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没褪尽蚕丝林的潮气,谷口的预警蚕丝突然泛出淡红——不是熟悉的四村来人,而是两个背着竹篓、裤脚沾满泥点的汉子,其中一人还抱着个昏迷的少年,竹篓里的草药全蔫了。
“清寒姑娘!阿桃姑娘!”汉子刚冲进谷就跪了下来,声音发颤,“我们是邻山的清溪村,山里突然冒黑雾,孩子吸了就晕,草药碰着就枯,只能来求你们!”阿桃立刻摸出《寒月谷守护录》,翻到“瘴雾应急法”那页,指尖点着“晨露灌服+蚕丝覆额”的字样:“先把孩子放平,我去取晨露陶碗!”
苏清寒盯着汉子裤脚上的黑泥,突然想起柳玄手札里的记载:“清溪村后山有‘断雾崖’,是早年邪祟分流的暗口。”她转身往禁阁跑,林砚已扛起装蚕丝卷的药箱:“叫四村准备月露草汁,按联防阵的老规矩,分三路送物资!”
半个时辰后,寒月谷的队伍往清溪村出发——阿桃带着小石头等几个孩童,拎着装满晨露的陶瓮,教他们如何辨别瘴雾浓度;西坡村的猎户扛着桑苗枝,要编临时防护栏;北沟村的药农背着熬好的月露草汁,陶罐外全缠了蚕丝。
刚到清溪村后山,黑雾就裹着腐味扑来。阿桃让孩童们把晨露陶碗摆成圈,蚕丝线连在碗沿,瞬间织成道淡蓝光网,黑雾一靠近就冒白烟。“按守护录里的法子,先清村口!”她指挥着清溪村的村民,用桑苗枝扎成排,再把月露草汁泼在枝桠上,黑雾碰到草汁就化成水珠。
那昏迷的少年被灌了晨露后,终于睁开眼,小石头立刻递过个蚕丝挂件:“挂在脖子上,黑雾不敢靠近!”少年攥着挂件,突然指着后山:“崖下有个洞,雾是从那儿冒的!”
林砚和苏清寒跟着少年往断雾崖走,崖下的洞口果然飘着黑雾,石壁上的刻痕和黑木崖古洞的很像。“是当年没封严实的邪祟分流口。”苏清寒取出寒月石碎片,贴在刻痕上,光晕立刻漫开,“用蚕丝混着桑苗汁堵洞,再种上月露草当预警。”
清溪村的村民跟着学,有的搓蚕丝绳,有的挖洞埋草苗,连村里的孩童都学着小石头的样子,用晨露碗在洞口摆警戒圈。夕阳西下时,洞口终于被堵严实,月露草的蓝晕慢慢漫过崖壁,和寒月谷方向的光晕连成了线。
清溪村的村长捧着块新刻的木牌,上面缠着蚕丝,刻着“清溪入盟”四字:“我们也想加入联防,跟着大家守山!”阿桃笑着把木牌接过来,放进《寒月谷守护录》的新夹页里,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断雾崖草图:“以后每月十五,你们也来祭坛聚,我们教你们种桑养蚕丝!”
返程时,孩童们走在最前面,小石头举着蚕丝灯,清溪村的孩子跟在后面,灯光连成的线比上次更长,从断雾崖一直延伸到寒月谷的田埂。阿桃摸着守护录上新添的木牌,突然想起苏清寒说的话——“守护网要越织越大,才能暖更多山河”。
夜色里,寒月石的光晕飘出禁阁,第一次往清溪村的方向绕了圈,像是在欢迎这个新加入的村落。林砚在守护录上写下新的一页标题:“清溪村联防记——众力之网,无远弗届”,阿桃在旁边画了串手拉手的小人,每个小人手里都举着晨露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