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石堡,观星台密室。夜明珠清冷的光辉与跳跃的烛火,将悬挂于中央的巨幅西域舆图映照得纤毫毕现。东方墨独立于图前,一身青衫仿佛融入了图中那代表戈壁与雪山的苍茫色调之中。他手中并无新的信报,先前关于凌烟阁落成大典的详尽报告已被他熟记于心,但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方兴未艾。
他的目光并未局限于舆图上某个具体的城池或关隘,而是以一种超越地域的视角,审视着整个帝国的权力结构与未来走向。凌烟阁的落成,在他眼中,绝非一次简单的酬功盛典,其背后是李世民一次极其高明且果断的政治运作。
“核心已然铸就,网络随之固化。”东方墨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密室内回荡,带着一丝冷峻的欣赏。“李世民以此举,将关陇、山东、军中、文臣……各方最具代表性的势力,以其功勋为锁链,牢牢绑定于李唐皇权之上,尤其是绑定在太子李治这艘新船上。”
他的指尖虚点向舆图上代表长安的位置。“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李积……这些名字悬于凌烟阁,便如同定海神针。短期内,任何试图从内部瓦解大唐中枢的企图,都将面临这面‘功臣铁壁’的巨大阻力。人心思定,利益攸关,内部生乱的可能性,已降至贞观以来最低点。”
这一判断,直接决定了他麾下“墨羽”与“周天北斗”网络未来的战略重心。
“传令。”他并未回头,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如同在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阴影中,玄衣下属悄然显现,垂手恭听。
“其一,大唐内部情报收集,重心转移。”东方墨语速不快,字字清晰,“减少对朝堂一般性政争的投入,转而深度渗透、长期潜伏。重点目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尤其是军方实权人物如李积及其旧部、门生;掌握财政、漕运关键位置的文臣家族;以及……东宫属官与这些功臣子弟的往来脉络。我要知道,这张新铸就的权力网络,其内部的能量流动与细微裂痕。”
他需要知道,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哪些暗流仍在涌动,哪些关系可能在未来成为突破口。
“其二,对外策略,转向积极防御与精准干预。”他的目光扫过舆图上的吐蕃、西突厥以及西域诸国。“大唐内部稳固,其向外投射力量的能力与意愿必将增强。‘星网’需加强对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以及河西、陇右节度使辖区军情动向的监控。凡有大规模兵马调动、粮草集结迹象,必须在第一时间查明缘由、规模及目标。”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同时,加大对吐蕃、西突厥内部的情报渗透力度,尤其是其王庭、汗庭的决策动向。必要时,可动用隐藏棋子,散播对我有利之谣言,或挑起其内部纷争,使其无暇东顾。西域诸国,则需进一步强化‘墨羽’影响力,使其在唐与吐蕃、西突厥之间,更倾向于依靠大唐,或至少保持中立。”
这是将压力向外疏导,在外部制造平衡,以确保西域现有的格局不被打破,甚至能从中渔利。
“其三,”东方墨的声音略微低沉,“对‘青鸾’的护卫等级,维持‘玄’字级不变,但其行踪信息,加密层级提升至最高。非核心人员,不得调阅其完整档案。”
下属略显疑惑,但仍立刻应道:“遵命。只是……陛下既已对外宣布晋阳公主薨逝,为何……”
东方墨淡淡道:“正因如此,她才更显特殊。一个‘已死’的皇室嫡女,拥有不凡武艺,行走于江湖。此事若被吐蕃或西突厥密探偶然得知并利用,可能衍生出针对大唐皇室声誉的恶毒谣言,甚至被用来构陷我方,挑起事端。她的存在本身,已成了一项需要严格保护的‘机密’。非但要护其安全,更要确保其身份不被外界探查。”
“属下明白!”
命令被迅速记下并传达下去。玄衣下属的身影再次融入阴影,密室中重归寂静。
东方墨再次将目光投向舆图,仿佛能看到无形的信息流正依据他的意志,沿着那些丝线与晶石标记的路径飞速传递,调整着“星网”的每一个节点。凌烟阁的建立,如同在大唐的权力核心竖起了一座灯塔,光芒夺目,也照亮了周边所有的阴影与潜流。
他,东方墨,便是这阴影中的执棋者。大唐内部越稳固,他的目光就越需要投向更远方,他的布局就越需要精妙与长远。瀚海看似波平,只因真正的暗流,已转向更深、更广处涌动。星轨微调,只为在这崭新的棋局中,继续掌控那至关重要的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