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时,博主拿出笔记本,跟王大胆和柳叶澈聊起攻略的内容:“我想把村里的活动按季节分,春天摘草莓,夏天烤玉米,秋天摘苹果柿子,冬天搞个杀年猪的活动,再写点村民的故事,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来。这个是的,就是这样的。你猜的都特别对,我们就应该有这种心思,把这些心思都用在该用的地方上,在繁殖的季节到了,秋天是美好的,春天也是美好的,冬天也是美好的,夏天可是非常美好的,我们应该很安静的看着这一片大自然,在他们大自然之下幸福的生活,很美丽的看着这个世界,哇,太美好了,我们要加油,加油,加油,努力生活,为生命献出贡献出自己,为社会做出一份努力,加油,加油,我是最棒的!!!”柳叶澈赶紧点头:“我们还想下次加个农家菜体验,让大家跟着村民学做咸菜、蒸馒头。”
下午的时候,粉丝群里又热闹起来——那个带学生来的老师发了消息,说已经跟学校定好时间,下个月带三十个学生来体验农耕,还问能不能提前准备点小铲子和种子。王大胆赶紧回复,说会准备好工具,还让李叔多翻出块空地,种上小油菜,让学生们体验播种。
太阳快落山时,王大胆和柳叶澈坐在老槐树下,看着远处的苹果园和菜地,心里满是盼头。柳叶澈拿出手机,翻着这几天拍的照片:有粉丝摘苹果的笑脸,有王大爷编竹篮的手,还有老学堂墙上的爬山虎。“你看,”他指着照片,“这就是咱村的样子,热热闹闹的,满是烟火气。”
王大胆点点头,捡起片槐树叶,夹进随身的笔记本里。他知道,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人来村里,看老槐树,摘果子,学编竹篮,而这些热闹的瞬间,都会变成村里最美的故事,慢慢流传下去。
霜降过后的清晨,老学堂的木门第一次被重新漆成了朱红色。王大胆踩着梯子,正给门楣上的“耕读传家”木牌描金漆,就听见院外传来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是城里来的学生们,背着小书包,手里还提着装种子的小塑料袋,在老师的带领下往这边走。
“慢点走,别摔着!”李叔扛着一捆小铲子从旁边过来,裤脚沾着刚翻好的泥土,“农耕区的菠菜都冒芽了,正好让娃们学学怎么除草。”他说着,把小铲子一一摆在学堂门口的石台上,每个铲子柄上都缠着彩色的布条,“怕娃们握不住,特意缠了布条防滑。”
柳叶澈举着相机跑过来,镜头先对着朱红的木门拍了一圈,又转向学生们:“大家先在学堂里集合,王大爷给你们准备了小礼物!”话音刚落,王大爷就提着个竹筐从学堂里出来,筐里装满了编好的小蚂蚱,绿的、黄的,翅膀上还沾着金粉。“每个娃一个,拿着玩!”王大爷笑着把小蚂蚱分给学生,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接过,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里,眼睛亮闪闪的。
学生们坐进学堂时,都忍不住“哇”了一声——原本空荡的教室里,墙上挂了新糊的白纸,上面贴着王妈和张婶画的农作物图:绿油油的菠菜、黄澄澄的玉米、红通通的苹果,旁边还写着它们的生长周期。讲台上摆着几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不同阶段的种子,从刚发芽的小苗到成熟的果实,一目了然。
“今天咱们先认识庄稼,再去地里实践!”老师刚说完,王大胆就拿起一个玉米穗走进来,“大家看,这个玉米穗上有多少颗玉米粒?谁能数出来,奖励一个烤红薯!”学生们立马围过来,伸着小脑袋数,有个小男孩数得最快,举着手喊:“我知道!有五十六颗!”王大胆笑着把烤红薯递给他,红薯还冒着热气,小男孩捧着红薯,笑得露出了两颗小虎牙。
认识完庄稼,大家就往农耕区走。李叔先示范怎么除草,他蹲在地里,手指捏着杂草的根部轻轻一拔,就把草连根拔了出来:“除草要连根拔,不然草还会再长出来。”学生们学着他的样子,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拔草,有个小姑娘拔不动,王大胆赶紧过去帮忙,手把手教她怎么用力。
柳叶澈在旁边拍照,忽然看见不远处的苹果园里,那个做旅游攻略的博主正和摄影师忙着拍柿子——树上的柿子已经黄透了,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博主看见柳叶澈,挥了挥手:“我们打算把柿子采摘的内容加到攻略里,再拍个小视频,让更多人知道咱村!”
中午吃饭时,学堂里摆起了长桌,王妈和张婶端来刚蒸好的馒头和咸菜,还有熬得稠稠的玉米粥。学生们坐在长桌旁,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咸菜,吃得津津有味。有个学生问王妈:“阿姨,这个咸菜是怎么腌的呀?我想回家教妈妈做!”王妈笑着说:“下次你来,阿姨教你!”
下午的时候,学生们在农耕区种小油菜。李叔把种子分给大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坑,他们把种子撒进去,再用土轻轻盖住,最后提着小水桶浇水。有个小男孩浇水浇多了,水从坑里溢出来,他着急地看着王大胆,王大胆笑着说:“没事,下次少浇点就好,种子喝饱水才能长得快。”
夕阳西下时,学生们要离开了。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种的小油菜,还有王大爷编的小蚂蚱,脸上满是不舍。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拉着王大胆的手说:“叔叔,下次我还来,我想跟王大爷学编竹篮!”王大胆点点头:“好,叔叔等你!”
看着学生们的背影渐渐走远,王大胆和柳叶澈坐在学堂门口的石阶上。柳叶澈翻着相机里的照片,有学生们拔草的样子,有他们吃馒头的笑脸,还有老学堂朱红的木门。“你看,”柳叶澈指着照片,“咱村的学堂,又热闹起来了。”
王大胆望着远处的炊烟,心里暖暖的。他知道,以后还会有更多孩子来这里,认识庄稼,体验农耕,而老学堂里的笑声,会一直传下去,变成村里最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