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大理寺门前的积雪被往来的人群踩得发黑,檐下的冰棱折射着冷光,映得整座府邸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阶下的百官按品级站定,锦袍玉带在白雪映衬下格外扎眼,不少人脸上带着愤愤不平。
金荣毕竟是开朝元老,又是公爵之尊,昨日被李默连夜锁拿,早已在朝臣中激起不小的波澜。
“李寺卿此举怕是太急了些。”
户部侍郎赵显低声对身旁的吏部尚书道。
“金公虽有嫌疑,终究没确凿证据,这般兴师动众,怕是会寒了老臣的心。”
吏部尚书捋着胡须,微微颔首。
“等会儿开堂,若李默拿不出实据,咱们得联名上奏,请陛下圣裁。”
周围几位与金荣交好的官员纷纷附和,目光里满是对李默的不满。
百姓们围在街口,棉袍上落着新雪,呵出的白气模糊了眉眼,却没人肯挪半步。
“听说金公爵要被问斩了?”
“可不是嘛,听说他通敌叛国呢!”
“别瞎说,金家世代忠良,怎么会做这种事?”
议论声嗡嗡响起,像一群被冻住的蜜蜂,在冷空气中挣扎。
辰时三刻,李默身着藏青色官袍,缓步走上大堂。
案前摆着金嫔的供词、北狄密使的画像,还有从金府搜出的北狄玉器。
最显眼的是一个紫檀木匣,盖着朱红的封条,不知里面藏着什么。
他落座时,目光扫过阶下,恰好撞见几位官员交换眼色,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峭。
“带金荣。”
李默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堂内外的嘈杂。
金荣被押上来时,囚服虽沾着尘土,脊梁却挺得笔直。
他扫过阶下那些面露同情的老臣,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仿佛笃定这些人会为他发声。
待走到堂中,他竟微微扬起下巴,看向李默的目光带着挑衅。
“金荣。”
李默拍响惊堂木,声如洪钟。
“你勾结北狄,传递军情,证据确凿,还不认罪?”
“证据?”
金荣冷笑,声音里满是不屑。
“李寺卿莫不是想拿些捕风捉影的东西凑数?我金家世代忠良,岂是你说污蔑就能污蔑的?”
阶下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
赵显往前挪了半步,刚要开口,却被李默投来的目光按住。
“世代忠良?”
李默从案前拿起那幅沙陵城布防图,缓缓展开。
“去年冬月,你将此图以三千两黄金的价格卖给北狄密使,致使沙陵城守军惨败,三百将士战死,四十二户百姓被掳。这便是你说的‘忠良’?”
“哗——”
这话说得又快又急,像一盆冰水浇在沸腾的油锅里。
阶下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那幅图上。
金荣的脸色猛地一沉,却依旧嘴硬。
“此图是伪造的!李默,你敢用假证构陷朝廷命官?”
“假证?”
李默扬声道。
“传阿古拉。”
阿古拉抱着账本走上堂时,北狄人的样貌让阶下一片哗然。
待听到他用带着口音的北陈话,一字一句说出“金荣管家赵显以二十两黄金封口,让我转交布防图”,并翻开账本指着“腊月初七,收金府黄金二十两”的记录时,金荣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你胡说!”
金荣猛地拽动铁链,“哐当”声震得人耳朵发疼。
“一个北狄蛮子的话也能信?李默,你就这点能耐?”
“还有这个。”
李默从木匣里取出那枚刻着狼图腾的玉佩,背面“金氏荣”的私印在晨光下清晰可见。
“此物从耶律烈帐中搜出,你的私印总做不了假吧?”
金荣的嘴唇哆嗦着,喉间像堵了团棉絮。
阶下的赵显早已缩回了脚,手心里全是冷汗。
他今早还想着为金荣辩解,此刻却只觉得后颈发凉。
那些原本想发声的官员,更是一个个缩着脖子,恨不得把自己藏进人群里,生怕被这桩“卖布防图”的滔天大罪沾上边。
“我……”
金荣张了张嘴,忽然换上一副悲愤的神色。
“我承认与北狄有往来,却绝非通敌!是耶律烈以我女儿性命相胁,我不得已才……”
“不得已?”
李默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厉。
“那金嫔呢?她是你亲手送进宫的细作,难不成也是被逼迫的?”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精准地刺穿了金荣的伪装。
他瘫坐在地上,眼神涣散,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李默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模样,话锋却忽然一转,放缓了语气。
“金荣,你女儿金氏昨日托人带话,说她在狱中梦见小时候你带她放风筝。她说只要你肯交出盟约文书,揭发同党,她甘愿削发为尼,换你一条生路。”
金荣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他知道那份文书藏着什么。
上面不仅有他的签名,还有赵显、吏部尚书等人的私印,那是他最后的筹码,也是保命的护身符。
“陛下有旨。”
李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凡主动交出盟约文书者,可免家人连坐。你若顽抗,文书迟早会被搜出,到时候别说你女儿,就连这些帮你隐瞒的同党,一个也跑不了。”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赵显等人顿时如坠冰窟,脸色惨白如纸。
金荣望着李默那双洞彻人心的眼睛,忽然明白了。
自己早已是死棋,唯有弃子才能保女儿周全。
他闭上眼睛,声音嘶哑得像破锣。
“文书……在城南关帝庙的香炉底座里……有个暗格,钥匙在……在我卧房床板下……”
“拿下!”
李默不等他说完,已对侍卫下令。
“即刻去关帝庙取文书,另派人搜查金荣卧房!”
侍卫领命而去,金荣瘫在地上,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
阶下的赵显等人面如死灰,知道自己再也躲不过去了。
李默看着这一切,缓缓站起身,声音传遍整个大理寺。
“金荣通敌叛国,出卖布防图,罪无可赦!其同党待文书到案,一并查办!”
百姓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雪地里的寒气仿佛都被这声讨奸佞的热浪驱散了。
阿古拉对着皇宫的方向深深一拜,眼眶通红。
他仿佛看到儿子在学堂里写下的“安稳好”,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