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脉通往雁门关的官道上,萧承煜率领五千南路军先锋,正急匆匆地赶路。夜色中,士兵们提着灯笼,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队伍如同一条长长的火龙,朝着雁门关的方向延伸。
“加快速度!务必在三更之前赶到雁门关侧翼,配合蛮族进攻!” 萧承煜骑在战马上,不断催促着士兵们。他心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率军攻入雁门关,生擒陆辰,夺取军功的景象。
李修跟在萧承煜身边,低声道:“殿下,夜深露重,士兵们已经赶了大半夜的路,要不要休息片刻,再继续赶路?”
“休息?” 萧承煜冷哼一声,“现在是夺取军功的关键时刻,岂能休息?等攻破雁门关,有的是时间让他们休息!”
李修无奈,只能闭上嘴,不再劝说。他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担忧。这些南路军士兵本就战斗力低下,又经过连夜赶路,早已士气低落,就算赶到雁门关,恐怕也难以发挥多大的作用。
就在这时,前方的侦察兵快马返回,神色慌张地说道:“殿下,不好了!前方传来巨响和喊杀声,似乎是蛮族和北境军正在激战,而且…… 而且听起来蛮族好像战败了!”
“什么?” 萧承煜心中一惊,连忙说道,“快,带我去看看!”
他跟着侦察兵,策马来到一处高地。站在高地上,远远望去,雁门关方向火光冲天,喊杀声、爆炸声、惨叫声清晰可闻。透过夜色,可以看到大量的蛮族士兵朝着草原的方向逃窜,而北境军的士兵们则在后面追击。
“怎么会这样?蛮族怎么会战败?” 萧承煜脸色惨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原本以为,蛮族两万主力骑兵,再加上自己的偷袭,攻破雁门关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可没想到,蛮族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短短几个时辰就被陆辰击败。
“殿下,看这情况,蛮族已经彻底溃败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修焦急地问道。
萧承煜的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恐惧。他知道,蛮族战败,自己的偷袭计划也彻底泡汤了。若是此时率军前往雁门关,不仅无法夺取军功,反而可能被士气正盛的北境军歼灭。而且,自己与蛮族勾结的事情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撤!立刻撤军!” 萧承煜当机立断,眼神中充满了慌乱,“快,命令军队立刻后撤,返回吕梁山脉的营地!动作要快,不能让北境军发现我们!”
“殿下,就这样撤了?” 李修有些犹豫,“我们就这样回去,怎么向皇帝交代?”
“交代?命都快没了,还谈什么交代!” 萧承煜怒吼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至于交代,日后再想办法!就说我们行军途中遇到蛮族残部,与其激战一番,未能及时赶到雁门关,这样不就行了?”
李修无奈,只能按照萧承煜的命令,下令军队后撤。南路军的士兵们本就不想打仗,听到撤军的命令,纷纷掉头,朝着吕梁山脉的方向逃窜,队伍混乱不堪。
萧承煜骑着战马,夹杂在逃亡的士兵中,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他费尽心机策划的阴谋,就这样化为泡影,不仅没能扳倒陆辰,反而让他立下了更大的军功。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率军后撤的全过程,都被赵虎派出的侦察兵看在眼里。两名侦察兵潜伏在高地的灌木丛后,将萧承煜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了下来。
“没想到萧承煜竟然如此怯懦,看到蛮族战败,立刻就撤军了。” 一名侦察兵低声道。
“这正好,我们把他的所作所为禀报给王爷,让王爷知道他的真面目。” 另一名侦察兵说道。
两人等到萧承煜的军队走远后,才悄悄离开高地,快马加鞭地返回雁门关,向陆辰禀报。
此时的雁门关,战斗已经基本结束。陆辰正在城墙上指挥士兵们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当他接到侦察兵的禀报,得知萧承煜率军赶到半路,看到蛮族溃败后立刻后撤时,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
“萧承煜,果然是个贪生怕死之辈。” 陆辰淡淡道,“他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装作援军未到?真是太天真了。”
“王爷,我们要不要立刻派人追击萧承煜,将他擒获?” 陈武问道。
“不必。” 陆辰摇了摇头,“萧承煜虽然可恶,但他毕竟是太子,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不能轻易动他。而且,他的南路军已经溃不成军,对我们构不成威胁。现在最重要的是清理战场,巩固防御,防止蛮族残部卷土重来。”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侦察兵记录的情况要妥善保管,这是萧承煜勾结蛮族、临阵脱逃的重要证据。日后时机成熟,我们再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是!属下遵令!” 陈武领命道。
陆辰站在城墙上,望着萧承煜军队逃窜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场与萧承煜的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萧承煜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必然会寻找新的机会,对自己不利。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后续的挑战。
而此时的萧承煜,已经率领南路军先锋逃回了吕梁山脉的营地。他看着混乱不堪的军队,心中充满了烦躁。他知道,自己这次不仅没能夺取军功,反而可能因为 “援军未到” 而受到皇帝的责罚。他必须想办法,尽快弥补这个过错,找到扳倒陆辰的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