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已经交给刘光奇了,现在刘光奇人影都没了,只能去找赵年借钱。
十几块钱对赵年来说九牛一毛,几百块他都看不上眼。
可他为什么愿意借?
就因为刘海忠快不行了?
要是刘海忠真没了,四合院里就少了个乐子,赵年也捞不着系统奖励了。
所以刘海忠死不死,跟赵年没什么关系,但他得想办法保住这条命,不然奖励就没了。
而且赵年心里有谱,这钱只是押金,以后肯定还得再借,到时候他就能把这笔钱骗回来,转成系统奖励。
手底下人都在场,别人来借钱,金额也不大,赵年正好有钱,自然得借。
要是不借,岂不是显得冷血?人家说了会还,怎么就不能借?
这样下去,手下人会怎么看他?肯定会觉得跟着他没前途。
赵年不怕刘家不还钱,刘海忠还在第三轧钢厂上班,工资和退休金都是他管着,随时可以扣下来。
这事合情合理,就算有人举报,他也一点事没有。
借点钱不算什么,还能在下属面前装个大好人,顺便给下一步计划铺铺路,赚点系统奖励。
赵年当然借了。
借了十几块钱,让刘母赶紧去医院,别耽误了手术。
刘母感激涕零,一个劲儿夸赵年是好人,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后来来拜访的人也都在夸赵年,听这些奉承话,赵年心里头美滋滋的。
难怪再聪明的人也喜欢听好话,这话听着就是舒坦。
赵年早就习惯了,这里的好人跟后世的骂人话没什么两样。
赵年这边客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快上班了,那些之前没来拜年的也都来打招呼了。
刘母拿着借来的十几块钱回去交医院押金,不然没法做手术。
做完手术还缺不少钱,只能先做手术,后面再想办法。
刘光福和刘光天两兄弟其实不太乐意动手术,因为要花大钱,而且还不一定能救醒。
要是刘海忠醒不过来,他们俩就得还钱。
至于刘光奇,现在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跟着寡妇跑了,不在北都了。
就跟何大清一样,跟着寡妇跑到外地去了。
他们俩根本靠不住,反正刘海忠对他们也不好。
可没办法,要是他们不同意动手术,母亲肯定不答应,肯定会埋怨他们。
老太太那张嘴厉害得很,一开口就没完没了,让人受不了。
要是他们说不救,那在四合院也没法待了,这年代还是很看重孝道的。
很多单位都不招不孝顺的人,这样被人说闲话,脸上也挂不住,特别是他们都没结婚,人品不好更难找对象。
再说,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说不定花不了多少就能治好,那就皆大欢喜了。
刘光天和刘光福也只能忍着认了,再说万一母亲借不到钱,就不动手术,也省钱了。
可以说他们是“父慈子孝”,有这么个爹,儿子这样也正常。
但他们没想到,大儿子刘光奇是这个德行,刘海忠对刘光天和刘光福两个儿子确实不好,对刘光奇却是一直宠着。
结果最宠的那个儿子干出最不地道的事。
不知道该说是世事难料,还是刘光奇被惯坏了,只有这种人才能干出这么离谱的事。
不管怎么说,刘海忠的教育真是一塌糊涂,三个儿子没一个争气的。
要是他们知道赵年把钱借给母亲,给刘海忠治病,会不会记恨赵年?
赵年在四合院里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还是轧钢厂的厂长,谁敢对他有半点不敬?
刘光奇两兄弟长期被刘海忠欺负得服服帖帖,天生胆小怕事,遇到厉害的人就怂。
所以刘海忠一失势,他们立马硬气起来,再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时,赵年正和别人闲聊,刘母终于赶到了医院,手术费用已经凑够了。
她还从刘光奇那里软磨硬泡要了几块钱,刘光奇开始死活不肯给,最后被刘母一顿臭骂,说是“借”的,才勉强掏了出来。
刘光天平时爱炫耀,说自己买了不少东西还存了点私房钱,刘母自然不会放过敲诈他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想让老大刘光奇出钱,人影都找不着。
交完钱后,医院很快就安排了手术。
诊断出是脑出血,当然得赶紧动手术。
刘家人只能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
手术都做了,当然盼着成功,这样刘海忠就能醒过来,早点出院。
最怕的就是手术失败,人虽然活着,却一直昏迷不醒,那花的钱就打水漂了。
有时候重病真的让人难以承受,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从人道主义角度讲,只要还有救,肯定愿意治,除非是彻底没救了。
连蝼蚁都知道求生,更不用说人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
等待中的刘家人越来越焦急。
每个人心情各异,但都牵挂着刘海忠。
刘海忠的妻子刘氏最担心丈夫什么时候能醒,这么久了还没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害怕刘海忠出事,担心他的安危。
刘光福和刘光奇兄弟俩也在担心刘海忠,不过他们担心的不是他的身体,而是钱。
如果刘海忠死了倒还好,至少不用再花钱了。
要是治好了却醒不过来,还得继续花钱治疗,还得有人照顾,他们可不想落到这个下场。
有这样一个父亲拖累,以后还怎么存钱?
娶老婆都不容易,一方面没钱,另一方面哪个姑娘愿意嫁到这样一个家庭?
要钱没钱,要工作没工作,结婚后还得照顾瘫痪的公公。
想到这个结果,兄弟俩急得团团转,在外面来回踱步。
虽然他们没说话,但心里都在琢磨这事。
可怜的刘氏还夸他们长大了,知道心疼父亲了。
面对母亲的表扬,两人当然不会傻到把真实想法说出来,那太不孝顺了。
再说也不知道父亲到底怎么样了,要是醒了不就没事了吗?
要是醒不过来,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终于等了三个多小时,手术室的门打开了。
刘氏一看到门打开,立刻冲上去问:“医生,医生,我丈夫怎么样了?他怎么还没出来?”
刘光天兄弟也赶紧走过去,想知道结果如何,是不是已经醒了,这样就能出院了,不用再借钱了。
“病人还没完全脱离危险期,还要等一会儿,不过手术很成功!”医生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他现在已经醒过来了吗?”刘氏接着问。
“暂时还没有清醒,这正是我要说的,手术虽然成功,但可能无法醒来,因为之前的脑出血压迫了神经,要看后续恢复情况,如果一周后还不能醒来,还需要再做一次手术!”医生说。
刘氏一听愣住了,不是说手术成功了吗?怎么刘海忠还醒不过来?
刘光天兄弟也懵了,后面还要做手术,那岂不是又要花钱?
这次手术费只是交了押金,还不知道后续要多少钱。
刘氏马上和医生吵了起来,说既然手术成功,为什么刘海忠还醒不过来?
刘光天兄弟也跟着吵,他们可不想再花钱了。
医院也只能解释说,人体本来就很复杂,更别说大脑了。
不管怎么说,等药物效果过了,就会把刘海忠转到病房,看看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如果不行的话,只能靠营养液维持。
如果一周内还醒不来,就要再做一次手术,反正人肯定出不了院,还得有人照顾,照看药水,帮着照看病人。
另外,手术已经做了,后续的药费也得结一次,补上差额。
很明显,交的五十块押金是不够的。
当然,医院也不是立刻就要钱,在第二次手术前交上就行,现在药还能先用着,不过钱肯定是不够了。
刘氏和刘光天兄弟三人在医院大闹起来。
一个是因为刘海忠没救醒,另一个是不愿意再交钱。
都说手术成功了,可人还没醒,可能还要第二次手术,刘家人实在承受不了。
普通百姓真的生不起病,住不起医院。
得了大病,简直要倾家荡产。
也难怪刘家人反应这么激烈,特别是刘光天和刘光福,他们真的不想让刘海忠住院,还要开刀用药,那得花多少钱。
面对他们的闹腾,医院也不怕,直接叫来了警察。
警察把他们带到了警察局,让他们好好冷静一下。
至于刘海忠,可以让护工看着,钱自然也是刘海忠家里出,谁让他们都被带去警察局调查了。
别看刘光天他们在医院横行霸道,被带到警察局后一个个都老实了,哪还敢闹。
这次的事情很清楚,完全是刘家人无理取闹。
医院的救治手段没有问题,手术也成功了,但手术成功不代表人就必须醒来。
再说,就算手术不成功,该交的钱还是要交,除非医院故意害人,那另当别论。
至少这一次不是这种情况,所以警察把他们带到警察局,好好教育了一番,还让他们写道歉信。
看在医院还有病人的份上,警察也没有追究责任,但要求他们尽快把费用补齐,否则就把他们抓进牢里。
刘氏、刘光天和刘光福唉声叹气地回到了医院。
能怎么办呢?这时候不敢拖欠,闹到警察局可是大事。
当然也不是没人拖欠,哪里都有这种人。
但拖欠的人一般都跑路了,他们可以不还钱,但得跑路,离开北都。
他们不愿意跑,因为他们在北都还有户口、工作和房子。
要是跑路了,就成了流民,没有身份,打工都困难,躲债跑路都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因为他们大闹医院,早上起来,三人就给医院送上了三份道歉书。
医院接受了,顺便还给了他们一样东西。
当然医院不可能给他们道歉信,他们又没做错事,反而是拼尽全力抢救刘海忠。
给的是账单,很多纸张,这就是刘家人要付的钱。
看到厚厚一叠账单,刘家人吓得腿都软了。
这得多少钱,现在不得不面对了。
一页页翻看着账单,有的只有几毛钱,有的几块,大都是小额的,但也有一些十几块甚至五十块的大额,其中五十块的就那一张,是手术费。
东拼西凑加起来,竟然有一百三十多块,这还没算上后续还要用的药呢。
不管刘海忠能不能醒过来,花两百块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要是醒了,可能再用几天药,两百块也就花完了;要是还醒不过来,那就得再做手术,而且第二次手术说不定会很贵。
到时候费用可能会翻倍,医生说大概要准备四百块左右。
一听治好刘海忠需要四百块,刘家人全都蔫儿了。
他们家哪里来这么多钱,四百块,他们根本拿不出来。
刘光天还在实习期,一个月连二十块都挣不到,不吃不喝得干快两年才能攒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