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乱流撕扯着星槎「破界」的防护光罩,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响。鹿笙面色凝重,双手在控制台上化作道道残影,将《弈天筹》的推演能力与自身遁法结合至极致,于狂暴的能量缝隙间寻找那一线生机。次级路径崩溃引发的空间风暴远超预估,若非刚刚吸收了“a-星火残焰”,道基稳固大半,只怕顷刻间便会舟毁人亡。
星槎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被抛掷、旋转,每一次看似惊险的颠簸,实则都在鹿笙精准的计算与操控下,险之又险地避开足以致命的能量漩涡。她将“尘影符”与“坤元迹敛术”的效果内敛,专注于稳定船体与规避风险,此刻任何外放的隐匿手段在混乱的法则风暴前都形同虚设。
不知在乱流中挣扎了多久,前方狂暴的能量乱流陡然出现一个相对平缓的“缺口”。《弈天筹》瞬间捕捉到这一变化,鹿笙毫不犹豫,操控星槎如游鱼般滑入其中。
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薄膜,周遭狂暴的能量骤然平息。星槎闯入了一个奇异的、相对稳定的空间泡之中。
这片空间不大,其边界是不断蠕动、闪烁着微光的空间壁垒,显然是依靠某种强大的力量在乱流中强行开辟并维持的临时避风港。而空间的中心,悬浮着一具巨大的、残缺不堪的梭舟残骸。
这梭舟通体呈暗金色,风格古老而厚重,体积远超鹿笙的「破界」,其上一道几乎将其拦腰斩断的巨大创口触目惊心,边缘处还残留着些许与“法则光虫”同源、却更为深邃恐怖的毁灭性能量气息。梭舟表面铭刻着诸多玄奥的符文,大多已黯淡,但仍有少数在顽强地闪烁着微光,维持着这个空间泡的基本稳定。
“检测到未知型号古老梭舟残骸,暂命名‘星骸方舟’。其受损年代极为久远,初步判断与寂灭一脉末期活动时间相符。残骸内部检测到微弱但稳定的寂灭道韵反应,与寂灭令共鸣度:中等。”《弈天筹》迅速给出了分析结果。
鹿笙没有贸然靠近。她先是以《弈天筹》仔细扫描了整个空间泡,确认除中心残骸外并无其他生命或能量反应,也无明显的主动防卫机制。随后,她再次绘制“衍卦符”。
卦象显现:“天雷无妄,无妄之行,穷之灾也。”无妄卦,象征不虚妄、不安动。卦辞提示,若行为不当,妄动则可能招致灾祸。但卦象中也隐含“元亨利贞”之意,若守持正道,不存妄念,则初始便亨通。
鹿笙明悟。此地机缘与风险并存,关键在于动机与方式。她并非为了掠夺,而是探寻与自救,此心可称“无妄”。
她驾驭星槎,缓缓靠近“星骸方舟”。在距离其外壳百余丈处停下,并未直接尝试进入,而是再次祭出寂灭令。令牌悬浮于身前,散发出温和的乌光,与残骸上那些尚在闪烁的符文产生了稳定的共鸣。
她以神识包裹着寂灭令的气息,如同敲门般,将一道蕴含着友善与探寻意图的意念,沿着共鸣的通道,小心翼翼地传递向残骸深处。
片刻沉寂后,残骸内部,一道位于核心区域、原本紧闭的厚重舱门,在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中,缓缓开启了一道缝隙。门内漆黑一片,但那稳定的寂灭道韵正是从中传出。
有戏!鹿笙心中一喜,但警惕不减。她收起星槎,身形一闪,来到舱门之外。双重隐匿术法加持自身,神识如同最精细的触须,先行探入舱门缝隙。
门后是一条宽阔但布满战斗痕迹的通道,墙壁上留着深刻的爪痕与能量灼烧的印记,几具身着与祭坛遗骸类似款式袍服的枯骨散落在地,保持着战斗或坚守岗位的姿态,早已彻底归寂。
确认暂无危险,鹿笙这才闪身进入。通道内的空气凝滞而冰冷,弥漫着岁月与死亡的气息。她沿着寂灭道韵的指引,避开一些明显能量不稳的区域,向着梭舟的核心区域深入。
沿途所见,皆是破败与毁灭。战斗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这艘梭舟似乎在陷落前经历了极其残酷的接舷战。
最终,她抵达了位于梭舟中央的指挥大殿。殿内一片狼藉,各种仪器损毁严重,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中央那个悬浮着的、由无数暗金色光线构成的复杂立体星图。星图大部分区域黯淡,唯有一个坐标点,正散发着微弱的、与她手中寂灭令同源的光芒。
而在星图下方,一具骸骨端坐在主位之上,骨骼晶莹,隐隐有玉质光泽,显然生前修为极高。他\/她的指骨,正轻轻点在那发光坐标点的下方。
骸骨身旁,放着一枚颜色黯淡、布满裂纹的玉简。
鹿笙走到骸骨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无论对方是何身份,其坚守至此的意志,便值得尊敬。她没有先去动那玉简,而是将目光投向那发光的坐标点。
《弈天筹》迅速将坐标记录、解析。
“坐标解析完成。定位区域:东荒深处,‘哑光之眼’与‘生灭之隙’路径之间,一处未被记录的隐秘星域。坐标命名:‘未曦避难所’。”
未曦避难所?鹿笙记起在祭坛获取的信息中,似乎提到过这个名字,是寂灭一脉预设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最终避难所之一!
就在她记下坐标的瞬间,那具端坐的骸骨,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竟缓缓化作点点晶莹的尘埃,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件看似普通的灰色袍服滑落座椅。
同时,那枚布满裂纹的玉简,似乎因为某种禁制的解除,微微一亮。
鹿笙深吸一口气,知道这便是此地主人留下的最后信息。她小心翼翼地拿起玉简,神识沉入其中。
大量的信息涌入脑海,并非功法传承,而是一段段零散的航行日志、战斗记录,以及……一副残缺的“生灭之隙”周边区域势力分布图!
日志中多次提到“影噬族”(推测为“法则光虫”的操控者或更高阶形态)的侵袭,提到了“观测者”的背叛导致多处避难所坐标暴露,提到了这艘“星骸方舟”在执行最后的“火种转移”任务时被伏击,最终力战至此,仅以此残骸,护住了“未曦避难所”的最后坐标。
而那副残缺的势力分布图,虽然模糊,却清晰地标注出了“生灭之隙”周围几个强大存在的活动范围与习性,其中一处,用猩红的印记标注着——“影渊前哨站”!
鹿笙心神震动。这份情报的价值,丝毫不亚于“a-星火残焰”!它让她对前路的危险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也明确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中间节点——“未曦避难所”。那里,或许有更多的幸存者,更多的传承,或是……通往“生灭之隙”的更安全路径?
她将玉简内容牢牢记住,随后将其郑重收起。对着那空置的座椅再次一拜。
“前辈安息,薪火不灭。”
得到新的坐标与关键情报,鹿笙不再停留。她退出“星骸方舟”,回到星槎。空间泡之外,乱流依旧,但有了明确的目标,她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是先去“未曦避难所”补充休整,获取更多支持?还是依据新得的势力图,尝试绕过“影渊前哨站”,直接前往“生灭之隙”?
两个选择各有利弊。鹿笙沉吟片刻,《弈天筹》开始推演两条路径的成功率与风险。
星槎引擎再次启动,悬浮于乱流与平静的交界处,等待着她的最终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