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凌握住她的手,能感受到她的喜悦,也能感受到其他三个男人的心声——
都在为她高兴,为北荒高兴。
晏沉笑着说:“明天就把灯泡装到各个工地,晚上也能干活,基建能快一倍。”
梁珏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准备了足够的电线和一千个灯泡,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够用到咱们自己生产灯泡。”
萧尘渊则看着亮起来的灯泡,冷硬的脸上露出一丝柔和:
“有了电,以后玄铁军的通讯也能更方便——陛下说的‘无线电’,也能提上日程了。”
苏玉点点头:“等发电机稳定了,就研究无线电。北荒要越来越强,谁也别想欺负咱们。”
……
夕阳西下,北荒的各个工地都亮起了灯泡,淡黄色的光连成一片,像星星落在地上。
百姓们看着亮起来的灯泡,都舍不得离开,有的还在工地周围转着,嘴里念叨着“好日子要来了”。
皇宫里,老王妃抱着萧衡,站在廊下看着远处的灯光,眼角的泪痣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
衡儿你看,北荒越来越亮了,你娘真厉害。”
萧衡眨着大眼睛,手里拿着一个小灯泡,是灵灵送他的,他小声说:
“祖母,衡儿知道!娘是最厉害的!爹爹们和叔叔们也厉害!”
灵灵飞过来,落在萧衡肩膀上,嘴里还叼着块饼干:
“衡儿,以后晚上也能玩了!俺带你去发电机那边看灯!”
萧衡高兴地点点头:“好呀好呀!”
……
京城的皇宫里,楚承璟看着手里的情报,气得浑身发抖。
情报上写着北荒的发电机亮了,公路在往四国延伸,食品厂和纺织厂快砌完第三层,学校和医院也在加紧建设。
“废物!一群废物!”
楚承璟把情报扔在地上,一脚踹翻了旁边的桌子,茶杯摔在地上,碎片溅了小李子一身。
小李子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说:“陛下,细作还没消息,可能……可能已经被发现了。”
楚承璟猛地转身,右手的六指攥得发白:“不可能!那十个细作都是朕精心培养的,怎么会被发现?!”
小李子不敢说话,只是把头埋得更低。
楚承璟喘着粗气,目光看向北荒的方向,眼里满是嫉妒和恨意:
“苏玉!你这个妖女!朕不会让你好过的!就算朕不好过,你也别想安稳!”
他突然想到什么,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
“小李子,传朕的旨意,让黑石寨的拓跋文余部,去袭扰北荒的公路——
他们不是想修公路吗?朕就让他们修不成!”
小李子心里一惊,却不敢反驳,连忙应下:“奴才遵旨。”
楚承璟看着小李子离开的背影,眼里满是疯狂——
他知道黑石寨的余部只有五万人,根本不是北荒的对手,
但他就是不想让苏玉好过,哪怕只能拖延一天,他也愿意。
……
北荒的夜色渐深,灯泡的光依旧亮着。
发电机工地的周大人和工匠们还在忙碌,他们要确保发电机能稳定运转一整晚。
灵灵蹲在发电机上,时不时帮着检查线圈,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
“发电机,转呀转,亮了灯,暖了天……”
苏玉躺在床上,摸着隆起的孕肚,能感受到两个小生命的存在。
玄凌坐在床边,给她按摩着腿,晏沉在旁边看基建图纸,
梁珏在写外交文书,萧尘渊则在研究军事布防——
四个男人都在她身边,守护着她,守护着北荒。
苏玉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
北荒有强大的军队,有聪明的工匠,有勤劳的百姓,还有她身边这四个男人——
他们会一起守护北荒,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发电机要稳定运转,食品厂要继续砌砖,公路要往晏国延伸,还有……
等着楚承璟的细作和黑石寨的余部自投罗网。
……
三个月后的晨光裹着暖意,洒在北荒西城的食品厂屋顶上。
淡灰色的水泥屋顶泛着光,车间的玻璃窗擦得透亮,里面隐约能看到银色的机器——
灵灵前天才从空间里搬出来的方便面生产线,此刻正安安静静地立着,
电线顺着墙壁牵到屋顶的电表箱,崭新的灯泡垂在机器上方,开关一按就亮得晃眼。
周大人站在食品厂门口,手里捏着验收单,跟旁边的孙校尉比划:
“你看这车间地面,用水泥抹得平平整整,机器放上去都不晃;
那边的原材料仓库,陛下特意让加了通风口,粮食放里面不会潮。”
孙校尉点点头,目光扫过墙上的食品加工说明书——
是苏玉昨天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用防水纸打印的,上面画着饼干、红薯粉的制作步骤,连烤箱温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周大人,明天招工后,先让工匠跟着说明书练手?”
“必须的。”
周大人笑着拍了拍说明书,
“陛下说先做饼干和红薯粉,百姓种的红薯刚收了一批,够车间忙半个月。”
不远处的纺织厂更热闹,玄一正带着几个暗卫,把纺纱机往车间里搬。
机器是灵泉空间里的现代款,比古代的纺车快十倍,
萧雪薇站在门口,手里拿着苏玉给的衣服设计图,脸颊微红地帮着递工具。
“玄一公子,这图纸上的衣服,袖子比咱们穿的短些,会不会不方便?”
玄一停下手里的活,看了眼图纸——
上面画着浅紫色的短衫和长裤,线条利落。
“陛下说这是干活穿的,方便活动。”
他话音刚落,梁珏就摇着折扇走过来,浅琥珀瞳里带着笑:
“雪薇要是喜欢,等车间开工了,让工匠先给你做一件。”
萧雪薇脸更红了,连忙低下头:“谢四皇夫。”
梁珏没再调侃,转头跟玄一说:
“纺纱机放稳些,电线别压着,等会儿电工过来接电。”
北城的学校和医院也透着喜庆。
学校的五层楼立在晨光里,幼儿班的窗户上贴了灵灵画的小太阳,刘砚正带着方文、刘贤东检查教室:
“一楼的启蒙班摆四十张桌子,二楼一年级多放些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