有三个境外Ip地址正试图通过科研中心的公共数据接口,破解专属实验室的访问权限。“发现异常访问行为,Ip地址分别来自北美、东欧和东南亚,采用的是分布式破解算法。”李然立刻操作键盘,启动第一道防御屏障,“关闭公共接口的临时访问权限,启用量子密钥动态加密,每10秒更新一次密钥。”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异常情况同步至中枢的应急预警系统,屏幕上的防御状态条从绿色变为黄色,代表进入警戒状态。
实验室的网络安全终端同时收到了警报,赵工脸色一沉,迅速切换到安全监控界面。“外部攻击强度正在提升,对方试图通过流量伪装突破加密通道。”他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攻击数据包数量,对张主任说,“需要调用预留的1%储备算力强化防御吗?目前15%的科研算力虽然没被影响,但持续攻击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延迟。”张主任毫不犹豫地摇头:“不行,算力不能动,胶质母细胞瘤的模拟运算正到关键阶段。告诉李然,我们这边启用内部防火墙二次加密,让他在外围全力拦截。”
赵工立刻执行指令,在实验室内部网络系统中启动了“蜂巢式防御机制”,将科研数据分割成无数个加密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带有独立的校验码和动态密钥。“这样一来,就算对方突破了外围防御,拿到的也只是零散的无效数据,无法拼凑出完整的研究成果。”他解释道,同时密切关注着数据传输状态,确保内部加密不会影响算力运算的稳定性。
中枢这边,李然已经成功拦截了三轮攻击,封禁了近20个关联Ip地址。但对方显然没有放弃,反而加大了攻击力度,网络监控屏上的并发攻击流量从每秒10G飙升至每秒30G。“攻击源在不断切换,采用的是傀儡机集群攻击,常规封禁效果有限。”李然额头渗出细汗,快速调出江晓预留的1%储备算力,“启用储备算力强化防御墙,同时联系网络安全部门,追踪攻击源头的真实Ip。”
1%的储备算力注入后,防御系统的响应速度明显提升,攻击数据包的拦截率从85%跃升至98%。屏幕上的防御状态条重新变回绿色,只是边缘仍有微弱的闪烁,提示威胁尚未完全解除。“暂时稳住了,但对方的技术水平很高,可能还会发起新的攻击。”李然松了口气,立刻将最新的防御情况记录在夜班台账中,并标注“科研中心专属实验室遭持续性网络攻击,已启动强化防御,目前数据安全可控”。
地下实验室里,15%的算力支撑着研究不断推进。基因测序仪完成了第120组样本的分析,屏幕上终于出现了突破性的结果。“张主任,您看!EGFRvIII突变型的耐药机制找到了!是因为突变靶点的 extracellular 结构域发生了构象变化,导致Gbm-12药物无法有效结合。”一名研究员兴奋地喊道,指着屏幕上的分子模型,“我们可以通过修饰药物分子的侧链结构,提高与突变靶点的亲和力,模拟运算显示,修饰后的药物结合率能提升至82%!”
张主任凑上前仔细查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立刻整理这份数据,用加密U盘备份,同时通过量子加密通道同步给中枢的核心数据存储库。”他叮嘱道,“注意,传输过程中全程开启双重加密,避免被外部攻击截获。”赵工立刻启动数据传输程序,屏幕上显示传输进度条开始缓慢推进,由于启用了双重加密,传输速度比平时慢了一些,但每一个数据包都经过了严密的安全校验。
凌晨一点,网络攻击终于逐渐平息,李然监控到最后一个攻击Ip地址被成功封禁,网络恢复了稳定。他立刻对科研中心的所有数据通道进行全面巡检,确认没有出现数据泄露或被篡改的痕迹。“科研中心专属实验室网络通道安全,数据传输正常,15%算力分配稳定。”他向陈默汇报,陈默点点头,在夜班日志中补充道:“加强夜间网络巡逻,每半小时巡检一次科研中心相关接口,确保研究不受干扰。”
实验室里,张主任和研究员们丝毫没有倦意。他们根据最新的运算结果,开始设计Gbm-12药物的修饰方案,电脑屏幕上不断弹出新的分子结构设计图,15%的算力持续支撑着模拟运算,实时反馈着每一次修饰后的药物活性数据。“按这个进度,明天天亮前就能完成初步的药物修饰方案,接下来就是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李博士揉了揉眼睛,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赵工看着算力监控屏,确保15%的核心算力始终稳定供给。屏幕上显示,量子计算机的整体运行状态依旧是“完美(夜班模式)”,15%的科研算力与其他系统的算力分配互不干扰,就像一条隐藏在深海中的暗流,默默推动着胶质母细胞瘤研究的前进。“算力还有冗余,我们可以同时启动第8组细胞样本的培养模拟,提前预判药物修饰后的细胞毒性。”他提议道,张主任立刻同意:“好,注意控制运算负载,不要超过15%的算力上限。”
凌晨三点,中枢指挥中心的巨幕上,科研中心的动态图标依旧保持着绿色稳定状态,旁边的“夜间重点监测项”中,悄然新增了“胶质母细胞瘤研究算力与网络安全”的条目,只是这条信息被设置了权限,仅陈默、沈知行等少数核心人员可见。陈默看着屏幕,想起沈知行白班时的嘱托,心中愈发清楚这项秘密研究的重要性——它承载着无数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希望,容不得半点差错。
实验室里,第一份药物修饰方案终于完成,屏幕上显示模拟药物对EGFRvIII突变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抑制率达到了78%,远超之前的45%。张主任拿起加密U盘,小心翼翼地放入专用的安全柜中,对研究员们说:“今天先到这里,留下两人轮流值守,监控算力和数据安全,其他人抓紧时间休息,明天一早继续进行细胞实验。”
当第一缕晨光即将透过医院的落地窗时,地下实验室的防护门缓缓打开,值守的研究员走出实验室,脸上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过去的一夜里,中枢指挥中心的网络团队与他们并肩作战,用严密的防御守护着这份秘密研究的安全,而那15%的算力,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在夜色中托举着生命的希望。
中枢指挥中心的巨幕渐渐从深蓝色转为浅蓝色,“夜班模式”即将切换为“白班模式”。李然将夜间的网络防御报告和科研中心的算力使用情况整理完毕,准备交给白班的江晓。他看着报告中“15%算力稳定支持,网络攻击全程拦截,研究进展顺利”的字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感——这场发生在夜色中的“攻防战”与“攻坚战”,虽然隐秘,却意义非凡。
沈知行和苏晴走进中枢时,恰好看到陈默和李然在交接工作。“胶质母细胞瘤研究那边情况如何?”沈知行轻声问道,陈默立刻汇报:“一切顺利,15%算力全程稳定供给,夜间遭遇三次网络攻击,已全部拦截,没有影响研究进度,张主任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找到了药物耐药的关键机制,完成了初步的药物修饰方案。”
沈知行点点头,目光投向巨幕上科研中心的图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通知张主任,白班将继续保障15%的算力支持,网络中心加强白班时段的防御部署,尤其是针对科研中心的数据传输通道。”他吩咐道,“这场攻坚,我们必须赢。”
晨光洒满中枢指挥中心,新一天的白班模式正式开启。胶质母细胞瘤的秘密研究,在15%算力的持续支持和严密的网络防御保护下,正朝着胜利的方向稳步前进,而明泽医院的双班承续,也将继续守护着这份藏在光影中的希望,直至它照亮更多患者的生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