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消散的刹那,赵国强的身影已立于洛阳老城的街巷上空。
下方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温润,身旁的飞檐斗拱还残留着隋唐的形制,空气中弥漫着牡丹的淡香与千年尘埃的厚重。
这里是十三朝古都,洛水汤汤流淌过夏商的礼乐、魏晋的风雅、盛唐的恢弘,地下埋着的,是数不尽的王朝印记与文明瑰宝。
他心念微动,空间悄然下沉至六米深处。
洛阳地下土层松软,夹杂着历代都城的遗存,这般深度既能避开现代基建,又能精准触达魏晋至隋唐的核心遗址区。
空间的透视之力如同铺开的巨网,扫过白马寺、龙门石窟周边,很快在老城区中心捕捉到一片规整的夯土台基——夯层致密,掺着秦汉时期的筒瓦残片,边缘还嵌着铜制构件,正是古都宫城遗址的特征。
赵国强将入口落在台基西侧,迈步而出,指头摸着一截残破的汉白玉栏杆,上面雕刻的云纹流畅细腻,虽已断裂,却依旧能想见当年宫阙的巍峨。
墙角堆着数十口陶瓮,缸口用麻布裹着青泥密封,掀开最外侧一口,里面竟是满满一瓮青铜钱,圆形方孔,正面刻着“五铢”二字,边缘还带着铸造时的毛刺,显然是未流通的官铸钱币,数量足有上万枚,层层叠叠堆成小山。
往里数,第三口陶瓮里藏着意外之喜:
数十件鎏金铜器整齐码放,鎏金铜炉的炉身刻着蟠螭纹,炉盖镂空雕着莲花,虽鎏金有些斑驳,却依旧金光闪烁;
一对鎏金铜烛台造型精巧,烛杆缠绕着葡萄藤,藤蔓间栖着几只雀鸟,栩栩如生;
最珍贵的是一件鎏金铜方镜,镜面光滑依旧,能映照出模糊的人影,镜背铸着“长宜子孙”四字铭文,周围环绕着瑞兽纹,工艺极为考究。
空间继续下沉,在一处坍塌的地下廊道中,发现了更为震撼的遗存。
廊道用青砖砌成,砖缝里的白灰依旧坚硬,两侧墙壁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彩绘,虽已褪色,却能辨认出朱雀、玄武的纹样,显然是皇家专用的地下通道。
廊道尽头的密室被碎石封堵,赵国强进入空间,将空间门户开在门后,当他一步踏出,一股夹杂着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一尊半米高的白玉观音像,玉质温润如羊脂,观音面容慈悲,手持净瓶,衣纹飘逸,仿佛正要普渡众生。
石台两侧的紫檀木架上,整齐摆放着数十卷绢本佛经,经卷用蓝布包裹,展开一卷,上面用蝇头小楷书写着《金刚经》,字迹娟秀工整,墨色历经千年仍未褪色,边角还盖着“洛阳白马寺”的朱印,显然是当年寺院珍藏的经卷。
靠墙的木箱里,藏着数件唐代的三彩器物:
三彩马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马身肌肉饱满,四肢矫健,马尾上扬,仿佛正要奔腾而去;
三彩骆驼背上载着丝绸与货物,骆驼双目圆睁,神态生动,釉色流淌自然,是唐三彩中的珍品;
还有几件三彩俑,文官俑身着朝服,面容肃穆,武士俑身披铠甲,神情刚毅,细节刻画得入木三分。
透视之力继续延伸,在龙门石窟附近的地下,捕捉到一片密集的金属光泽。
穿透三米厚的土层后,一座兵器窖赫然出现:锈迹斑斑的唐刀堆放在角落,刀柄缠着的鲛鱼皮虽已朽坏,刀身却依旧挺直,刀刃寒光凛冽,显然是当年的实战兵器;
数张明光铠整齐叠放,甲片用铜钉连接,胸前的护心镜依旧完好,手电筒光照射下,反射出冰冷的光泽;
还有数十张弓箭,弓身虽已腐朽,箭头却依旧锋利,透着大唐军队的剽悍。
在一处唐代民居遗址的地下,发现了更贴近生活的宝藏。
一口陶瓮里装着数十件陶瓷器皿,白瓷碗的釉色洁白如雪,青瓷盘的釉色青中泛绿,带着越窑青瓷特有的“秘色”;
土灶旁散落着几枚银质发簪,簪头雕着牡丹花纹,小巧精致;
最动人的是一只木质梳妆盒,虽已有些腐朽,却依旧能看出精美的雕花,盒内藏着一面菱花形铜镜,镜面虽已氧化,却依旧能映照出模糊的人影,旁边还放着几盒胭脂水粉,虽已干涸,却仿佛能嗅到当年的芬芳。
更深的土层里,一处汉代的诸侯王墓透着异常。
墓道用巨石封堵,石门上雕刻着饕餮纹,赵国强越过石门出现在墓室中。
墓室中央的棺椁早已腐朽,只剩下一堆残破的木料,棺椁旁散落着数十件随葬品:
一件金缕玉衣的玉片散落在地,玉片洁白无瑕,上面的金丝依旧完好,虽已散落,却依旧能想见当年的华贵;
一对玉璧质地细腻,上面刻着谷纹,边缘还镶嵌着一圈红宝石;
还有数枚印章,金印上刻着“中山靖王”四字,是墓主人的身份象征,银印上刻着“大司马印”,显然是墓主人当年的官印。
在墓室的侧室里,发现了一间储藏室,地面堆满了陶罐与木箱。
陶罐里装着粮食、水果的碳化遗存,虽已发黑,却依旧能辨认出粟米、小麦、枣、桃等品种;
木箱里藏着数匹保存完好的丝绸,有素色的绢、华丽的锦,还有织着鸾鸟纹的绮,色泽鲜艳,质地柔软,上面的花纹栩栩如生,展现了汉代纺织工艺的巅峰水平。
最西侧的木箱里,藏着此行最珍贵的宝贝:
数十卷汉代竹简,竹简用牛皮绳串联而成,上面刻着《论语》《道德经》的部分篇章,字迹古朴苍劲,是研究汉代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还有一件汉代的青铜方鼎,鼎身刻着繁复的饕餮纹与云雷纹,三足鼎立,气势恢宏,鼎内还残留着祭祀用的谷物遗存,显然是当年的礼器。
在洛阳地下搜寻了整整二天,赵国强的空间里新增了数不尽的珍宝。
从汉代的金缕玉衣、青铜礼器到唐代的三彩器物、鎏金铜器,从皇家的经卷、兵器到市井的陶瓷、梳妆盒,每一件都承载着洛阳城的千年记忆,诉说着十三朝古都的辉煌与繁华。
站在洛水之畔,赵国强望着远处的龙门石窟,心中感慨万千。
这座古都的地下,藏着太多的秘密,每一件珍宝都是历史的见证,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心念一动,身影再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