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武媚纤长的指间,那枚墨玉在她掌心泛着温润内敛的光泽。胸中因东方墨和“墨羽”而激荡的澎湃心潮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冷静、更具行动力的明悟。
她并非毫无根基。在这看似密不透风的宫墙之内,她早已如幽兰般,在石缝间悄然伸展出细弱的根须。
那个因她偶施恩惠、便时常偷偷告知她一些无关紧要宫人动向的小宫女;那个负责采买、曾受她家族些许恩惠,偶尔能帮她从宫外带回几本非禁书籍的低阶宦官;还有那几个同样不得志、却各有技艺(或精于梳头,或擅察言观色)的同期才人,在抱团取暖中形成的脆弱同盟……
这的确是一张网,一张由微末善意、共同利益和谨慎试探编织而成的网。它如此脆弱,一阵稍大的风浪便能将其撕碎,甚至无法触及任何真正的权力核心。在过去,这仅仅是她在冰冷深宫中求存的本能。
但今夜,辽东的风雷透过宫墙的缝隙传来,让她手中这张稚嫩的网,忽然有了不同的意义。
东方墨的“周天星网”是覆盖天下的雄鹰,而她手中的,不过是挣扎求存的萤火。但雄鹰之姿,不正是萤火前进的方向么?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用这张网来感知危险、获取些许便利。她开始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分析”。
她回想李治还没有任太子时每次来探望她时,那些看似随意的问候背后,是否藏着前朝风云的痕迹?他提及父皇密信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除了对东方墨的倚重与忌惮,是否还有对自身地位、对未来的思量?他们之间那点朦胧的、只能在阴影下悄然滋生的情愫,在真正的权力与如“墨羽”这般庞然大物面前,又算得了什么?或许,这只是两个身处孤独困境的灵魂,暂时的相互慰藉,脆弱得经不起任何阳光下的考量。
而她,不能再仅仅依赖于这份脆弱。
武媚轻轻将墨玉重新贴身藏好,那冰凉的触感让她思绪愈发清晰。她走到书案前,就着微弱的月光,取出一张素笺,却没有立刻落笔。她在脑中梳理着近日从各处听来的、关于辽东的零星议论,关于朝中重臣对捷报的反应(她从宦官只言片语中拼凑的),关于后宫其他妃嫔对此事或真或假的欢欣与算计。
她要开始尝试,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像拼图一样组合起来,去推测那宫墙之外正在发生的、更宏大的叙事。她要学着像东方墨那样,从纷繁的表象下,看到力量的流向,看到人心的向背。
同时,她也在心中重新审视着自己那脆弱的“网”。哪些节点可以加固?哪些人或许可以尝试用更隐蔽的方式给予更多恩惠,换取更深入的信息?有没有可能,在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情况下,将这张网的触角,稍稍向外延伸一点点?哪怕只是多了解一点宫外市井的动向,多知道一点朝臣间流行的风向?
这很难,步步惊心。但她知道,这是她必须走的路。
东方墨在利州赠她墨玉,佑她“常守本心”;如今,他以自身为范,为她指明了“得见真章”的道路——那章法,不仅在情深义重的守护,更在于掌控命运、乃至影响天下的实力。
她不能只做那个被守护、被启迪的武媚。她要成为能与那执棋者并肩,甚至未来有朝一日,能拥有自己棋局的人。
幽兰于暗夜生香,其根虽细,其志在参天。武媚轻轻提笔,在素笺上落下几个无人能懂的符号,那是她为自己规划的、学习“织网”的第一步。心向星瀚,身困幽庭,她便在这方寸之间,以心血为丝,开始编织属于她的、等待风起时刻的——第一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