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车速都慢了许多。
那块五花肉挂在车把上,一晃一晃的。
江小满的心情也跟着一晃一晃的。
她忽然把脸贴在周逸尘的后背上,轻声问。
“逸尘,咱们的日子,是不是越来越好了?”
“嗯。”周逸尘应了一声。
回到他们租的小院,周逸尘停好车。
江小满提着肉,哼着小曲儿,一溜烟就钻进了厨房。
“我来烧火!”
周逸尘也跟着走进去,卷起了袖子。
“今天我来掌勺。”
周逸尘笑了笑,接过江小满递来的围裙系上。
“看我的。”
他的厨艺可不是吹的,日积月累的练习,早就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手艺还好。
江小满也没闲着,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炉子前,熟练地开始点火。
“火要烧旺一点吗?”
“中火就行。”
周逸尘把那块宝贝似的五花肉放到案板上,清水洗净,下刀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
每一块都差不多大小,肥瘦匀称。
锅里烧上水,把肉块焯了一下,撇去浮沫捞出来。
另起一口锅,锅烧热,放了点油,紧跟着就是一把冰糖。
他拿着锅铲,慢慢地搅动,看着冰糖在锅里从大块融化成小块,再变成焦糖色的糖浆,冒起细密的小泡泡。
就是现在。
周逸尘眼疾手快,把焯好水的肉块倒进锅里,快速翻炒。
只听“刺啦”一声,肉香混着糖香瞬间就爆了出来。
江小满在灶膛前,使劲嗅了嗅。
“好香啊!”
每一块五花肉都均匀地裹上了漂亮的糖色,红亮红亮的,看着就馋人。
周逸尘又往里加了酱油、料酒,还有两颗八角。
加热水没过肉块,盖上锅盖,转头对江小满说。
“现在改小火,慢慢炖。”
“好嘞!”江小满应得脆生生的。
锅里咕嘟咕嘟地响着,浓郁的肉香从锅盖的缝隙里一个劲儿地往外钻,很快就飘满了整个小厨房。
周逸尘又炒了个青菜,蒸了锅白米饭。
等米饭的香气飘出来,那锅红烧肉也炖得差不多了。
周逸尘揭开锅盖,用锅铲轻轻一拨,肉皮软烂,颤巍巍的。
汤汁已经收得浓稠,红润油亮。
“开饭!”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一盘清炒白菜,两碗冒着热气的白米饭,简简单单地摆在小方桌上。
可对两个人来说,这就是顶顶好的美味。
江小满夹起一块红烧肉,都顾不上烫,就往嘴里送。
肉皮入口即化,肥肉肥而不腻,瘦肉酥烂醇香。
“唔……好吃!”她含糊不清地赞叹道。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周逸尘看着她那副满足的小模样,自己心里也跟着高兴。
他也夹了一块,配着白米饭吃,一天的疲惫好像都被这口肉给治愈了。
两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谁也没说话,就听见碗筷碰撞和吃饭的声音。
一盘红烧肉很快就见了底,连盘子里那点油汪汪的汤汁,都被江小满拿来拌了饭。
吃完饭,江小满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一脸的幸福。
“我来收拾!”
她站起身,手脚麻利地把碗筷摞在一起。
“我刷碗,你把碗擦干放好。”周逸尘跟着站起来,很自然地接过了她手里的碗。
“行。”
厨房里,周逸尘站在水盆前,挽着袖子,仔仔细细地刷着每一个碗。
江小满就站在他旁边,接过他洗干净的碗,用一块干净的棉布一点点擦干。
昏黄的灯泡挂在房梁上,光线柔和地洒在两个人身上。
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碗筷收拾妥当,厨房里恢复了整洁。
江小满打了个秀气的哈欠,眼角泛起点点泪花。
“困了,我先去睡了。”
“嗯,去吧。”周逸尘温和地应了一声。
等江小满进了里屋,他才过去把堂屋的灯给关了。
整个小院,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周逸尘躺在自己那屋的土炕上,身下传来温热的暖意,驱散了夜晚的最后一丝凉气。
夜深人静,正是查看收获的时候。
他闭上眼,念头一动,一块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淡蓝色面板,便在脑海里浮现出来。
【医术LV4(3152\/4000)】
【八段锦LV10(988\/1000)】
【八极拳LV3(1006\/3000)】
【教学LV10(51\/1000)】
【厨艺LV6(461\/600)】
【农业LV1(625\/1000)】
面板上的数据清晰地罗列着他这段时间的成果。
他的目光在几项技能上扫过。
好几个技能的经验条,都快满了。
特别是八段锦,只差最后12点经验,再练两遍就能升级了。
厨艺也差得不多,再过一段时间,差不多也能升级。
唯独医术和八极拳,那经验条看着就让人觉得路还长。
不过周逸尘也不急,一口吃不成胖子,慢慢来就是了。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教学技能那一栏上。
十级。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等级。
他回想起教学技能升到九级时的变化。
那时候,他给王宇和刘娟讲课,就不再是单纯的填鸭式灌输了。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讲的知识点,对方到底听懂了没有,又是在哪个地方卡住了。
就像上个星期,他讲肠梗阻的鉴别诊断,王宇就总是在一个地方犯迷糊。
九级的教学技能,让他能一眼就看穿王宇的思维误区,知道他不是没记住,而是把两个不同的病理逻辑给搞混了。
所以他能直指核心,用最简单的话把那个疙瘩给解开。
这种感觉,就像是给学生的大脑装了个探测器,能精准找到问题所在。
而十级之后,他的教学能力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说九级是能精准地找出学生脑子里的“病灶”。
那么十级,就是能瞬间开出最对症的那副“药方”。
同样一个知识点,他脑子里能瞬间浮现出七八种不同的讲法。
哪一种适合逻辑思维强的王宇。
哪一种适合需要具象化理解的刘娟。
甚至哪一种讲给江小满,能让她在最短的时间里记得最牢。
这种感觉很奇妙,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像是一种本能。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对方接收知识的渠道和壁垒,然后用最巧妙的方式绕过去,直接把知识点“种”在对方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