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夏侯兰说道:“如今董卓已逃,洛阳城化为废墟,联军也已溃散,我们继续留在此处已无意义。不如我们率军前往长安方向,一方面寻找机会打击董卓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接应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将他们带回玄菟郡。这样既能为天下百姓做一些实事,也能为我们玄菟郡增加人口,增强实力。”
夏侯兰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即刻便率军出发,前往长安方向。”
随后,张辽和夏侯兰率领一万三千玄菟郡军,朝着长安方向进发。沿途之上,他们看到了无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些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处境十分悲惨。张辽和夏侯兰心中不忍,便下令军队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同时,他们还向百姓们宣传玄菟郡的政策,邀请他们前往玄菟郡定居。许多百姓听说玄菟郡安定祥和,还能得到郡府的优待,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张辽和夏侯兰前往玄菟郡。
在前往长安的途中,张辽和夏侯兰还遭遇了几股董卓的残余势力。这些残余势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辽和夏侯兰率领军队,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玄菟郡军将士们个个英勇善战,很快便击溃了这些残余势力,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同时,他们还解救了许多被残余势力掳掠的百姓,将他们一同带回玄菟郡。
消息传回玄菟郡,杨帆心中大喜。他立刻下令,让徐庶和沮授做好接收百姓的准备,为他们安排住所,提供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开垦荒地,安居乐业。徐庶和沮授接到命令后,立刻组织人手,在郡内划出了一片土地,建造了大量的房屋,囤积了足够的粮食和种子。当张辽和夏侯兰率领军队带着百姓们回到玄菟郡时,徐庶和沮授早已在城外等候。他们热情地接待了百姓们,为他们分发粮食和衣物,安排住所,百姓们纷纷对杨帆和玄菟郡府表示感激。
而此时的天下,局势更加混乱。董卓在长安站稳脚跟后,更加残暴无道,滥杀无辜,朝堂之上一片黑暗。各路诸侯则趁机拥兵自重,互相攻伐,争夺地盘,天下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玄菟郡在杨帆和各位谋士的治理下,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边境防御稳固,军队战斗力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粮草储备充足。在乱世之中,玄菟郡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
杨帆站在郡府的望楼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乱世才刚刚开始,玄菟郡想要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他有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沮授等一批顶尖的谋士辅佐,有张辽、夏侯兰等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还有日益强大的军队和民心所向的支持。他相信,只要众人齐心协力,玄菟郡必定能够在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最终实现匡扶汉室,拯救天下百姓的宏伟目标。
随着大量流民涌入,玄菟郡的人口在半年内激增三成,原本空旷的边境村落迅速变得拥挤起来。这突如其来的人口红利,既为郡内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粮食分配的压力、土地开垦的规划、治安管理的难题,如同三座大山,压在了杨帆和众谋士的心头。
郡府议事厅内,杨帆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流民安置文书,眉头紧锁。“诸位先生,如今流民数量持续增加,我们的粮仓虽还能支撑,但长此以往并非良策。更棘手的是,部分流民因水土不服引发疫病,还有些不法之徒混在其中,趁机劫掠作乱,该如何应对?”
沮授率先起身,手中捧着一份详细的户籍整理方案,沉声道:“郡守大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属下已组织人手对所有流民进行登记,区分男女老幼、技能特长,将有耕作经验的分配到新开垦的荒地,有手艺的安排到工坊,身强力壮的则挑选一部分补充到郡兵之中。这样既能人尽其用,也便于管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关于疫病,属下已让人在各村落设立义诊点,邀请郡内的郎中免费为百姓诊治,并焚烧艾草、清理污水,做好防疫措施。同时,严格管控流民的流动,避免疫病扩散。”
徐庶补充道:“沮授先生的方案十分周全,不过还需辅以教化。许多流民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缺乏规矩意识,容易滋生事端。属下建议在各村落开设乡学,不仅教授孩童识字,也向成年百姓宣讲礼法和郡府的政策,让他们明白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同时,选拔村落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里正,协助官府处理日常事务,化解邻里矛盾,这样能极大地减轻治安压力。”
杨帆点头称善,又看向贾诩:“文和先生,军队补充了新的兵员,训练和管理方面可有什么计划?”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缓缓道:“新募的士兵大多来自流民,虽有报国之心,但缺乏系统的训练和纪律约束。属下已重新制定了训练计划,将新兵与老兵混合编组,以老带新,不仅要强化体能和武艺训练,更要加强军纪教育。同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于训练刻苦、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重赏,对于违反军纪的则严惩不贷。另外,考虑到边境局势复杂,属下已下令加强对新兵的骑射和山地作战训练,确保他们能尽快适应玄菟郡的防御需求。”
就在众人商议流民安置事宜时,郭嘉匆匆走入议事厅,手中拿着一份从幽州传来的情报。“郡守大人,不好了。幽州牧刘虞派使者前来,说是怀疑我们收留的流民中混杂着袁绍的奸细,要求我们将所有流民移交幽州官府处置,否则就要派兵入境核查。”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顿时一片寂静。刘虞身为幽州牧,名义上管辖着包括玄菟郡在内的整个幽州,如今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是对玄菟郡的势力增长心存忌惮,想要借机打压。
戏志才立刻说道:“刘虞此举,名为核查奸细,实则是想削弱我们的实力。这些流民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绝不能轻易交出。但我们也不能公然与刘虞翻脸,毕竟他名义上是我们的上司,贸然反目,会给其他诸侯留下口实。”
郭嘉笑道:“志才所言极是。刘虞此人,素有仁名,但优柔寡断,缺乏兵权。他手下的军队战斗力远不如我们,之所以敢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是仗着自己的名分罢了。我们可以一方面派使者前往幽州,假意答应配合核查,拖延时间;另一方面,暗中加强边境的防御,让刘虞知道我们并非好惹的。同时,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袁绍的奸细早已被我们抓获,并且已经移交朝廷,让刘虞找不到出兵的借口。”
杨帆采纳了郭嘉的建议,立刻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前往幽州,面见刘虞。使者按照郭嘉的吩咐,对刘虞毕恭毕敬,表示玄菟郡愿意配合核查,但因流民数量众多,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整理,恳请刘虞宽限数月。刘虞本就犹豫不决,见玄菟郡态度恭敬,又收到了丰厚的礼物,便答应了宽限的请求。
与此同时,贾诩已下令张辽率领部分军队前往玄菟郡与幽州交界的地带,加强防御工事,并让士兵们在边境线上频繁巡逻,展示军威。刘虞派去的探子看到玄菟郡军队严阵以待,士气高昂,心中顿时没了底,回去后如实禀报了刘虞。刘虞见状,也不敢再轻易提及核查流民之事,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解决了刘虞的威胁后,玄菟郡迎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在沮授的统筹规划下,新开垦的荒地连成一片,金色的麦浪在风中翻滚,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郡内百姓的需求,还囤积了大量的军粮。徐庶开设的乡学里,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百姓的文化素养和规矩意识逐渐提高,治安状况也越来越好。贾诩训练的军队战斗力日益增强,成为了辽东大地上一支令人敬畏的力量。
然而,乱世之中,平静总是短暂的。不久后,从冀州传来消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地盘,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公孙瓒兵败,率领残部逃往辽东方向,想要投靠乌桓部落,借助乌桓的力量卷土重来。而袁绍则派使者前往玄菟郡,要求杨帆出兵拦截公孙瓒,与他一同夹击公孙瓒的残部,并承诺事成之后将给予玄菟郡丰厚的赏赐。
郡府议事厅内,众人再次围绕是否出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杨帆看着众人,沉声道:“袁绍与公孙瓒争斗,本与我们无关。但公孙瓒逃往辽东,若与乌桓勾结,必将威胁到我们的边境安全。袁绍的提议,我们该如何应对?”
沮授说道:“郡守大人,公孙瓒素有野心,若真与乌桓联手,对我们玄菟郡来说,无疑是心腹大患。而袁绍势力强大,若我们拒绝他的提议,很可能会遭到他的记恨,日后难免会有麻烦。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听从袁绍的指挥,以免被他利用。属下建议,我们可以出兵拦截公孙瓒,但要保持独立的作战指挥权,不与袁绍的军队协同作战。这样既能消除公孙瓒带来的威胁,又能避免被袁绍牵制。”
徐庶点头道:“沮授先生说得有理。而且,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向乌桓部落展示我们的军威,让他们不敢轻易与公孙瓒勾结。同时,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乌桓部落,晓以利害,劝说他们不要收留公孙瓒,与我们保持友好关系。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我们的边境安全。”
郭嘉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诸位先生,依我之见,我们不仅要拦截公孙瓒,还要想办法将他的残部收为己用。公孙瓒的军队虽然战败,但其中不乏精锐之士,若能将他们招降,加以训练,必将极大地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而且,公孙瓒与袁绍是死敌,我们收留公孙瓒的残部,也能让袁绍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对我们动手。不过,招降公孙瓒的残部并非易事,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既要展示我们的实力,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诚意。”
戏志才补充道:“奉孝的想法很大胆,但也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在拦截公孙瓒的同时,派使者前往他的军营,劝说他投降。向他说明,如今他已是穷途末路,投靠乌桓也只是权宜之计,迟早会被袁绍消灭。而投靠我们玄菟郡,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得到重用,日后有机会报仇雪恨。同时,我们可以承诺,只要他愿意投降,我们将保证他和他部下的安全,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待遇。”
贾诩则提醒道:“招降公孙瓒的残部,风险也很大。公孙瓒为人桀骜不驯,若他假意投降,日后必成隐患。而且,他的部下与我们的士兵可能会产生矛盾,影响军队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发现公孙瓒有不臣之心,立刻将其铲除。同时,在收编他的部下后,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化,将其中的核心骨干与普通士兵分开安置,避免他们形成势力。”
杨帆仔细权衡了众人的意见,最终做出了决定:“就按诸位先生的建议,出兵拦截公孙瓒。由张辽将军率领两万大军,前往公孙瓒必经之路设伏。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公孙瓒的军营,劝说他投降。另外,派使者前往乌桓部落,晓以利害,阻止他们收留公孙瓒。贾诩先生留守郡府,负责统筹后方事务;沮授先生负责粮草供应;徐庶先生继续安抚百姓,维持郡内稳定;郭嘉和戏志才先生随我一同前往前线,协助张辽将军制定作战计划。”
众人纷纷领命,立刻开始行动。张辽率领两万大军,日夜兼程地赶往预定地点,在一处山谷中设下埋伏。郭嘉和戏志才则跟随杨帆来到前线,与张辽一同勘察地形,完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