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鸭婆的身体微微颤抖,浑浊的眼睛逐渐变得清明,她看着月平,眼中泛起泪光,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愧疚:“我……我对不起豆腐堰的生灵,对不起撞杆山的老山羊,更对不起……三百年前守护这里的自己。”
“都过去了。”月平温和地说道,“邪祟已除,你还有机会弥补,重新做回豆腐堰的守护者,守护你曾经珍视的一切。”
就在这时,老山羊的意念通过“意鉴”传来,带着欣慰的笑容:“小友,九个邪符已全部冲破!‘阴河锁脉阵’彻底破了!豆腐堰的‘气脉’正在快速恢复,你那边怎么样?老鸭婆她……”
“前辈放心,老鸭婆体内的邪祟之气已基本消散,她恢复了清醒。”月平回应道。
“太好了!”老山羊的声音中满是激动,“咱这就调动‘生息脉’,帮豆腐堰恢复‘气脉’平衡,让堰塘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话音刚落,一股更加强劲的淡绿色“气脉”从撞杆山方向涌来,顺着“气脉通道”流入豆腐堰,如同奔腾的江河,注入水洞子。
这股“气脉”带着浓郁的生命力,滋养着豆腐堰的水脉,黑色的水域逐渐变得清澈,淤泥中的幽绿色光点也快速消失,水底的石缝中,甚至有细小的鱼虾开始游动,透着生机与希望。
老鸭婆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感动,她挣扎着站起来,对着月平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月平。从今往后,我会用余生守护豆腐堰,弥补三百年的过错。”
月平笑着点头,站起身,望向水面——光柱已渐渐消散,夜空恢复了平静,月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泛着粼粼的银光。
远处的村落里,传来了村民们的欢呼声,那声音比之前更响亮,更激动,显然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气脉”的恢复,还看到了水下冲天的光柱,知道邪阵已彻底被破,家园真正安全了。
他抬头望向撞杆山的方向,山顶上,淡绿色的“气脉”依旧在闪烁,那是老山羊在向他传递祝福。
他知道,这场跨越三百年的恩怨,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豆腐堰的未来,将在他、老鸭婆、老山羊,以及所有守护这里的人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安宁、美好。
月平伸出手,握住老鸭婆的翅膀,轻声说道:“走吧,我们一起去看看恢复生机的豆腐堰,看看那些等待着安宁的生灵。”
老鸭婆点头,与月平并肩,朝着水面飞去。
水下,邪祟晶石的碎片已被“生息脉”能量彻底净化,化作无害的粉末,沉入淤泥;水面上,村民们举着灯笼,朝着水洞子的方向跑来,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口中呼喊着“邪祟已除”“家园安全了”。
当月平与老鸭婆飞出水面,落在堤埂上时,父亲与哥哥快步迎了上来。
父亲拍了拍月平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好小子,你不仅破了邪阵,还救赎了老鸭婆,你是陈家的骄傲,更是忧乐沟的英雄!”
哥哥则兴奋地抱住月平,大声说道:“月平,你太厉害了!以后我再也不用怕堰塘里的邪祟了,咱们可以一起在堰塘里捕鱼、游泳了!”
老鸭婆看着眼前的场景,眼中满是感动,她对着村民们深深鞠了一躬,轻声说道:“乡亲们,三百年前,我因一己之私,被邪祟控制,危害了豆腐堰;今日,承蒙月平与老山羊的帮助,我得以恢复清醒。从今往后,我会用我的‘气脉’滋养堰塘,守护这里的每一位生灵,若有违背,愿受‘气脉’反噬之罚。”
村民们看着老鸭婆真诚的眼神,纷纷鼓起掌来——他们知道,老鸭婆曾是守护豆腐堰的意灵,如今她已迷途知返,值得被原谅。
村里的老支书走上前,笑着说道:“老鸭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后咱们一起守护豆腐堰,让这里永远安宁。”
月平看着眼前和谐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满足。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是邪祟的清除,更是守护信念的传承,是救赎力量的胜利。
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心怀守护之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夜空中,月亮依旧明亮,星星闪烁着光芒,豆腐堰的水面泛着粼粼的银光,微风拂过,带着水草的清香,一切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美好。
月平知道,这便是他作为陈家意者,作为豆腐堰守护者,最想守护的景象——家园安宁,生灵安乐,“气脉”纯净,世代传承。
九十九丈长的意箭杆斜架在水洞子与黄莲嘴蛮子洞之间,如同一条横跨天地的“气脉银桥”。
箭杆由百年桃木混合月平的“意”气炼制而成——这桃木是月平十二岁生日那天,父亲带着他去撞杆山深处的古树林挑选的,树干笔直,纹理紧密,曾在百年前躲过一场邪祟之乱,本身就带着淡淡的“气脉”光泽。
月平用了整整半年时间,每天用“意”气打磨箭杆,将桃木中的杂质一点点剔除,再刻上“陈氏驱邪符文”,每一道符文都耗费他三个时辰,刻痕深处藏着他的“意”气印记,与撞杆山的“生息脉”、豆腐堰的水脉早已形成隐秘共鸣。
此刻,箭杆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淡金色光泽,符文线条如同活过来的溪流,随着“气脉”流动微微闪烁。
月平站在水洞子顶端,双脚稳稳踩在第九层石塞子上。
这石塞子是父亲去年秋天亲手打磨的“镇脉石”,表面光滑如玉,嵌在水洞子顶端严丝合缝,连一根头发丝都插不进去。
石缝中还留着父亲刻画的“守脉纹路”,纹路呈螺旋状,如同水洞子的“气脉”脉络,此刻正随着“气脉”流动微微发光,泛着淡金色的光芒。
月平掌心沁出的冷汗顺着箭杆滑落,在木质表面凝成细小的水珠——水珠晶莹剔透,映着月光与符文的光芒,如同镶嵌在箭杆上的微型珍珠。
这些水珠尚未落地,便被周围涌动的“气脉”蒸发,化作一缕缕淡白色的雾气,消散在夜色中。
这不是普通的水汽消散,而是“气脉”主动吸收水分中的杂质,为箭杆的“意”气运转扫清障碍,是灵体与意者心意相通的细微征兆——山灵与水灵感知到他的紧张,正用自身的“气脉”为他舒缓心神。
他伸手从意识海中调出一束“意菅”——这是月平用豆腐堰水脉与撞杆山“生息脉”混合炼制的灵藤,通体呈淡青绿色,表面布满细小的“气脉孔”,每一个“气脉孔”都如同一个微型的“气脉转换器”,既能传导“意”气,又能传递灵体的意志。
月平小心翼翼地将“意菅”缠绕在箭杆与“气脉桩”的衔接处,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他知道,“意菅”是连接意器与灵体的关键,一旦缠绕不当,便会影响“气脉”的传递。
每缠绕一圈,月平便对着箭杆轻声念出一句“唤灵咒”:“气脉相通,灵意共生,守我堰塘,护我山河。”咒语声音不高,却带着坚定的信念,如同种子落入土壤,在“气脉”中生根发芽。
随着咒语落下,撞杆山方向传来一声低沉的哀鸣——这不是山的痛苦嘶吼,而是山灵老山羊被“意菅”的“气脉”唤醒时,与山体产生的共鸣。这声音如同古老的号角,在山谷中回荡,带着生机与力量。
月平调动“意见”望去,四十万小眼同时激活,如同四十万颗探照灯,照亮了撞杆山的“气脉”脉络。
他清晰地“看见”,撞杆山深处的“生息脉”如同被唤醒的溪流,从山体各处涌出,顺着“意菅”的通道缓缓流动,淡绿色的“气脉”在箭杆表面形成细小的涟漪,与符文的金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如同两条相互缠绕的灵蛇,传递着山灵的意志:“小友,‘生息脉’已就绪,所有‘气脉出口’的邪符都已被咱压制,待你引动撼山意,咱便一同撬动邪阵节点,绝不让邪祟再危害豆腐堰。”
这股意志传递得清晰而温暖,没有丝毫阴寒,与月平此前激活山灵时的“气脉”波动完全一致——去年冬天,撞杆山的“生息脉”因邪符侵蚀日渐衰弱,老山羊陷入沉睡,是月平带着一千粒心神食粮,在石穴中守了三天三夜,用自身“意”气唤醒了它。
那时山灵传递的便是这般带着生机的意志,如今时隔半年,这股意志不仅没有变化,反而因“意菅”的连接变得更加亲近,如同老友重逢般熟悉,显然山灵从未有过背叛的念头,此前的“异常”不过是月平因担心邪祟而产生的误判。
更让月平安心的是,豆腐堰的水脉也在同步呼应——水底传来细微的“咕嘟”声,如同泉水冒泡,无数细小的气泡从水洞子周围升起,每个气泡都有黄豆大小,表面泛着淡蓝色的“气脉”光泽,如同被水灵赋予生命的珍珠。
这些气泡不是随机漂浮,而是沿着“气脉”轨迹,整齐地朝着箭杆方向汇聚,那是水灵老鸭婆在传递信号,告知月平水脉已准备就绪。
月平再次调动“意见”,将视野沉入水底。
他看到,水底的邪祟晶石碎片旁,老鸭婆的白色“气脉”正围绕着晶石缓缓旋转,形成一道白色的“气脉屏障”,将残留的邪祟之气一点点包裹、净化。
邪祟之气在屏障中挣扎,如同被困在茧中的蝴蝶,却始终无法突破。
同时,老鸭婆释放出一缕淡蓝色的“气脉”,顺着箭杆向上流动,与山灵的“生息脉”在箭杆中段交汇,形成一道金、绿、蓝三色交织的“气脉光带”——金色是月平的“意”气,绿色是山灵的“生息脉”,蓝色是水灵的水脉,三色光芒相互融合,如同三道守护的屏障,将箭杆牢牢护住,任何邪祟之气都无法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