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凝视地图上戏志才勾划过的轮廓,欣慰的抚掌大笑:“志才此计,既可阻雁门军游击之扰,又能长久固防,既省兵力又知敌动向,比我只知增兵的思路周全太多!”
戏志才笔锋转向长安:“如此青州无忧,兖州稳固,主公当夺豫迎帝。
图豫州,当以迅雷不及掩耳破局。
刺史郭贡新领州印,部曲未附、郡县观望,此乃天赐之机,若待其根基稳固,再攻则难。
志才有三计连环,可一月内夺下豫州。
第一计,疑兵惑势,乱其耳目。
选兖州精兵两千,扮作黄巾余部,分三路袭扰豫州北境。
一路佯攻东郡与陈留交界的襄邑,烧其粮道。一路伪掠济阴郡南成武,散布兖州大军尽出流言。一路则绕至山阳郡东南,虚张旗号,摆出欲取鲁国的架势。
郭贡新到,必分不清虚实,定会调重兵守北境各城,使其腹地空虚。
此计如‘驱蝇投烛’,让他只顾眼前之火,不见身后之患。
第二计,精锐奇袭,直插心腹。
郭贡为避豫州已有势力,弃豫州治所谯县,选择在梁国立足。
此乃天赐良机,梁国治所睢阳地处豫州西北,与我兖州济阴郡、山阳郡两地边境相邻,可直接从兖州南部出兵突袭,路程短且无天然险隘阻隔。
待三路袭扰使其腹地空虚时,弃兖州常规南下路线,派夏侯渊率三千轻骑,从陈留郡出发,沿睢水支流潜行。
此路多是乡野村落,平日郭贡守军多布在城池要道,少有设防,兵马调动后更不会有设防。
轻骑只带三日干粮,昼夜兼程,直扑睢阳。
抵达睢阳后,不攻城门,选百余名死士趁夜摸入,纵火焚烧府库粮仓。
同时散布袁绍派大军助我军取豫之谣言。
郭贡身边兵马不多,见粮烧、起谣言,必以为大势已去,定会弃城而逃。
此时,夏侯渊将军再亮出主公旗号,安抚城内士族,三日便可稳控睢阳。
第三计,招降抚叛,收揽人心。
出兵前,派细作潜入豫州各郡县,携金银珠宝等财物,联络那些被郭贡打压的地方豪强与官吏。
待睢阳火起,郭贡出逃的消息传开,立即让细作亮出主公檄文:凡献城归附者,保留其位、土地;反抗者,待大军至,夷其三族。
豫州郡县本就松散,见郭贡已败,我军势大,又有实利可图,定会争相归附。
不出十日,豫州大部可定,只剩少数顽抗者,届时再派将领清剿,不费吹灰之力。
占领睢阳后,主公即刻下令:凡豫州郡县归附者,免除半年赋税;愿从军者,家人可获良田。
派曹仁将军驻守睢阳谯县,阻断荆州刘表北上之路。既稳住豫州,又为后续迎帝扫清南方威胁。
豫州一定,主公可秘联长安,暗迎献帝。
在夺豫州同时,派精通关中方言的细作,伪装成长安商贩,潜入长安。
重点联络两类人,一是不满李傕、郭汜专权的太尉杨彪、安集将军董承。
杨彪乃名臣杨震之后,以忠诚正直着称。必能看透李傕之流暴虐,想让献帝脱离其控制。
董承其女为董贵人,乃献帝岳父,有外戚身份加持,手握部分兵权,在出逃中可担护卫。
二是献帝身边宦官,用钱财收买,让其暗中向献帝传递兖州、豫州已平,主公愿迎陛下归旧都洛阳的消息,勾起献帝东逃之心。
之后,让细作在长安散布李傕欲控陛下西逃流言,再暗中斩杀李傕、郭汜的散兵,尸体丢在对方营前。
李傕之流被赵剑所围困,粮草定已捉襟见肘,若流言四起,定会加强城内戒备,却也会因猜忌互相提防。
若再有手下士卒被杀,必会引发两人交锋。
此时,献帝必会借乱,暗中联络杨彪等人策划东逃。
提前告诉杨彪,路线走弘农郡、河南尹,到达豫州颍川郡后,自有主公在迎驾。
赵剑围困长安,其意并不在献帝。
献帝出逃,赵剑必会放行,李傕、郭汜也不敢强行追赶。
主公在颍川许县迎驾,待献帝抵达后,以豫州初定,许县城防坚固为由,劝献帝暂驻许县。
至此,主公便可名正言顺‘奉帝’掌控朝政。
天子在手,此后号令天下,名正言顺。
即便雁门军真有异动,也可借天子诏命,令周边诸侯出兵夹击,无需兖州独自承压。
之后,以兖、豫两州为基,以献帝为势,握天下权柄,招兵买马,发展壮大后,再图青、徐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