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宫门被贴上“禁足”封条已有三日,寒风卷着枯藤碎屑,撞在朱红宫墙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太子此刻压抑的怒火。
太子此时坐在书房的紫檀木椅上,指尖捏着枚玉扳指,反复摩挲着上面的“储君”二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窗外的烛火被风吹得摇曳,映在墙上的舆图上,将“江南”“边疆”的标记晃得忽明忽暗,也映得他眼底的阴鸷愈发浓重。
“娘娘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求得陛下放宽禁足期限。”贴身太监小禄子躬身禀报,声音放得极轻,生怕触怒眼前的太子。
太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将玉扳指重重摔在案上:“求情?
她除了会求情,还会做什么?”
太子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戳在“京城”的位置:“从小到大,她就想把我塞进她铺好的壳子里——联姻选她看中的世家女,培植势力要听她的安排,连栽赃景淮初,她都要叮嘱我‘别做得太绝’!
可她忘了,我要的不是‘放宽禁足’,要的是整个皇朝都跪在我脚下!”
小禄子吓得连忙跪地,头埋得低低的:“殿下息怒,娘娘也是为了您好……”
“为了我好?”太子猛地转身,眼底满是猩红:“她是为了她的家族!
为了她身后的文氏勋贵!若我只是个听话的傀儡太子,她才能永远掌控东宫,掌控朝堂!可我偏不!”
太子快步走到案前,翻开最下层的暗格,取出一本泛黄的名册——上面记录着朝中三十多位官员的把柄,有贪赃的证据,有私通的密信,都是他这些年悄悄收集的,从未告诉过皇后。
指尖划过“兵部尚书”的名字,太子的眼神渐渐冷下来:兵部尚书与皇后有隙,去年因其子弟抢占兵权被皇后弹劾,一直怀恨在心,若能拉拢他,便能掌握部分军权,这是皇后从未想过的棋路。
“小禄子,起来。”太子的声音恢复了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去把我藏在床底砖下的密信取来,再找个可靠的小太监,把这封密信送到兵部尚书府,就说‘东宫愿助他重掌兵部,条件是他帮我查清楚边疆近日的异动’。”
小禄子连忙起身,从床底砖下取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用特殊墨汁写的密信——这种墨汁需用酒调和才能显形,不易被察觉。
太子接过密信,在末尾盖了个极小的“东宫”印章,这是他与旧部约定的暗号,皇后从未知晓。
“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兵部尚书本人,不许经过任何人的手。”太子叮嘱道:“还有去查一下皇后的动向。”
小禄子躬身应下,揣着密信悄悄从东宫的狗洞钻了出去——禁足虽严,却拦不住太子多年前就布下的暗路。
书房内,太子重新走到舆图前,手指从“京城”划到“西北边疆”:前日他听影一提起,西北蛮族近日在边境集结,虽只是小规模异动,却足以成为转移皇上注意力的棋子。
皇后想通过求情让他恢复自由,可他要的,是借边疆冲突,让皇上看到“只有他能稳定朝局”,甚至……若冲突扩大,他还能借机掌控兵权,彻底摆脱皇后的掌控。
“皇后总说我太急,可皇权从来不是等出来的。”太子喃喃自语,指尖落在“五皇子府”的位置,眼底闪过一丝狠厉:“景淮初这次能洗清冤屈,不过是运气好。
下次,我不会再给任何人运气——包括皇后。”
他想起去年皇后为他安排的联姻,要他娶文氏表妹,他表面应下,暗地里却收买了文氏表妹的贴身丫鬟,收集了她私通表哥的证据——若皇后日后再想用文氏牵制他,他便将这证据公之于众,让文氏颜面扫地,也让皇后失去最得力的家族支撑。
约莫一个时辰后,小禄子悄悄回来,躬身禀报:“殿下,密信已送到兵部尚书手中,他说‘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还说西北边疆昨日已有蛮族骑兵袭扰哨所,死了三个士兵,兵部已瞒下消息,等着殿下的指示。
另外,皇后明日要送陛下一尊和田玉佛,是当年陛下登基时给她的定情之物,御书房当值的是李公公,是皇后的远房表侄。”
太子点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算计:“和田玉佛……她又想用夫妻旧情打动陛下。”
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了封短笺,内容是“西北蛮族异动,恐有大战,臣愿前往督战,以安边疆”,却并未署名。
“小禄子,你明日想法子把这封短笺交给李公公,让他在皇后向陛下求情时,悄悄呈给陛下。”
小禄子接过短笺,疑惑道:“殿下,为何不署名?”
“署名了,陛下会以为我急着出风头。
不署名,陛下会觉得是有忠臣忧心边疆,反而会想起我之前处理江南水患的功绩。”太子冷笑一声:“皇后想让陛下念及旧情放我出去,我偏要让陛下觉得,放我出去是为了江山社稷——这样,我才能掌握主动权,而不是永远靠着她的‘求情’。”
他顿了顿,又道:“再去查一下,景淮初最近在做什么?
楚将军有没有调动京营的兵力?还有,被贬为庶民的刘修,有没有离开京城?”
“是。”小禄子再次躬身退下。
书房内,烛火渐渐燃到尽头,冷风吹进来,将案上皇后送来的“求情信”吹得翻卷。
太子伸手按住信纸,上面的字迹温婉,满是“母妃为你筹谋”的字样,可在他看来,每一个字都像枷锁,束缚着他的野心。
“皇后……”太子低声自语,指尖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烛火里。
火焰瞬间吞噬了信纸,灰烬飘落在舆图上,正好落在“东宫”的位置。
他看着灰烬,眼神坚定:“你铺的路,我不会走。
这皇朝,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只有我,才能让大胤朝真正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靠着外戚的扶持,靠着帝王的怜悯。”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晨曦透过窗棂,洒在太子阴沉的脸上。
他走到案前,拿起那本名册,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在“兵部尚书”“西北将军”“户部侍郎”的名字旁,轻轻画了个圈——这些人,将是他摆脱皇后、掌控皇权的第一步棋子。
“等着吧……”太子望着窗外的晨曦,眼底满是野心:“用不了多久,整个京城,整个皇朝,都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皇后的路,走不通了,我的路,才刚刚开始。”
东宫的宫门依旧紧闭,可门内的太子,早已不再是那个依赖皇后的储君。
他的心中,燃烧着掌控整个皇朝的火焰,任何阻碍,无论是皇后的安排,还是其他皇子的存在,都将被这火焰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