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江夫人”入耳,江挽澜竟有片刻的怔忡,随即才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虽已与林淡成婚数月,但自幼在被人唤作“二小姐”,后来是“江郡主”,这骤然变成“夫人”,她心底总还有些未能完全适应的陌生感。
她抬眸望去,只见一位衣着雅致、面容娴雅的妇人正含笑望着自己,身边跟着方那位藕荷色衣衫的小姑娘。
江挽澜迅速在记忆中搜寻,随即展颜一笑,上前两步,得体地回应:“原来是李夫人,真是巧遇。”
这位李夫人,其夫家姓卢,与江挽澜的嫂子有些远房亲戚关系,算起来是嫂子外祖家那一支的。
江挽澜在京中闺秀圈里与卢家虽往来不多,但也曾在几次宴席上有过数面之缘,认得这位性情还算爽利的李夫人。
“江夫人何时来的金陵?怎先前未曾听闻消息?”李夫人语带关切地问道,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江挽澜身后气质不凡的黛玉。她记得这位东平郡王府的二小姐是嫁给了那位势头正劲的林侍郎,按理应在京中,怎会突然出现在金陵?
江挽澜笑容温婉,解释道:“随夫君回苏州祭祖,顺道路过金陵,停留几日。倒是李夫人,我记得卢大人不是在平阳府任上么?您怎会在此处?”她心中也存着同样的疑惑。
李夫人闻言,拿绢帕掩嘴轻笑,带着几分归宁的喜悦:“江夫人有所不知,我娘家本就是金陵人士。这次是因为娘家幼弟要大婚,我这做姐姐的,便带着女儿回来观礼,沾沾喜气。”
说着,她将身侧的女儿轻轻往前带了带,柔声道:“菱溪,快来正式见过林侍郎夫人,你该称一声江姨母。”
那名叫菱溪的小姑娘乖巧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清脆:“菱溪见过江姨母。”她举止落落大方,眼神清澈,看得出家教甚好。
李夫人这才将目光转向一直安静站在江挽澜身侧的黛玉,眼中带着欣赏与询问:“这位姑娘是……?”她近几年随夫在外任职,并未见过黛玉。
江挽澜自然地揽过黛玉的肩,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骄傲:“这是我夫家侄女,康乐。”
李夫人脸上立刻显出恰到好处的敬意,忙道:“原来是康乐县主,失敬失敬。”说着便要行礼。
黛玉岂会受长辈的礼,连忙侧身避开,上前虚扶了一下,声音清柔婉转:“李夫人太客气了,您是长辈,唤我黛玉便是。”
两边正寒暄着,气氛融洽,却见一个穿着体面、头脸光鲜的管事媳妇模样的妇人径直走了进来,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催促,问那引路的云锦阁妇人:“我们月前订下的那几套衣裳,到底何时能得?我们姑娘等着上京,耽误了时辰,你们可能担待?”
那云锦阁的妇人脸上闪过一丝不悦,随即立刻堆起笑容,上前耐心解释:“大管事您放心,工期我们都是算好的,绝不会误了府上小姐的大事。只是如今确实还未到约定的取货日子,绣娘们还在加紧赶工呢……”
岂料那薛家的管事媳妇听了,脸色愈发不虞,打断道:“话是这么说,但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偷懒拖延?我们薛家也是老主顾了,就不能通融通融,先紧着我们的做?主人催得紧,我也是没法子!”
云锦阁的妇人面上赔笑,心中叫苦不迭,却也只能连连应承:“是是是,大管事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一定尽快……”
得了云锦阁的回话,那管事模样的妇人匆匆离开。
站在一旁的卢菱溪听着这番对话,不禁微微蹙起了秀气的眉头,她性子率真,低声对母亲说道:“这家人好没道理,既然定好了时日,为何又要来催?若真那般着急,当初为何不早些下单定制?这般催促,岂不是扰了别家的次序?”她声音虽轻,但在略显安静的空间里,却足够清晰。
黛玉在一旁听了,不由得歪头看向这位直言不讳的卢家小姐,见她小脸上满是不赞同的神色,嘴角轻轻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觉得这姑娘倒是颇有主见,心性明澈。
李夫人也是个性子比较直的,闻言便直接问那云锦阁的妇人:“照她这般说法,若是我们今日也订了衣料,是否只要派人日日来催问,便能插队先得?若是不来催问,便要被一拖再拖?”这话问得犀利,却也道出了不少顾客的担忧。
那云锦阁的妇人脸上苦笑更甚,知道不解释清楚怕是真要得罪客人了,只得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无奈道:“夫人、小姐们有所不知,方才那位是金陵城皇商薛家的管事媳妇。因着他家小姐不日便要启程进京‘待选’,这才特特定了这几套衣裳。不过请夫人、小姐们放心,咱们云锦阁每旬有一日是专留给老师傅们休息的,薛家小姐的衣裳都是安排在这日做工,断然不会耽误了其他客人的工期,还请贵人们体谅。”
“皇商薛家?”江挽澜和黛玉听到这四个字,心中俱是一动,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而李夫人和卢菱溪,则精准地捕捉到了那更关键的三个字——“待选”。
刹那间,双方都失去了继续挑选衣裳的闲情逸致。
李夫人脸上闪过一丝急切,看向江挽澜。江挽澜会意,微微颔首。
李夫人立刻提议道:“江夫人,县主,此处说话不便,隔壁有间清静的茶馆,不如我们移步过去小坐片刻?”
“正有此意。”江挽澜从善如流。
一行人便出了云锦阁,径直去了隔壁装潢雅致的茶馆,要了一间清净的雅间。
刚坐下,伙计奉上的茶盏还未及品尝,李夫人便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急切,倾身向江挽澜询问道:“江夫人,您久在京中,消息灵通。这……京里可是已经传出了要‘待选’的消息?是我们消息闭塞,上个月又在路上奔波,竟未曾听闻,可千万别耽误了正事才好!”她语气中的焦虑显而易见,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错过了关乎女儿前程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