嬑笙迎着霍无伤期盼的目光,迎着光幕上亿万民众的祈求,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
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带着一种终结幻想的决然,却又蕴含着指向未来的力量:
“霍将军之心,本神知晓。陛下与万民之诚,天地可鉴。然……”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光幕下每一张或希冀、或绝望的脸庞,最终定格在皇宫方向,
“紫宸星君之神魂,历经此身数十次反复夭折之痛楚,已对此界彻底失望。其神性之光,非外力可强行挽留。她,不会再回来了。”
这宣判般的言语,让霍无伤挺拔的身躯微微一僵,让皇帝眼中最后的光彩彻底黯淡,让光幕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的空白。
然而,嬑笙的话锋并未停歇,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天地:
“但是——!”这一声转折,瞬间揪紧了所有人的心。
“紫宸星君虽逝,但她所代表的智慧、创造与变革的力量,并未随之消亡!
它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每一个不甘平庸、渴望求知、勇于开拓的灵魂之中!尤其是——”
嬑笙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深宅大院,落在那些被绣楼、庭院束缚的少女、妇人身上,
“那些被你们视为只能依附于父兄、丈夫、儿子而存在的女子身上!”
“程少商的天才,并非凭空而来!她的智慧,她的奇思妙想,正是女性智慧潜能最璀璨的证明!你们扼杀的,不仅仅是一个程少商,更是千千万万个‘可能成为程少商’的机会!”
“本神最后的忠告,亦是此界存续与发展的唯一出路:”
“自即日起,望人皇陛下,广开教化之门!令天下男子女子,无论贵贱,皆有机会入学求知!让智慧之光,不分性别,普照四方!”
“莫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枷锁,禁锢她们的思想,埋没她们的天赋!后宅方寸之地,装不下经天纬地之才;女红针黹之间,织不出国富民强的锦绣河山!”
“鼓励女子读书明理,学习算学、格物、农桑、百工!让她们有机会走出深闺,以其所长,或着书立说,或改良农具,或钻研技艺,或悬壶济世,乃至参与国事!”
“唯有当女子的智慧与力量,不再被忽视、被压抑,而是被承认、被激发、被融入这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之中,你们所失去的‘紫宸星君’可能带来的福祉——那农具的革新、武器的精进、百业的繁荣、疆域的开拓、文明的昌盛——终有一日,会由这方天地间无数觉醒的、智慧的男男女女,共同创造出来!”
“记住:天才的陨落是警钟,而非终点!真正的希望,在于打破偏见,开启民智,让每一个灵魂,无论男女,都有机会绽放其应有的光芒!这才是告慰紫宸星君,亦是开创万世太平的基石!”
嬑笙的话语,如同醍醐灌顶,又如惊雷炸响,深深烙印在皇帝心中。那沉重如山的损失感,瞬间转化为一股破釜沉舟、力挽狂澜的决心!他霍然起身,对着光幕中那神圣的身影,郑重地、深深地作揖:
“谢尊神明示!点醒朕与天下人!此乃金玉良言,救世之道!朕,受教了!”
皇帝挺直身躯,帝王威仪尽显,声音洪亮,如同诏令般响彻大殿,也通过光幕传遍天下:
“传朕旨意:”
“即日起,于天下各州郡县,广设官办学堂!凡我朝子民,无论男女,年满六岁者,皆可入学启蒙!所需费用,国库与地方共担,贫寒子弟,免其束修!”
“学堂所授,除经史子集外,增设算学、格物(自然知识)、农桑、百工技艺等实用之学!延请有真才实学之士任教!”
“另,设‘女学’特科,鼓励女子专修医理、算账、纺织、书画、乃至律法、天文等科!学有所成者,经考核,可入宫为女官,或于地方官府、医馆、工坊等处任职!”
“此令,昭告天下!凡有阻挠女子入学、轻视女子才学者,以抗旨论处!”
这道石破天惊的政令一出,光幕瞬间被引爆!反应如同滚油滴水:
【荒唐!牝鸡司晨!女子入学,成何体统!】
【有伤风化!男女混杂,必生事端!】
【女子就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学那些作甚?乱了纲常!】
【陛下三思啊!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一些守旧派的弹幕已久顽固的希望将女子禁锢在后院,禁锢在方寸之地,但大部分爱国人士还是希望打破世俗——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尊神慈悲!陛下英明!此乃万世开太平之举!】
【天佑我朝!开启民智,不分男女,方是强国之道!】
而那些世家大族女子,她们接受了十几年教育,原本以为归宿只能是从一个后院到另一个后院,如今能有新的活法,能和男子一样发光发热,在弹幕中充满了激动与憧憬——
【清河崔氏女拜谢尊神!拜谢陛下!我等自幼习琴棋书画,通晓经史,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琅琊王氏女激动难言!愿以所学,报效家国!】
【颍川荀氏女:谁说女子不如男?陛下给了我们机会,定不负所望!】
【终于……终于不用一生都困在那四方院子里,等着被安排嫁人了!】
百姓不懂什么男女平等,只是想到自家孩子可以上学,那可是他们几辈子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真的吗?我家囡囡也能上学了?不要钱?老天开眼啊!】
【闺女也能读书识字了?说不定以后能当个女先生,不用像她娘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了……】
【陛下仁慈!尊神慈悲!】
【虽然……不太明白,但能让娃多学点本事总是好的。】
守旧的弹幕虽刺眼,却很快被汹涌的支持与感激之声淹没。
皇帝看着光幕上那些激动万分的女子留言和百姓朴实的感谢,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了。
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改变的风帆,已然在女神振聋发聩的警示和他破釜沉舟的决断中,高高扬起!
程少商的悲剧,终于撕开了那层厚重的幕布,让一道名为“希望”与“可能”的光,照进了无数被禁锢的人生里。
嬑笙的身影,在光幕中渐渐变得透明,她看着这初生的波澜,看着那些被点亮的眼眸,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欣慰的弧度。
天道化身莲房站在她身边,望着下方喧嚣而充满生机的人间,眼中的忧虑终于被一种新的、名为“期待”的光芒所取代。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自那日嬑笙显圣、光幕惊世,文帝痛定思痛,力排众议,颁布那石破天惊的“兴学令”与“重才诏”,至今已悠悠数十载。
这数十年,王朝气象,焕然一新,竟真如她所指引的方向,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康庄大道。
文帝推行新政,朝廷专设“农政司”、“格物院”,大力推广农桑之学,不拘男女,广纳贤才。
太子也逐渐认识到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竟然自请废太子,带着农家女出身的太子妃进入农政司,有前太子领头,又有皇帝支持,新式曲辕犁、省力高效的耧车、精巧的灌溉水车……一件件凝聚着智慧的新农具被源源不断地发明、改良、推广至田间地头。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些眼光独到的农学家,他们有男有女,深入民间,遍访山川,竟真的寻获并成功培育出数种耐旱、抗虫、产量远超旧种的神奇谷物!
不过短短一二十年光景,世人的终极梦想——“家家有余粮,岁岁无饥馑”终是照进现实。
“格物院”在军工器械领域也是大放异彩。不过短短数年,威力更强、射程更远、更易操作的连弩与投石机被发明出来。而冶炼技术的革新,让甲胄更坚韧,刀锋更锐利;这些划时代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王朝的军事实力。
到了文帝之子三皇子登基为帝时,凭借着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王朝的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王朝的疆域竟真如嬑笙预言紫宸星君所能带来的那般,拓展了足足三倍有余!
“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盛景,在这一代成为了现实。
而最为深刻、也最令当年目睹光幕之人感慨万千的变化,莫过于女性地位的翻天覆地和社会活力的空前迸发。
文帝“兴学令”的种子,经过数十年浇灌,已然长成参天大树。
各地官学、乃至一些声名鹊起的私立书院中,随处可见身着学子袍服、与男子同堂共学、侃侃而谈的女学生。
她们的身影不再局限于闺阁绣楼,而是活跃在更广阔的天地:有才学卓着者,或着书立说,开一代学风;或登堂入室,成为书院中备受尊敬的女先生,传道授业解惑。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也因新政而向女性敞开。
从地方衙门的文吏、账房,到中央各部的郎中、主事,乃至御前参与机要的女官,一道道干练、聪慧的倩影出现在曾经清一色由男性把持的朝堂与官署之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致严谨的作风,为政务带来清新之风。
她们的影响远不止于庙堂:精于算学的女子在商贾间运筹帷幄,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通晓医理的女医者悬壶济世,开设医馆,惠及妇孺;心灵手巧的女工匠改良织机,带动了纺织业的革新与繁荣;甚至在那象征力量与开拓的工坊、矿场、远航的商船上,也渐渐有了女子参与管理或技术指导的身影……
女性智慧的解放和才华的施展,如同给各行各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创造力,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百花齐放的盎然生机。
曾经因紫宸星君程少商夭折而笼罩在王朝上空的阴霾,早已被这数十年励精图治、锐意革新所带来的盛世荣光所驱散。
天道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看到这个世界一往无前的通往真正繁荣与强大的道路才放心下来。
这个世界的发展虽然与原剧情大相径庭,女主程少商早早去世,却活成这世人心中的明灯,男主凌不疑也不用背负血海深仇,而是终身都在为国开疆拓土。
每个人都向着嬑笙指引的方向,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