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巧巧凑得更近,“这世道不太平,万一,我是说万一有个啥事,有辆马车跑路也快啊,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吴涯听着她一条条掰扯,尤其是最后那句“保命”,让他心中一动。
他知道黎巧巧说得在理。沉默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我去拿钱。”
两人凑够了六十两,由于管事作保,顺利地从车行牵走了那辆二手马车。
于管事见吴涯机灵,简单指点了一下赶车的要领。
吴涯上手很快,没多久就能像模像样地驾驭了。
他让黎巧巧带着如意慢慢赶牛车回去,自己则意气风发地一甩鞭子,驾着崭新的双马大车,嘚嘚嘚地先往万福村去了。
黎巧巧看着绝尘而去的马车背影,只能无奈地笑笑。
回去的路上,黎巧巧已经和吴涯对好了说辞。
这马车太扎眼,直接说买的,非得被村里人的唾沫星子淹死,婆婆那边也不好交代。
就说是租的,因为于氏商行加了订单,牛车拉不了,商行给了优惠价租给他们的。
吴涯驾着双马大车进村的时候,简直像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了块大石头!
“我的娘诶!快看!那是老吴家的铁牛吧?他赶的啥?大马车?!还是两匹马的!”
“了不得了!老吴家这是发了多大的财啊?都坐上双马大车了!”
“啧啧,这车真气派!比里正家那破牛车强到天上去了!”
半个村子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围着马车指指点点,眼神里全是羡慕和惊奇。
不少人都暗自嘀咕,这老吴家靠着那豆腐坊,怕是真挣了金山银山了!
黎巧巧赶着牛车后脚到家,一下车就被围住了。
她赶紧按照商量好的解释:“各位叔伯婶子,别误会!这车不是买的,是租的!于氏商行看得起咱,给咱加了订单,牛车实在拉不过来,人家商行才便宜租给咱用的!不然咱庄户人家,哪用得起这大家伙?”
她这话说得合情合理,村民们一听是租的,心里的猜疑这才稍稍平息了些,转而夸赞老吴家生意真是越做越大了。
张金花一开始听说“租”了辆马车,心疼得直抽抽:“租的?那得花多少钱啊?这不糟践钱吗?”
黎巧巧连忙把于管事增加订单的事说了,重点强调:“娘,人家现在一天要一千五百斤呢!牛车根本拉不动,耽误了生意,损失更大!租车是贵点,但赚得更多啊!而且于管事说了,因为是老主顾,租金算的便宜!”
一听订单翻着倍地涨,张金花脸上的肉疼瞬间变成了眉开眼笑,掰着手指头算能多赚多少铜板,立刻就不反对了,反而觉得这车租得值!
她站在那高大的马车旁边,接受着村民的恭维,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腰杆挺得笔直,心里更是觉得,当初咬牙给老四治病,真是这辈子最英明的决定!
而就在这一片喧闹声中,大房的吴藏海,不知何时也站在了自家门口,静静地看着那辆崭新的马车和被人群围着的四叔四婶。
他以学堂的伙食不好为由,开始每日回家住。此刻,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十分深沉。
家里的一切,都在脱离他预想中的轨迹。豆腐生意越来越红火,四房的地位水涨船高,连双马大车都“租”回来了。
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让他十分不喜。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就是不起眼的豆腐。
他冷眼旁观着,心底某种算计,悄然滋生。
……
每天多加五百斤豆腐,这活儿一下子重得压手。
光靠自家人,从早忙到晚也赶不出来。黎巧巧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婆婆张金花。
“娘,眼下这光景,单靠咱们自家几双手,实在是转不开了。我想着……是不是能请两个外头的婶子嫂子来帮工?工钱一天二十文,管两顿饭。”
黎巧巧说得小心,她知道婆婆最不乐意让外人沾家里的光,更别说还往外掏钱。
张金花一听,眉头就皱成了疙瘩,下意识就想反对。
请人?还一天二十文?这钱给别人赚去,她心疼!
黎巧巧赶紧补了一句:“娘,订单是死的,交不上货,得罪了于氏商行,往后这生意可就难做了。到时候,损失更大。”
张金花张了张嘴,把反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虽然抠,但不傻,知道孰轻孰重。
现实逼到眼前,不请人真不行了。
她沉着脸琢磨了半天,才不情不愿地开口:“行吧。不过这人选得我来定,得找手脚干净而且嘴也严实的。”
张金花没声张,私下里找了两家关系最铁的婆家,叫来了两个平日里能干的媳妇。
人来了,黎巧巧却坚持要把话说明白:“两位嫂子能来帮忙,我们感激。但这工钱一定得收,一天二十文,干一天算一天。要是不要工钱,那我们也不敢用,不能白占嫂子们便宜。”
她态度坚决,把那两个媳妇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推辞了两句,见黎巧巧是认真的,也就红着脸应下了。
张金花在一旁看着,虽然还是觉得肉疼,但也没再说什么。
人手多了,黎巧巧就把培训的事儿交给了三嫂柳氏,有时候婆婆张金花也上手教。她自己总算能抽身出来,琢磨点别的事情。
两个来帮工的媳妇,头一天在吴家吃了晌午饭,就被惊着了。
桌上不仅有管饱的杂粮饭,居然还有一盆油汪汪的炒青菜,甚至偶尔能见着点肉星!
这伙食,比她们自家过年吃得还好!两人干活更加卖力,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直说给工钱还吃这么好。
到了晚上收工,黎巧巧当着大家的面,把四十文钱清清楚楚地放到她们手里。
这事儿根本没瞒住,很快就传遍了村子。
这一下,可像炸了锅!
“老吴家真请人干活了?一天二十文?还管两顿那么好的饭?”
“张金花这回可真阔气了!”
“早知道他家这么厚道,当初就不该得罪他们家……”
那些以前跟张金花有过口角的人家,这会儿也顾不上面子了,纷纷提着鸡蛋,拿着自家种的菜上门,话里话外都是赔不是和攀交情,就想让张金花松松口,把自家媳妇或者闺女也塞进豆腐坊干活。
张金花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时候被人这么众星捧月地奉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