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将姚桐斌一家安置好后,便又开始在空间中忙碌起来,他要准备迎接下一个需要拯救的科学家——萧光琰。
他对萧光琰的生平同样熟记于心,这位福建福州的才子,1920年出生,1945年就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任职于美孚石油公司。
1949年,萧光琰就开始为祖国搜集石油工业技术资料,1950年毅然回国投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建设。
他带回的石油炼制技术资料,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在大连化物所,他开展页岩油裂化催化剂氮中毒基础研究,还进行了金属酸性催化剂双重性研究,更是在1962年参与青岛会议讨论研究所学科方向调整,培养了众多科研人才,曾指导党委书记白介夫学习催化剂课程。
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却在特殊时期遭遇了不幸。
1951年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他受到不公正批判,虽在1956年平反后恢复科研,但1958年又因“白旗”定性再遭批判。
1968年,在文革的迫害下,他与妻女不堪折磨,选择了服安眠药自杀。
“不能让萧光琰也走上这样的绝路。”赵国强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1968年的某一天,夜幕笼罩着大连的一处普通居民楼,萧光琰的家中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萧光琰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眼神空洞,身旁的妻子甄素辉抱着女儿,脸上满是绝望与无助。
他们刚刚又遭受了一轮批斗,身心俱疲,觉得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于是决定用安眠药结束这痛苦的一切。
就在他们准备将安眠药服下的关键时刻,赵国强出现了。
他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瞬间出现在房间里。萧光琰一家惊恐地看着他,不明白这个陌生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萧先生,别做傻事,我是来救你们的。”赵国强急忙说道。
萧光琰愣住了,他看着赵国强,眼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你是谁?为什么要救我们?”
赵国强快速说道:“我叫什么不重要,我知道你为国家做的一切,你是国家的功臣,不能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你的石油化学研究对国家太重要了,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说着,赵国强抬手一挥,空间入口再次打开,淡蓝色的光芒照亮了房间。
“跟我走,这里有安全的地方让你们继续生活,继续做研究。”赵国强急切地劝说着。
萧光琰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他们都被赵国强的手段震惊了。
不过现在的他们,已经走投无路,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而且他们从赵国强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诚和坚定,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赵国强带着萧光琰一家走进了空间。
一进入空间,萧光琰一家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姚桐斌一家。
姚桐斌也注意到了他们,走了过来。赵国强笑着介绍道:“萧先生,这是姚桐斌先生,也是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以后你们就在这里一起安心做研究。”
姚桐斌微笑着向萧光琰伸出手:“萧先生,幸会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萧光琰握住姚桐斌的手,感慨道:“真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地方,还能遇到你。”
赵国强看着他们,欣慰地说:“这里会给你们提供一切所需,你们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我,我都会尽量替你们办到,你们只需要专心研究就好。”
随后,赵国强带着萧光琰一家来到了为他们准备的住所。
那是一座充满欧式风格的别墅,周围环境优美,别墅内设施齐全,还有专门的实验室。
“这里的实验室设备都是按照你的研究需求准备的,你可以继续你的石油化学和催化科学研究。”赵国强对萧光琰说道。
萧光琰看着实验室里的设备,眼眶湿润了:“谢谢你,赵先生。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还能有继续研究的机会。”
赵国强拍了拍他的肩膀:“萧先生,你和姚先生一样,都是国家的宝贝。
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们,让你们为国家的科研事业继续发光发热。”
当天晚上,空间里的科学家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聚会,欢迎萧光琰一家的加入。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对未来研究的想法,气氛融洽而热烈。
赵国强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为国家奉献了一切的科学家们,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还有更多的科学家需要他去拯救,去守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光琰迅速投入到了研究中。
他在空间里的实验室里,继续深入研究页岩油裂化催化剂氮中毒和金属酸性催化剂双重性等课题。
他还和姚桐斌等科学家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姚桐斌在航天材料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而萧光琰在石油化学方面的研究也成果频出。
他们培养的年轻科研人才也逐渐成长起来,在空间里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赵国强则时刻关注着外界的情况,他的目光又锁定了下一个可能遭遇不幸的科学家。
他知道,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还有许多像姚桐斌、萧光琰这样的科学家在困境中挣扎,他要争分夺秒,去拯救更多的科研力量,为国家的未来保留希望的火种。
而空间里的萧光琰和其他科学家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在通过赵国强的特殊方式,悄悄地影响着外界的科研进程。
在这个神秘的空间里,他们的科研之路还在继续,他们将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里的科研事业越来越繁荣,科学家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萧光琰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与其他科学家共同开展了一些跨领域的研究项目,为解决一些复杂的科研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有一天,萧光琰在实验室里忙碌了一整天后,走出实验室,看到女儿在草坪上和姚桐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妻子和姚夫人在一旁聊天,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他走到赵国强身边,真诚地说:“赵先生,真的很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们一家已经不在了,更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和研究环境。”
赵国强笑着说:“萧先生,不用客气。你们能在这里安心研究,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萧光琰看着远处玩耍的孩子们,目光坚定地说:“我们一定会努力的,让我们的研究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改变。”
赵国强点了点头:“我相信你们。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加入我们,我们一起为国家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