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踏入碎星谷的能量乱流,刺耳的尖啸与扭曲的光影瞬间将洞穴内的短暂宁静吞噬。刘臻深吸一口带着硫磺与臭氧味道的灼热空气,将心神牢牢锚定在怀中两块碎石片传来的微弱共鸣上,以及脑海中那幅由先辈鲜血绘就的“魔眼塔”图画。
方向明确,但前路比之前更加凶险。根据碎片的感应和图画暗示,“魔眼塔”位于碎星谷的最深处,那片能量最为狂暴、被称为“谷心死域”的区域。
他运转烙印之力,激发镇魂符的清凉之意,在体表形成一层薄薄的气场,艰难地抵御着无孔不入的能量侵蚀和精神干扰。共鸣母石持续提供着温润的能量支持,让他如同暴风雨中的孤舟,虽颠簸不断,却始终不曾倾覆。
脚下的“地面”已不再是沙石,而是大片大片琉璃化的诡异物质,色彩斑斓却布满裂痕,踩上去发出令人心悸的脆响,仿佛随时会塌陷,露出下方涌动的、暗红色的能量岩浆。空中飘荡的能量光带更加密集,颜色也从之前的紫黑掺杂,变成了以幽绿和暗红为主,如同无数怨毒的眼睛和扭曲的触手,在视野中疯狂舞动。时不时有能量乱流失控碰撞,爆发出短暂的、足以湮灭血肉的闪光和冲击波,迫使刘臻不得不频繁闪避或全力格挡。
更可怕的是此地的空间扭曲感。远近失去意义,明明看似近在咫尺的岩石,可能实际相隔数丈鸿沟;而以为遥远的目标,有时又会突兀地出现在眼前。方向感彻底混乱,若非有碎石片那坚定不移(尽管微弱)的指向,刘臻早已迷失在这片光怪陆离的绝地。
他行进的速度极其缓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期间,又遭遇了几次袭击。有一次,一片看似平静的琉璃地面突然塌陷,喷涌出高温的气体和腐蚀性的能量液滴;另一次,几团没有固定形态、如同史莱姆般的暗影能量体从岩缝中渗出,悄无声息地缠绕上来,试图吞噬他的生命力,被刘臻以蕴含母石之力的刀芒艰难斩灭。
这些袭击虽未造成重伤,却极大地消耗了他的体力和精神。镇魂符的光芒似乎也黯淡了一丝,显然持续抵御如此强度的精神污染,对其消耗不小。
时间在煎熬中流逝。根据体内生物钟和天色(尽管扭曲)的微弱变化,他判断已经过去了一整天。他找到一处相对稳固的、由几块巨大黑色晶簇构成的夹角,勉强作为临时避难所,服下赤魈族提供的药丸,吞饮少量清水,抓紧时间调息恢复。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刘臻的意志如同礁石,岿然不动。他回忆着父亲笔记中关于意志锤炼的片段,回忆着霜魂族阿娜丝塔公主的托付,回忆着赤魈族长老们的期盼,将所有的压力与艰难,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休息了约莫两个时辰,感觉状态恢复少许,他再次踏上征程。越往谷心深入,环境的恶劣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那股低频的嗡鸣变成了实质性的音波攻击,震得他气血翻腾;扭曲的光线开始产生真实的幻觉,时而看到父亲的身影在前方招手,时而看到无数冤魂哀嚎着扑来,全靠镇魂符和坚定的心志死死守住灵台清明。
怀中的碎石片共鸣越来越清晰,甚至开始微微发烫,显示目标已经不远。但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谷内的能量乱流中,开始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却更加阴冷有序的邪恶意念,那是属于“蛇瞳”的气息,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虽然被狂暴的能量稀释,但其独特的冰冷与腐化特性,依旧被刘臻精准捕捉。
他们果然在这里!而且很可能就在“魔眼塔”附近。
刘臻更加小心,将气息收敛到极致,借助扭曲的地形和能量乱流作为掩护,如同幽灵般潜行。
终于,在历经不知多少艰难险阻后,他攀上一座由黑色晶体构成的、如同利剑般陡峭的山脊。当他的目光越过山脊顶端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为之一窒。
山脊下方,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碗状的盆地。盆地中央,没有任何能量乱流和扭曲光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死寂与黑暗。而在那片黑暗的中心,巍然矗立着一座建筑物。
那是一座通体漆黑的巨塔。塔身不知由何种材料建成,非石非铁,吸收着周围所有的光线,呈现出一种虚无般的暗沉。塔高近百丈,形态并非垂直向上,而是带着一种不自然的扭曲感,如同一条僵死的巨蟒昂首向天。塔身表面布满了无数细密的、如同血管般搏动着的幽绿色纹路,散发出阴邪而强大的能量波动。塔顶并非尖顶,而是一个巨大的、如同眼睛般的圆形结构,中心空洞,隐约可见内部有暗红色的光芒如同心跳般律动。
魔眼塔,与先辈图画中所绘,一般无二。
即使相隔甚远,刘臻也能感受到那座塔散发出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压迫感。它仿佛是整个碎星谷混乱能量的核心,又像是一个活着的、不断吞噬一切的邪恶存在。怀中的碎石片在此刻变得滚烫,共鸣强烈到了极点,明确指向巨塔的方向!但同时,也传递出一股极其微弱、却充满痛苦与挣扎的波动,那是被囚禁的“息之石”主体的哀鸣。
刘臻强压心中的震撼与怒火,伏低身体,仔细观察。塔的周围,那片绝对的死寂黑暗区域,并非空无一物。他隐约看到,有一些模糊的、如同影子般的生物在黑暗中游弋,它们的气息与之前洞窟中消灭的能量变异体相似,但更加凝实和强大。此外,在塔基附近,还能看到一些规律移动的光点,那是巡逻的“蛇瞳”守卫!他们穿着特制的、能够抵御部分能量侵蚀的防护服,手持造型奇特的武器。
防卫极其森严,硬闯绝对是死路一条。
刘臻的目光扫过塔身,试图寻找可能的突破口。塔身似乎没有明显的门窗,那些幽绿色的纹路仿佛是一种活着的防御体系。塔顶的“魔眼”散发着最强烈的能量波动,显然是核心所在,但也必然是守卫最严密的地方。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塔基与盆地边缘相接的地方。那里并非完全平滑,有一些巨大的、如同根须般的黑色结构从塔基延伸出来,扎入盆地边缘的岩层之中。这些“根须”粗细不一,上面同样布满了幽绿纹路,但似乎不如塔身那么密集,而且有些地方看起来像是后来修补过的,颜色略有差异。
也许那里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或者,是能量输送的管道,有机会潜入?
但如何穿过塔外那片充满影魔和巡逻队的死寂区域,接近塔基,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正当他苦苦思索之际,怀中的共鸣母石突然传来一阵异常波动!并非警示危险,而是一种微弱的牵引感,指向他侧下方盆地边缘的某处!那里有一片特别浓密的、由扭曲晶体和破碎岩石构成的乱石堆。
母石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是另一块碎片?还是其他东西?
刘臻略一沉吟,决定前去查探。任何可能的线索都不能放过。他小心翼翼地沿着山脊向下滑行,借助岩石阴影,悄无声息地靠近那片乱石堆。
靠近后,他发现乱石堆中有一个极其隐蔽的、被一块巨大晶板半掩着的缝隙。母石的牵引感正是从缝隙内传来。他谨慎地感知了一下,缝隙内并无活物气息,只有一股淡淡的、与母石同源却更加古老的能量残留。
他用力推开晶板(晶板沉重异常,若非他力量大增,根本无法挪动),露出一个向下倾斜的、狭窄的洞口。一股陈腐的冷风从洞内涌出。
钻入洞口,下行不远,眼前出现一个小型的地下洞穴。洞穴中央,有一具盘膝而坐的骸骨!骸骨身上的服饰更加古老,与之前洞中发现的那具类似,但质地似乎更好一些。骸骨面前的地面上,用某种发光的矿物粉末,绘制着一个复杂的、已经有些残缺的阵法图案。图案的中心,放着一块巴掌大小、颜色灰白、表面有螺旋纹路的石头,正是第三块“息之石”碎片!这块碎片比前两块都大,能量波动也强上不少,但同样显得黯淡。
而骸骨的手指,正指向洞穴墙壁。墙上刻着几行潦草的字迹,用的是那种古老的密文:
“后来者吾乃‘守塔人’末裔,‘魔眼’苏醒,塔灵腐化,吾族尽殁,吾携‘息石’残片遁逃至此,布‘隐息阵’暂避,然邪力日盛,阵将破塔之弱点,在其‘根须’第三节点,昔年封印残留之裂隙,需以‘生’‘息’之力共鸣,方可暂启直捣‘眼核’,毁其核心,或可救‘息石’主体,然‘眼核’有邪灵守护,九死一生,慎之!慎之!”
信息量巨大,这位死者竟然是“魔眼塔”曾经的守塔人后裔,他指出了塔的弱点(根须第三节点),提供了潜入方法(以生息之力共鸣开启裂隙),明确了最终目标(塔顶眼核),并警告了终极危险(邪灵守护)。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刘臻心中激动,对着骸骨深深一拜。他小心地拾起那块较大的碎片,三块碎片在手,共鸣明显增强,对“息之石”主体的感应也清晰了不少。
现在,计划清晰了:利用隐息阵残留效果(似乎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在此稍作休整,恢复最佳状态。然后,设法潜入塔基,找到“根须第三节点”,以三块碎片配合母石之力,开启裂隙,潜入塔内,直扑塔顶眼核。
这无疑是一次无比凶险的斩首行动。但也是唯一的机会。
刘臻盘膝坐在隐息阵中,感受着阵法残留力量带来的微弱庇护,开始全力调息,将状态调整至巅峰。决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