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怃有些不解,她觉得若是不满,直接下令便好了。
总归是有人听从政令的。
苏绾卿没有与她过多的解释。
毕竟她是来护卫她的,而不是辅佐她处理政事。
多说无益。
武将与文官是不同的。
武将可以直白地通过战功获得晋升。
但也会留有隐患。
若是长时间不打战,那些想要晋升的人。
便会期盼战争来临。
也是不好的。
可若是长久战争,国将不宁。
是以战时有战时的晋升规则。
休养生息,也有一套规则。
这样才长久稳固。
认命从中央发出。
将士为皇权服务。
而不是只为战功负责。
而文官则是处理帝国庶务。
灵活改变当下的政策。
协调全国的人,银钱。
让百姓在相对的规则之下,得到较好的生活。
有所追求。
便是可行。
维护安定。
很难做到开天辟地的新局面。
这想要长久的努力。
想要不停地几代人甚至数十代、数百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
苏绾卿不是对她有意见,而是根本说不了。
此次的苏云瑶的事件,若不是牵扯过多。
许是也不会上一份奏折。
崔珩的族弟,不能小觑。
而今的崔氏一族,既是世家之首,也是皇室。
若是又不臣之心。
是会比崔珩上位,要轻易些。
至少阻力不会那么大。
或许是另一个傀儡皇帝。
也许会是一个权力集中的皇帝。
但在当下,崔珩没有新封心的王爷。
定是有所考量一番。
王爷就代表了即位的可能性。
若是崔珩除了意外,就可能江山易主了。
苏绾卿是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的。
她也想要权力。
但现在的她,还没有具备上位的能力。
若是仓皇上位,许是连傀儡皇帝都不如。
不是幽禁,就是以谋逆被杀了吧。
这也不是苏绾卿想要的结果。
但凡事都不能急。
急也没有用。
哪怕她如今是皇后,也不能直接设立女官。
阻力太大,那些女官也会容易退缩。
且后备的女官,定也是无法胜任得了。
一个观念,需要时间改变。
思维也是如此。
若是只拿世家小姐的做派,来当女官。
就是害了她们。
也会把后续的女子之路,彻底堵死了。
不会再有第二次的机会。
权力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但也不能忽视臣子的欲求。
慢慢来。
而今,也是有些触动了那些既得利益者。
李若薇,她很是期待她的表现。
一个出身尚书府的小姐。
会做到什么份上呢?
真的会为了她的自由,而与她的父亲做抗争?
苏云瑶的联姻信号,也是一个警醒。
崔氏一族的人,自是蠢蠢欲动的。
他们标榜着皇室。
想要联合其他的世家,给皇权施压。
此举定是有高人相助。
那个纨绔子弟怎么可能会想出这样的招数?
没有很过激,也没有急于求成的试探。
这结果,怕也是他们想要的答案吧。
崔氏一族哪怕与崔珩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
但也是在背后给了助力。
让他登上太子太师的位置。
才有了后续的可能性。
苏绾卿也没有否认。
若是只单单崔珩一人,是没有办法登上那个位置的。
但这不代表,就要分封崔氏一族为王爷。
这是不可能的。
论功行赏,已经忘了。
不可能再多了。
但除了王爷,还是给了崔氏一族优待。
让他们安心一些。
擢升官职等。
也许根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吧。
果然,人总是欲求不满的。
只会一直想要。
苏绾卿只能等崔珩回来处理。
她也没有资格处理。
没有合法性。
在世人眼中,她不过是崔珩的附庸。
权力来源于崔珩。
但她没有因此跳脚、生气。
想要的一切,慢慢来便好了。
何必急于一时,而后如水中之月。
稳扎稳打,才是正道。
苏绾卿平复心情,接着处理奏折。
虽然不能如崔珩一般,可以临朝。
但也是可以与崔珩商讨的。
尚书发出的政令,她可以在发出之前查看。
不过,那些文武百官,还暂时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罢了。
权力才是一切的追求。
但不应该只是一个群体的特权。
那些世家子弟,也该让位了。
让那些寒门子弟,甚至平民百姓也参与进来。
有一个向上的机会。
到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就不是她能控制得了了。
或者又是新的世家,或许根本就无法比得过,那些金贵的世家子弟。
一切,看天命罢了。
......
苏家。
苏云瑶从苏景程的书房回到柳氏的院子。
柳氏一见苏云瑶进来,面色不喜。
忙问道:“女儿,可是有了何事?”
苏云瑶有些无奈道:“父亲,让我放弃与崔氏一族的联姻。母亲,都说此事不可能成的,何必去搅浑水?”
她之前就反对这件事。
但柳氏一直兴致高昂。
此事,也从之前为她不停地找亲事说起。
苏绾卿虽然已是皇后娘娘的位置。
但顶着的是前朝皇室的名号。
不是苏家人。
那些媒人听闻是苏家人,都不敢去多接触。
京中的世家子弟更是见风使舵,连苏辞洲也备受排挤。
背地里都道,是苏家对苏绾卿不薄。
这才如此。
苏景程也顶着那个帽子。
自是懦弱不已。
不会有人想与苏家结亲。
一个被皇权抛弃的世家。
没有任何价值。
不止是苏云瑶的亲事受堵。
苏家的交际,也备受歧视。
怕是连苏景程在官场上,也不会顺利吧。
若是苏绾卿还是苏家人,怕是苏景程早就是一品大臣了。
何苦还是四品官员?
苏云瑶心中有些怨怼。
柳氏闻言,恼怒极了:“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的亲事?还能作废?哪怕那人是个纨绔子弟,只要生下继承人,便是生死不论了。”
她觉得这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哪怕苏云瑶心中是不乐意的。
但她觉得权势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世家不肯让苏云瑶入门。
若是向下,便是跌落了。
她的女儿,绝不容许过苦日子。
一切的苦,都是她来吃,便好了。
苏云瑶知道柳氏的想法,但安慰道:“此事,父亲已然发话了,我们就此算了吧。此前父亲被召入宫中,想来也是此事。”
柳氏顿住,若只是苏景程拒绝,还有回转的余地。
可若是苏绾卿发话了。
这事可就已经是定的的。
苏家,不是崔氏一族。
还有些地位。
一个曾经落寞过的世家。
又怎么敌得过?
柳氏有些担忧说道:“此事,已然放话出去了,可是会招来谩骂?那位纨绔子弟可不是良善之人。是他开口求娶,而今不作数了。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苏云瑶倒是不在意:“这不是苏绾卿想要看到的吗?若是以此,激怒那人,怕是有了罪名去惩戒他了。迟迟不封崔氏一族的人,不就是等着他们的错处吗?”
崔珩已经是帝王了,自是不会放过族中,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
也不会有人想要与旁人,平分他手中的权力。
从来没有。
柳氏还有些不解:“这是为何?陛下不是崔氏一族人吗?若是没有崔氏的助力,能登得上那个位置?”
苏云瑶嗤笑一声:“母亲,是一个宗族的人。可而今崔氏是崔氏。陛下是陛下。两者可不能混为一谈了。”
“若是传出去,怕是被人嗤笑。陛下纵然靠着崔氏上位,可他也不是等着崔氏护着他。而是他一步步走出来的。是以,可以说,皇位与崔氏一点关系都没有。”
柳氏听完苏云瑶的话,依旧是有些不相信。
怎么可能呢?
又不是苏绾卿那个白眼狼,可换个身份,说她是前朝皇室中人。
可陛下是即位后,依旧没有否认是崔氏的人。
也没有打压。
但,好像也没有扶持。
柳氏想了想,越发觉得苏云瑶的想法是正确的。
或许,陛下真的有与崔氏割席的想法。
那她之前想把苏云瑶嫁与崔氏,岂不是失策了?
柳氏赶紧说道:“那女儿,岂不是如果联姻,也是会是不好的下场?”
苏云瑶看着她脸上的不安和愧疚,很是肯定的说:“是的,母亲。”
柳氏闻言,差点瘫倒在地。
被一旁的奴仆扶住了,这才没有跌倒。
待回神,柳氏对着苏云瑶道歉:“对不起,我的云瑶,是母亲心急了。差点就坏了你的后半生。”
苏云瑶也没有过多纠结,只道:“母亲已然知道便好。好在我也没有嫁入崔氏。此事还多谢我的那个姐姐了。哪怕是有她的考量,但确实也是救了我。”
柳氏见着苏云瑶似乎是放下了,但依旧心有余悸:“此事作罢,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辞洲的亲事也没有着落。若是没有苏绾卿的事,怕是已经有孩儿了。”
苏绾卿有身孕,刺激到了柳氏。
凭什么苏绾卿那个贱人。
可以至高无上,而她的儿女便是人人喊打。
苏云瑶看着柳氏眼中,慢慢浮现出来的怨恨。
便知柳氏一直厌恨着苏绾卿。
可姐姐已经是贵为皇后了,还能如何?
苏绾卿叹了叹气,劝道:“母亲,不要再与姐姐斗气了。我们已经是敌不过了,认清事实吗?弟弟的亲事慢慢来,总是会有的。”
柳氏知道,已经无用了。
苏绾卿不再是以前那个,她可以欺负的世家小姐。
拿捏不住了。
但心中还是会不平。
这世道,为什么就对她如此刻薄?
嫁了一个心中有别的女子的夫君。
还有一个眼中钉。
到了如今,又是被人压着。
连儿女的亲事也备受白眼。
苏云瑶上前,拥住了柳氏,安慰道:“母亲,什么事都没有性命重要。一切都会有的。苏绾卿也不可能对我们刻薄。之前不是说过了一笔勾销,自是不可能再追究了不是吗?”
柳氏心中还有怨怼,但也知于事无补了。
不可能还敌得过一个皇后。
哪怕在世人面前,不过是帝王的附庸。
没有权力。
但也不是可以轻视的。
欲望的皇后,背后还有家族支持。
苏绾卿背后,确实什么都没有。
只有那个商籍的白氏。
根本敌不过,以往的嫔妃势力。
真正依靠陛下。
柳氏想着,便也想通了。
哪怕尊贵,又如何?
不也是以色侍人吗?
待倒容颜逝去,又没有家族支撑。
又怎么可能敌得过后来者?
依旧是失败的人。
苏云瑶放开柳氏,见着她的神情有些和缓,便出声道:“母亲,可是想通了?”
柳氏点了点头:“云瑶你都这般说了,若是还没想通。这些年我又是如何过来的?不过是一时钻了牛角尖,嫉妒让人发狂罢了。”
苏云瑶知道,苏绾卿被册封为皇后一事,自是对整个苏家而言,都是极其震撼的一件事。
但既然已经发生了,便也只能接受。
哪怕心中有些害怕苏绾卿会报复她们。
也只能面对。
过去的事,已经无法逆转。
便走一步算一步好了。
而今也没有恶劣到那个地步。
苏绾卿明面上,并没有对付她们,对付苏家。
也许,她们安分些,便会平安无事。
陛下应该也不是这样的一个君主。
愿意看到朝堂混乱的人。
苏家只有苏景程一人在朝为官。
这是苏家很是急迫的一件事。
而今若是苏辞洲也入朝为官,许是会让她们安定些。
苏云瑶思及,便对着柳氏道:“而今最紧要的,还是弟弟何时入朝为官。其他的事,还能放一放。”
柳氏闻言,更是心疼:“辞洲,自从苏绾卿为皇后之后,更加心灰意冷了。如今都不敢去书院。只是一味待在他的院子中。”
苏云瑶有些震惊,之前,她也为她的亲事着急。
是以,多次邀约和勾引看得上的世家子弟。
没有过多关注苏辞洲。
苏云瑶着急了:“母亲,而今我们能依靠的便只有弟弟了。若是弟弟放弃入朝为官,那我们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书院一定要去的,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书院中。”
柳氏何苦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就是说不动。
是以,才心灰意冷,想要给苏辞洲找亲事。
期盼孙子能改变些。
只是时间会长很多。
但也好过浑浑噩噩的苏辞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