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的余温尚存,京雪迎与容九旒正式搬入了位于城郊的那处融合了中式意境与现代极简风格的新宅。
这里是容九旒精心挑选、两人共同规划的未来居所,白墙黛瓦,庭院深深,内部却配备了最尖端的智能家居系统。
然而,当浪漫的旅行结束,日常生活的面纱揭开,那些隐藏在文化背景与个人习惯下的细微差异,便开始悄然浮现。
清晨,京雪迎生物钟精准地在六点半醒来。
她习惯性地走向厨房,准备为自己煮一杯黑咖啡,开启高效的一天。
却见容九旒已经在了。
他穿着舒适的深色家居服,正站在开放式厨房的中岛台后,动作娴熟地准备着早餐。
只是那早餐——是全套的西式早餐。
烤得焦香的全麦面包,精心煎制的太阳蛋和培根,搭配着新鲜的沙拉和酸奶。
旁边的意式咖啡机正嗡嗡作响,散发出浓郁的咖啡香气。
“早。”容九旒看到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咖啡马上好,你喜欢的美式。”
京雪迎扶了扶眼镜,看着中岛台上与整体中式风格略显违和的早餐,理性地陈述事实:“我平时的早餐一般是清粥小菜,或者豆浆包子。咖啡通常在到办公室后喝。”
容九旒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即从善如流:“是我考虑不周。明天可以让厨师准备中式早餐,或者……我可以学着做。”
他的态度很好,带着迁就。
京雪迎并不是挑剔,只是陈述习惯。
她点点头:“不必特意改变,只是需要磨合。”
这只是开始。
随着共同生活展开,更多细节上的差异接踵而至。
容九旒习惯了较为正式的待客之道,即使只有他们两人,晚餐也倾向于分餐制,使用全套的银质餐具,讲究用餐礼仪。
而京雪迎在私人时间里,更倾向于简单随意,甚至偶尔会在书房一边处理邮件一边快速解决晚餐。
对于私人空间的理解,两人也略有不同。
容九旒受家族影响,认为夫妻一体,他的书房向来不避讳京雪迎,甚至主动邀请她参与容氏事务的讨论。
而京雪迎则保留了更多个人界限,她的书房,尤其是涉及京氏核心机密文件时,会习惯性地保持一定的私密性。
这种习惯性的保留,在某次容九旒无意间推门而入,看到她迅速合上某份文件时,让他眼底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黯然。
虽然他立刻退出并道歉,但空气中还是留下了一瞬间的凝滞。
晚上,两人在书房各自处理工作。
京雪迎结束一个视频会议,揉了揉眉心,看向对面正在阅读一份德文商业报告的容九旒。
她起身,去厨房倒水。
回来时,看到容九旒正站在她书桌前,手里拿着她刚才合上的那份文件——并非机密,只是一份关于京氏内部架构调整的初步设想。
他看得认真,眉头微蹙。
“九旒。”京雪迎出声。
容九旒抬起头,脸上并无被撞破的尴尬,只有平静的探讨:“这份架构调整方案,如果引入容氏在欧洲的矩阵式管理经验,或许效率会更高。”
他将文件放回原位,语气坦诚:“雪迎,我并非想窥探京氏机密。只是,既然我们已是夫妻,是同盟,我希望你能更……信任我一些。我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与你共享。”
京雪迎看着他深邃眼眸中的认真,沉默片刻。
她走过去,没有拿起那份文件,而是站在他面前,抬头直视他。
“我并非不信任你。”她声音清晰,“只是习惯使然。我习惯于独立决策,习惯于在方案完全成熟前,不向任何人透露,包括最亲近的人。”
她顿了顿,继续道:“就像你习惯了早餐的培根鸡蛋,习惯了晚餐的银质餐具。这无关对错,只是背景不同。”
容九旒看着她冷静剖析的样子,忽然笑了。
那点微小的不快,在她如此理性的解释下,瞬间消散。
“你说得对。”他伸手,轻轻将她揽入怀中,“是习惯问题,不是信任问题。”
他低下头,鼻尖蹭了蹭她清爽的短发。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制定一些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家规’?”他提议,“求同存异。”
京雪迎在他怀里微微点头:“可以。”
于是,在这个夜晚,两人进行了一场极其理性的“家庭会议”。
没有情绪化的争吵,只有条理清晰的沟通与协商。
关于早餐:每周一、三、五中式,二、四、六西式,周日随意。厨师会根据安排准备,两人有空时也可以一起下厨。
关于待客:正式场合遵循容氏礼仪,仅有家人朋友的小聚则随京雪迎的意,怎么舒服怎么来。
关于私人空间:彼此尊重对方的书房为相对私密区域,进入前敲门。但涉及双方共同利益或需要对方意见时,应主动分享信息。
关于其他生活细节:诸如洗衣分类、室内温度偏好、甚至浴室毛巾的摆放位置,都进行了友好而高效的“磋商”。
这场“谈判”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结束时,两人都感觉像完成了一场成功的商业洽谈,只是对象换成了彼此的生活习惯。
“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容先生?”京雪迎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容九旒看着她镜片后那双冷静又明亮的眼睛,心中一动。
“还有一条,”他凑近,声音压低,带着磁性,“睡前,必须有晚安吻。”
京雪迎微微一怔,脸颊有些发热,但语气依旧镇定:“……这条可以列入草案,容后审议。”
容九旒低笑出声,不再给她审议的机会,低头便吻住了她那总是能理性分析的双唇。
这个吻,温柔而缠绵,带着妥协后的释然与更深层次的亲近。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开始实践这些“家规”。
容九旒真的开始学着泡中式茶。
他让陈叔找来了最好的茶叶和茶具,对照着视频和书籍,像对待一项重要商业项目一样,认真研究水温、冲泡时间和手法。
当他第一次将一杯冲泡得恰到好处的龙井放到京雪迎书桌上时,京雪迎有些意外地抬头。
茶汤清洌,香气清幽。
“尝尝看,”容九旒眼中带着期待,“老师说我很有天赋。”
京雪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点头:“火候不错。”
很简单的一句评价,却让容九旒唇角扬起了满意的弧度。
而京雪迎也履行了她的承诺。
当容九旒需要返回欧洲,参加一个冗长而重要的家族长老会议时,她调整了行程,陪同他一起前往。
会议上,那些穿着传统服饰、思想守旧的老者们,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这位新任的“容太太”,言语间不乏试探和古老的规矩。
京雪迎全程安静地坐在容九旒身边,穿着得体优雅的裙装,姿态从容。
她不多言,但在容九旒与某位长老就某个现代投资议题产生分歧时,她会用流利的德语,引经据典,以无可辩驳的数据和逻辑,巧妙地支持容九旒的观点。
她不卑不亢,既尊重了长老的权威,又清晰地表达了现代商业管理的必要性。
她的表现,让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长老微微颔首。
容九旒在桌下,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他深知,让她参与这种枯燥且充满束缚的会议,对她而言并非乐事,但她为了他,做得无可挑剔。
回程的飞机上,京雪迎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容九旒为她盖好薄毯,轻声道:“辛苦你了。”
京雪迎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回应:“彼此彼此。你学泡茶,也不轻松。”
容九旒看着她安静的侧脸,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柔软。
磨合期并非全无波澜,但他们都愿意为了对方,踏出自己习惯的舒适区。
他尊重她的独立与界限,她理解他的传统与责任。
他们在差异中寻找平衡,在妥协中加深理解。
夜晚,在新宅那间充满了两人共同气息的卧室里。
容九旒从身后拥住刚刚沐浴出来的京雪迎,下巴抵在她颈窝,嗅着她身上清冽的沐浴露香气混合着一丝淡淡的书卷气。
“现在觉得,”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带着满足的喟叹,“这里越来越像家了。”
京雪迎放松地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庭院里,被地灯照亮的枯山水景观,白沙、青石、孤松,在夜色中勾勒出静谧的轮廓。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
家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不仅是共享空间,更是愿意为彼此调整步伐,共同定义属于两个人的规则与温度。
最初的挑战,在理性沟通与相互体谅中,悄然化解。
他们正在摸索出一条,独属于京雪迎与容九旒的,共同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