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市舶司的副提举在泉州下马了!”
消息传到陈水宁耳朵里,没来由的就想起前几日在客栈遇见那个“自来熟”的男子来。
“陈大娘,这次是以刘家的名义做这笔生意,三娘要我提醒大娘,若是往后想要做出海的生意,还得提前打点好市舶司这里,想要官府的凭证,才更容易些。”
车夫和刘家显然是关系匪浅,陈水宁也明白对方的好意——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市舶司第二把手新换了人,各种规矩恐怕也不同往常。
“多谢三娘好意。”陈水宁点头应了下来,只是心中另有一番盘算。
市舶司向来是油水儿大的地方,官不大,架不住这能捞钱的渠道多!陈水宁恨这种人,却也知道这不过是明面儿上的腌臜,世人都知道的,反而好收买。
“听说这苏大人啊,原本是个苏家弃子!谁知道怎么得就攀上了皇亲国戚,被京城里的……年纪轻轻就当了六品官呢!”
流言蜚语里平素来是几分真,几分假,陈水宁只默默听着,并不先入为主的给这位苏大人下定论。
“我倒听说这苏大人原籍就在泉州,是得罪了京城里面的大官,这才被圣上贬官来做了这小小的六品副提举,就等着抓个把柄,好等到时候……”说话的人抬起手来在脖子上一抹,示意这是“杀头”的大事!
叽叽喳喳的屋子随着这句话一起安静下来,不多时,又有人张口提起另外的话题,终于把这掉脑袋的事掩了过去。
再聊的都是些无用的琐事,或者是谁家新起了三间张,正准备扩建,又或者是一些茶米油盐,邻家美妇……
于是陈水宁放下筷子,缓缓站起身来:“我们快些赶路罢,顺便看看这副提举是个怎样人,免得犯了忌讳。”
这几天车夫已经习惯了陈水宁也是个普通人,每日里想着吃什么、喝什么,也要每日里操心这些人情世故,只是陈水宁的见识完全不像是久居在小小陈家村里能有的。
马蹄声再次有节奏的和着滚滚车轮一起,催着车夫和陈水宁前行,车夫早不似一开始那样闷闷少言,主动提起了刚才的事。
“陈大娘觉得那副提举大人该是如何?”
再大的信任,刘三娘也不可能把三家的利益只牵系在陈水宁一个人身上,这车夫不只是刘家信得过的人,更不是个蠢的。
“若三娘不信任,你我今日就不会在这官道上同行。”几天的交流下来,陈水宁知道这车夫绝不是简单的身份,至少在刘家也是能看得到账本的,干脆也把话挑明了说,“同样的道理,若是这位副提举大人那般不得今上信任,又怎么会把这肥差落在他身上?”
“那人说了,是今上想要拿他的把柄。”没给车夫接话的机会,陈水宁自问自答,“可圣上想要治罪一个芝麻大小,又未曾建功立业的官,难道还需要那么多证据么?”
“陈大娘说的是。”
新任副提举上任这等事,常做海上生意的商贾人家应当多多少少都已经有了预备,刘三娘的提点也不单是为了陈水宁好,更是想看看后者够不够聪明,为蔡家和刘家往后这些生意做打算。
车夫当然也是奉了命,到泉州这一路上多加注意,好早日与新任的副提举打好关系。
是送佳品、金银,还是美女、字画,又或者是个清清白白的官,莫要栽到他手里才是。
话又说回来,这市舶司本就是“挣钱”的地方,里面能有几个没靠山,不图些什么的呢?
不远处香烟阵阵,早顺着风吹来一阵烟火气,烧纸、烧香的味道混在一起,约莫是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庙临近官道。
熟悉的感觉带着困倦席卷而来,陈水宁提着的心略有舒缓……神尚且受这一炷清香,鬼尚且求那些金银纸钱,人总不可能真的一无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