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营帐中只余一盏孤灯。
潘金莲指尖轻抚素绢上那奇特的图案,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在仓促间用炭笔勾勒而成。山形巍峨,山顶那个特殊的标记像极了一只展开的羽翼,又似某种古老的符文。
\"墨者秘藏...\"她轻声念着这四个字,脑海中飞速闪过关于墨家的零星记忆——兼爱、非攻、机关术...一个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式微的学派,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烛火忽地摇曳了一下。
潘金莲警觉地抬头,帐外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不是寻常巡逻士兵的节奏。她迅速将素绢藏入袖中,吹熄油灯,悄无声息地挪到帐帘旁。
一道黑影映在帐布上,停留片刻,又悄然离去。
她的心怦怦直跳。果然有人在监视她!王守备的警告言犹在耳:\"李主事虽然走了,但眼睛还在。\"
这一夜,潘金莲辗转难眠。素绢上的图案如同烙铁般印在她的脑海里。天快亮时,她终于做了决定——必须想办法联系武松。
清晨,她故意向值守的士兵抱怨军中饮食单调,想念阳谷县的炊饼。士兵不疑有他,只道会向厨反映。
\"不必麻烦,\"潘金莲状若随意道,\"若是能有些许芝麻,我自己烙几张饼便是。\"
她注意到其中一个年轻士兵眼神微动。昨日武松派人传讯,用的正是\"芝麻\"为暗号!
果然,午膳时分,那年轻士兵送来食材时,其中果然多了一小袋芝麻。交接的瞬间,他极快地将一个小纸团塞入潘金莲手中。
回到帐中,潘金莲展开纸团,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今夜子时,老地方。\"
她的心定了下来。武松果然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她的情况!
好不容易等到夜深,潘金莲假意歇下,待营中寂静后,她换上深色衣衫,悄悄溜出营帐。有了前次的经验,她更加熟练地避开巡逻队伍,来到军营外围那处荒废的哨塔。
武松已经等在那里。多日不见,他瘦了些,但目光更加锐利。
\"二哥!\"潘金莲压低声音,\"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武松示意她噤声,警惕地环顾四周后,才低声道:\"长话短说,我查到一些事情。那日清风寨爆炸后,我暗中跟踪赵先生一伙,发现他们往东去了。\"
\"东边?\"潘金莲想起素绢上的山形图案,\"可是往泰山方向?\"
武松诧异地看着她:\"你如何得知?确实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去了泰山一带。但更重要的是,\"他神色凝重,\"我发现了这个。\"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破的布条,上面沾着暗褐色的血迹,布条上绣着一个奇特的图案——与素绢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这是在距离清风寨三十里处发现的,应该是从某人衣袖上撕下来的。\"武松道,\"我怀疑是赵先生一行人与什么人发生了冲突。\"
潘金莲急忙取出素绢:\"二哥你看这个!\"
武松就着月光细看,脸色骤变:\"这图案...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凝神思索片刻,突然道,\"想起来了!多年前我在沧州时,曾见过一个古怪的老人,他的拐杖上就有这个标记!当时他说是什么'守墨人'...\"
\"守墨人?\"潘金莲心中一动,\"莫非与墨家有关?\"
这下轮到武松吃惊了:\"你知道墨家?\"
潘金莲将素绢的来历和自己的推测简要告知。武松越听神色越是凝重:\"若真如此,事情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我这就去泰山走一趟,查个明白。\"
\"不可!\"潘金莲急忙拉住他,\"赵先生一伙人必定在那边有埋伏,你独自前去太危险了!\"
武松却摇头:\"正因为危险,才更要查清楚。你放心,我自有分寸。\"他顿了顿,又道,\"倒是你,军营中也不安全。王守备虽然暂时护着你,但若涉及更大的利益,难保他不会改变主意。\"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火把的光芒向这边移动。
\"不好!\"武松脸色一变,\"你快回去,千万别让人发现你出来过!\"
潘金莲急忙收起素绢,匆匆往回赶。快到营帐时,她故意弄出些声响,假装起夜的样子。一个巡逻队伍恰好经过,带队的是个面生的军官。
\"这么晚了,潘姑娘这是去哪了?\"军官目光如炬地盯着她。
潘金莲心中一惊,面上却镇定自若:\"白日里吃坏了肚子,方才去解手了。\"她故意揉了揉腹部,做出不适的样子。
军官将信将疑,正要再问,忽然另一个方向传来更大的骚动声,有人高喊:\"有刺客!抓刺客!\"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军官顾不上盘问潘金莲,急忙带人赶往喧哗处。
潘金莲趁机溜回帐中,心却悬了起来——那\"刺客\",莫非是武松被发现了?
这一夜,军营中灯火通明,搜查持续到天明。潘金莲提心吊胆,直到拂晓时分,才有一个小兵悄悄递来消息:\"芝麻已安全。\"
她这才松了口气,武松应该已经顺利脱身。
早膳时分,气氛明显不同往日。巡逻的士兵增加了许多,每个人都被严格盘问昨夜的动向。
潘金莲被传唤到王守备帐中时,发现除了王守备和扈三娘外,还有一个身着禁军服饰的陌生将领。
\"潘姑娘,这位是殿前司的赵指挥。\"王守备介绍道,语气比往日更加严肃。
潘金莲心中一震。殿前司!皇帝的亲军!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赵指挥目光如刀,上下打量着潘金莲,突然问道:\"昨夜营中闹刺客,姑娘可知道什么?\"
潘金莲镇定地回答:\"民女昨夜身体不适,很早就歇下了,只隐约听到些喧哗声,并不知发生何事。\"
赵指挥冷笑一声:\"是吗?可是有士兵说,曾在营区西侧见过一个形迹可疑的女子,身形与姑娘颇为相似。\"
帐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兵匆匆进来:\"报!在营外三里处发现这个!\"他呈上一枚飞镖,镖上系着一块布条。
赵指挥接过布条一看,脸色顿时变了。布条上画着一个血色的图案——正是那墨家标记!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多管闲事者死!\"
王守备和扈三娘对视一眼,神色复杂。
赵指挥沉默片刻,突然对潘金莲道:\"姑娘可以回去了。近日营中不太平,还请不要随意走动。\"
回到自己的营帐,潘金莲心中疑云密布。那飞镖显然是有人故意留下的,是在警告谁?赵指挥看到图案时的反应也很奇怪,他似乎认得这个标记!
午后,忽然下起雨来。雨声淅沥,敲打着营帐。
潘金莲倚在榻上,反复思索着这几日发生的种种。墨家印记、殿前司、神秘的警告...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巨大的谜团。
雨声中,她隐约听到帐外两个士兵的低语:
\"...听说昨晚那刺客身手极为了得,几十个人都拦不住...\" \"...好像是往泰山方向去了...\" \"...大人发了好大的火,说要增派人手...\" \"...那东西可不能丢啊...\"
潘金莲的心提了起来。武松果然去了泰山!而且似乎已经与对方交过手了!
她正凝神细听,帐外突然安静下来。接着,扈三娘的声音响起:\"潘姑娘,我可否进来?\"
潘金莲忙起身相迎。扈三娘带着一身水汽进来,神色有些异常。
\"三娘有什么事吗?\"潘金莲问道。
扈三娘沉默片刻,突然低声道:\"姑娘可知道'墨者秘藏'的传说?\"
潘金莲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民女不知。\"
扈三娘看着她,意味深长地道:\"传说墨家虽已式微,但留下一批宝藏和秘术,得之可得天下。历代都有寻宝之人,但都无功而返。\"她顿了顿,\"姑娘是个聪明人,应当知道,有些东西,知道得越少越安全。\"
说罢,她也不多言,转身离去。
潘金莲呆立在帐中,心中波涛汹涌。
墨家宝藏?得之可得天下?难怪赵先生那般重视,难怪殿前司都出动了!
她忽然明白,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争夺天下的巨大漩涡之中。
而此刻,远在百里之外的泰山深处,武松正躲在一个山洞中包扎伤口。他的面前,摊着一幅古老的地图,上面赫然标着那个墨家印记。
洞外风雨大作,隐约传来搜捕者的呼喝声。
武松握紧手中的刀,目光坚定。不管前方有什么危险,他都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因为这一切,已经关系到潘金莲的安危,甚至整个天下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