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会议散去,各方负责人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长安城的暮色之中,带着新的指令与更深的思虑,返回各自镇守的疆域。密室重归寂静,只余下东方墨与青鸾,以及那幅承载着万里江山与无数暗影交织的硕大沙盘舆图。
烛火将东方墨的身影拉长,投在绘有吐蕃高原与南域丛林的壁图上,显得有几分孤峭。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缓步再次走到沙盘前,目光沉凝地掠过那些刚刚被重点提及的黯淡区域。
南域的湿热瘴疠、错综复杂的俚僚关系,非熟悉当地情势、耐力与机变俱佳者不能深入;海域的辽阔无垠、风云变幻,需要大量精通航海、不畏波涛的勇士与智者,方能驾驭;吐蕃高原的苦寒险峻、其民风之彪悍与政权之独特,渗透之难,远超寻常;还有那更为渺远的西洋,传闻中的国度、物产、航道,一切皆是迷雾,需要耗费无数时间与精力去探索、去厘清。
这些,绝非仅靠他东方墨一人,或依靠玄影、玄枢、书生等几位核心骨干东奔西走、亲力亲为便能迅速解决的。他们几人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是人非神,精力有限,时间更是无情。若事事需他或核心成员亲临其境,破局开路,莫说数年,便是十数载、数十载,恐怕也难以将“周天星网”真正覆盖这些广袤而艰难的区域。
一股前所未有的、关于“人力有穷时”的明悟,清晰地浮现在他心头。
“墨羽”发展至今,从最初西域的“周天北斗”,到北疆的“北辰”,再到辽东海域的开拓,乃至中原根基的深化,其运作模式,在底层虽有“梧桐计划”补充新鲜血液,但在顶层设计与关键开拓上,仍旧极度依赖于他本人以及少数几位最早的核心成员的个人能力、威望与决策。这如同一棵大树,根系枝叶虽在蔓延,但主干输送养分的能力,已开始感受到极限的压力。
他意识到,“墨羽”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若不能从这种“核心驱动”的模式中蜕变出来,构建一个能够自我造血、不断孵化新核心、拥有强大中层骨干与后备力量的“体系驱动”模式,那么“周天星网,无远弗届”的宏愿,终将只是一纸空谈,甚至会因为摊子铺得太大,核心力量跟不上而陷入停滞,乃至产生溃败的风险。
独木难支,众擎易举。
这八个字,此刻在他心中重若千钧。他需要的,不再仅仅是执行命令的“星徒”、“星使”,而是更多能够深刻理解“墨羽”理念、具备独当一面能力、甚至在未来能够参与决策的“星主”级别的后备力量。需要将“墨羽”的智慧、技艺、资源,乃至那份“于暗影中补益乾坤”的信念,系统性地传承下去,如同播撒星火,让其在不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照亮那些目前依旧黑暗的角落。
一个超越“梧桐计划”(侧重于基础与中层专业人才培养)、着眼于培育未来核心领袖与顶尖专家的长远人才战略蓝图,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逐渐勾勒出清晰的轮廓。这不再是为解决一时一地之人手短缺,而是为了“墨羽”下一个十年、数十年,乃至更长远未来的奠基之举。
他转过身,看向一直静候在侧的青鸾,她的眼中同样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青鸾,”东方墨的声音在寂静的密室中响起,带着一种决定未来的沉重与坚定,“我们……需要点燃更多的‘火种’了。”
青鸾迎上他的目光,已然明了他心中所想,郑重点头:“先生,青鸾明白。唯有薪火相传,方能生生不息。”她知道,先生所思量的,是一场关乎“墨羽”生命延续与格局跃升的深刻变革。而这变革的第一步,便是寻找到那些足以承载“薪火”的良材,并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