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雪迎和容九旒在磨合中逐渐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生活节奏,而另一对新人苏晓和叶鹤熙,也迎来了婚姻带来的第一个真正挑战——如何在急速扩张的事业与新婚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苏晓那家原本只是玩票性质的买手店,因着她嫁给了顶流歌手叶鹤熙,知名度呈指数级暴涨。
原本只是小圈子里口耳相传的精致小店,一夜之间成为了无数粉丝和时尚爱好者趋之若鹜的打卡地。
订单雪片般飞来,社交媒体上的关注数疯狂增长,合作邀约络绎不绝。
苏晓从一个悠闲的店主,瞬间变成了一个脚不沾地的品牌主理人。
她盘下了隔壁的店铺,扩大了经营面积,招聘了更多员工。
每天不是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参加时装周、看秀、与设计师洽谈独家代理,就是泡在店里亲自参与选品、陈列,甚至还要抽空应对各路媒体的采访。
她像一只突然被上紧了发条的小陀螺,忙得团团转。
而叶鹤熙,在结束了轰轰烈烈的巡回演唱会和蜜月后,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创作和录音期。
虽然减少了台前演出,但工作室刚成立,需要他亲力亲为的事情只多不少。
写歌、编曲、录制、筛选新人、洽谈合作……他的行程表同样排得密不透风。
两人明明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常常上演“时空交错”。
苏晓凌晨顶着黑眼圈从机场回家时,叶鹤熙可能刚结束通宵的编曲,正准备休息。
叶鹤熙中午想约她一起吃个午饭,她的电话却永远在忙线中,不是在跟欧洲的品牌方沟通,就是在处理棘手的客户投诉。
家里的餐桌上,渐渐堆起了无人收拾的时尚杂志和乐谱草稿。
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晚餐,变成了各自对着电脑屏幕解决外卖。
“鹤熙哥,我今晚可能要很晚回来,有个品牌的线上会议有时差。”
“晓晓,我下周要去日本采风,大概一周。”
“啊?可是我下周约了意大利的设计师来看场地……”
类似的对话,越来越频繁。
起初,两人还能互相体谅。
叶鹤熙会在苏晓深夜回家时,提前给她温好一杯牛奶。
苏晓也会在叶鹤熙录音遇到瓶颈时,抽空去工作室给他送爱心宵夜,充当他的“首席试听官”,用她活泼的语调给他打气。
“这句旋律超棒的!鹤熙哥你就是天才!”
“这个新人声音很有辨识度,就是技巧还差了点,不过你可以教他嘛!”
她的肯定和鼓励,是叶鹤熙疲惫时最好的充电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忙碌带来的距离感还是在悄然滋生。
一次,叶鹤熙好不容易协调出三天假期,想带苏晓去邻市新开的度假村放松一下,连行程都偷偷规划好了。
他兴致勃勃地跟她提起,苏晓却抱着平板电脑,头也不抬地拒绝:“不行啊鹤熙哥,那天约了非常重要的供应商见面,关系到我们下一个季度的独家货源,改不了期。”
叶鹤熙看着她还带着妆、明显睡眠不足的侧脸,到了嘴边的“我帮你改签”又咽了回去。
他理解她的事业心,也知道买手店现在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期。
但心里那点被忽视的失落,还是像细小的沙砾,悄悄沉淀。
晚上,叶鹤熙一个人在工作室待到很晚。
他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拨通了苏晓的视频电话。
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屏幕那头的苏晓背景是嘈杂的机场候机楼。
“鹤熙哥!我马上要登机了,飞米兰!这次谈下来我们就能拿到那个小众高定线的亚洲独家了!”她语速很快,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眼底却有掩不住的倦色。
叶鹤熙到嘴边的“想你”和“注意休息”哽在喉间,最终只化成一句:“路上小心,到了给我消息。”
“知道啦!爱你!拜拜!”苏晓对着镜头匆匆送了个飞吻,便挂断了电话。
屏幕暗下去,工作室里只剩下冰冷的设备和他一个人的呼吸声。
叶鹤熙放下手机,拿起吉他,随意拨弄着琴弦,却怎么也找不到灵感。
他忽然觉得,这间曾经让他觉得充满梦想和激情的工作室,有些空旷。
另一边,苏晓在飞往米兰的航班上,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兴奋劲过去后,疲惫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感涌了上来。
她想起叶鹤熙挂断前那一瞬间沉默的眼神,心里有点堵。
她是不是……太忽略他了?
可是,买手店是她的梦想,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她怎么能不抓住?
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情,她在米兰的行程依旧忙碌。
但在一次与品牌方谈判的间隙,她收到了叶鹤熙发来的一段简单的吉他旋律。
没有歌词,只有舒缓而带着一点点思念味道的调子。
下面附着一行字:「刚写的,感觉有点像你不在家时,家里的空气。想你。」
苏晓看着那行字,听着那段旋律,鼻子突然一酸。
她立刻拨通了叶鹤熙的电话。
这次接得很快。
“晓晓?”叶鹤熙的声音带着一丝意外,背景音很安静,似乎是在家里。
“鹤熙哥……”苏晓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哽咽,“我也想你。”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叶鹤熙温柔的声音:“累了就回来,店在那里跑不掉,我在这里等你。”
这句话,像是一下子戳中了苏晓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她发现,比起签下多少个独家代理,她更想念叶鹤熙怀抱的温度,想念他做的难吃的早餐,想念他们挤在沙发上一起看无聊综艺的时光。
这次通话后,两人都开始有意地调整。
苏晓不再事必躬亲,学会了更有效地授权给团队,也开始严格规划自己的时间,确保每周至少有一到两天是完全属于她和叶鹤熙的。
叶鹤熙也调整了自己的创作时间,尽量将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安排在苏晓不在家的时候。
他会突然出现在买手店,接她下班,带她去吃她念叨了很久的餐厅。
或者在苏晓出差回来时,把家里布置得浪漫温馨,准备好她喜欢的花和零食。
他们学会了在忙碌中创造属于两个人的小惊喜。
一次,苏晓需要去巴黎参加一个重要的时装发布会,行程紧张,只有三天。
叶鹤熙刚好那几天没有必须他到场的工作,他瞒着苏晓,提前一天飞到了巴黎。
当苏晓在发布会现场,应付完一堆采访和社交,疲惫地回到酒店房间时,发现客厅里洒满了玫瑰花瓣,餐桌上放着精致的烛光晚餐,而叶鹤熙就站在餐桌旁,笑着看她。
“你……你怎么来了?”苏晓又惊又喜,扑进他怀里。
“来给我的大设计师夫人加油打气。”叶鹤熙搂住她,亲了亲她的发顶,“顺便,监督你按时吃饭。”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苏晓知道,她追逐的梦想背后,始终有一个人稳稳地托着她。
在她事业遇到瓶颈,为是否要冒险开设第一家分店而犹豫不决时,她想到了一个人——她的哥哥,苏家真正的继承人,在商界早已崭露头角的年轻总裁。
她鼓起勇气,约哥哥见面。
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苏晓将自己对买手店未来的规划、面临的机遇和风险,条理清晰地向哥哥阐述了一遍。
她不再是那个只会撒娇耍赖的小妹妹,而是展现出了清晰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苏家哥哥安静地听着,偶尔提出几个一针见血的问题。
最后,他点了点头:“思路大体没错。风险可控,前景可期。资金和资源上,有需要就跟我说。”
他没有过多干涉,只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作为后盾的支持。
这比任何具体的指导都让苏晓感到鼓舞。
带着这份底气和与叶鹤熙重新找到的平衡,苏晓力排众议,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成功开设了第一家分店。
开业当天,盛况空前。
叶鹤熙推掉了所有工作,以老板家属的身份全程陪同,低调地帮她招呼重要的客人。
京妙仪和顾初妤也带着鸢鸢来捧场。
鸢鸢穿着苏晓特意为她定制的小裙子,在店里好奇地跑来跑去。
“苏阿姨的店好漂亮!”她奶声奶气地夸赞。
顾初妤看着在人群中从容应对、光芒四射的苏晓,由衷地对京妙仪说:“晓晓真的长大了。”
京妙仪微微颔首,清冷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认可。
忙碌的开业活动结束后,苏晓和叶鹤熙回到他们充满爱意的小家。
苏晓踢掉高跟鞋,瘫在沙发上,累得手指都不想动。
叶鹤熙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将她的腿放到自己膝上,手法生疏却认真地帮她按摩着小腿。
“辛苦了,叶太太。”他看着她,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
苏晓舒服地眯起眼睛,像只慵懒的猫咪。
“也辛苦了,叶先生。”她笑着回应。
她终于明白,事业的扩张和家庭的温暖并非单选题。
只要两个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彼此体谅,互相支持,就能找到那个最舒适的平衡点。
她的买手店成功开设了分店,而她与叶鹤熙的感情,也在这一次次的磨合与共同成长中,变得更加坚韧和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