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赶紧点头:“是的!我是新雁记的周春燕!你就是小林吧?很高兴认识你!”
两人简单寒暄几句,便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
店里人来人往,还是安静些的地方更适合谈事情。
春燕在小林对面坐下,把资料轻轻推过去:“林先生,麻烦您先看看这个,这是英国约翰先生的订单需求,我怕有没考虑到的细节,想跟您捋一捋。”
小林接过资料,认真地翻阅起来。春燕便安静地坐在一旁等待。
他们点的糖水很快上桌,但小林仍全神贯注地看着文件,似乎完全没注意到面前飘香的糖水。
“您……要是看不懂这些的话……”春燕试探性的开口。
“不用担心,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布料这个行业,大部分的东西我还是知道的,有问题我在问你。”
小林头也不抬地回应。
春燕只好悻悻地继续等待着小林查看资料。
资料“哗啦哗啦”地翻阅着,春燕悄悄打量小林专注的侧脸。
那专注的样子竟然和陈默也有几分相像。
春燕心里默默想着。
不对,怎么又想起他了。
“周姑娘!”
小林的声音突然响起。
春燕回过神定睛一看,他的手指停在“深褐带暗纹”那行,抬头问:“周姑娘,‘暗纹’是哪种工艺?是提花还是印花?老外对面料纹理特别较真,要是没说清,见面时容易闹误会。”
春燕心里“咯噔”一下。
呀!怎么一开始就问到自个了?!
这细节陈默的笔记里没提,她之前光顾着找翻译、算成本,确实没往工艺细节上多想。
她攥了攥手心,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没问清楚,要不我明天去厂里问问吧?”
“不用跑这一趟。”
小林笑着摆摆手,从包里掏出张草纸,用铅笔飞快画了两个图案,“你看,提花是织的时候就带纹路,摸着手感立体;印花是织好后印上去的,纹路平。你们厂做香云纱,一般用哪种?”
春燕看着图案,想起工厂最近新出品的那一批布,赶紧说:“我们能做提花!就是提花得多道工序,工期要比普通的长三天,这点得跟约翰先生说清楚,免得耽误他用货。”
“这就对了,有啥提前说,省得后期麻烦。”
小林把草纸夹进资料里,顺势跟她聊起与外商洽谈的注意事项。
“英国人说话直,沟通时不用绕弯子,他们最看重‘诚信’——原料好不好、工期能不能赶,照实说就行;要是他问‘为什么比别家贵’,你就说香云纱是‘三蒸九煮十八晒’的老手艺,天然原料、人工耗时,值这个价,老外就吃‘传统工艺’这一套。”
春燕听得眼睛发亮,赶紧把这些话记在心上。
她突然想起什么,轻声对小林说,“林先生,谢谢您这么耐心教我,那个刚点的绿豆沙您要不赶紧尝尝?我刚刚看你看的这么认真没敢打扰你,现在感觉都快凉了,你要不先尝一口吧。”
“哦!不好意思!”小林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前有碗绿豆沙。
他端起碗,舀了一勺慢慢吃着,忽然说:“我跟陈掌柜也算有过交集——去年他帮工会有合作的一家染坊改生产流程,我去听过他讲‘成本控制’,他这人做事踏实,不摆架子,你跟着他学,肯定能学到不少。”
春燕心里一动,忍不住问:“您跟陈掌柜早就认识?我看工会好像跟他很熟……”
“你不知道啊?”
小林放下勺子,擦了擦嘴,“陈掌柜的父亲以前在上海是有名的布商,专做高端面料,工会的老会长以前去上海考察,跟他父亲打过交道。”
原来如此!
春燕恍然大悟。
之前见过陈父,没想到这工会和新雁记的关系还有陈父的影响在。
……
两人又聊了半个多小时,把见面的流程、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捋了一遍。
小林还帮她把资料里的关键参数翻译成英文,写在纸条上递给她:“明天你拿着这个,我翻译的时候你也能心里有数。”
临走时,春燕从兜里掏出准备好的翻译费,递到小林面前:“林先生,这是您的辛苦费,您收下。”
小林却笑着推了回来:“这我不能收,你们新雁记好歹是陈默的产业,我们和陈默这么好,怎么能收……”
春燕执意要给:“那不成!这新雁记又不是陈默一个人说了算!我好歹和陈默也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不能老是借他的面子办事!”
小林闻言一愣,看着春燕一脸的认真和倔强,只好收下。
今夜的洽谈一切顺利。
春燕看着小林消失在夜色里,转身往新雁记走。
晚风带着绿豆沙的甜香吹在脸上,心里的紧张少了不少。
真好,一切顺利。
“怎么样?跟翻译谈得顺不顺利?”
春燕刚踏进新雁记的门,就见李娟抱着账本迎了上来。
“特别顺利!:小林懂布料又有外贸经验,还帮我揪出了个大细节!”
春燕顿了顿,把小林说的那些要点也分享给李娟听。
李娟听得连连点头,翻了翻春燕递过来的小林写的纸条,忍不住打趣:“咱们春燕现在越来越像‘当家人’了!”
春燕被说得有点脸红,赶紧转移话题:“对了,明天我得去车间跟黄师傅说提花的事,还要让他准备改良工艺的小样,小林说要去车间看看流程,这样翻译的时候更有底气。”
“我跟你一起去!”李娟立刻接话,“正好手帕订单的包装纸盒到了,我去核对下印的 logo对不对,顺便跟阿秀说,把约翰先生要的 40支电力纺单独放,别跟其他原料混了。”
“好!”
第二天,春燕早早的便回厂里去检查。
她先与黄师傅确认了提花机的调试进度,又盯着工人将40支电力纺码放整齐。
随后转身去到原料区,把检测报告的关键参数核对了三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春燕检查妥当后走出厂房,站在晾晒区一排排整齐的布架前,看着温和的晨风微微的荡起正在太阳底下嗷嗷待哺的布料们。
真好。
她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那就继续期待之后的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