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久仰王建国的大名,但廖志远没和王建国接触过。
所以,王建国能有自己的私人电话号码,他很是好奇。
“呵呵呵,昨晚和蒋书记一起吃饭,他给我的。”
王建国呵呵的笑着,并没有隐瞒电话号码的来处。
而且他还有着一个小心思,就是想借一下蒋书记的势。
听了王建国的话,寥志远释然了,蒋书记确实有自己的电话号码。
“王总,那你找我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二人没有接触过,王建国找来电话号码肯定不是为了闲聊。
廖志远倒很是直接,直接询问王建国有什么事情?
“廖总,电话里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能不能见面聊聊?”
二人没有见过面,合作这种事情也不是在电话里可以聊的。
“哈哈哈,行啊,中午我请客,咱们见一面。”
廖志远哈哈的笑了起来,声音中充满了爽朗。
于是,中午的时候,两个人在约好的饭店见了面。
“王总啊,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你本人看上去果然是气势非凡啊。”
廖志远看着王建国不住的点着头,他的身上有一种其他人很少有的气质。
“哈哈哈,廖总过奖了,你果然也如蒋书记说的那样,有能力有魄力。”
廖志远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干练、果断、睿智。
“行了,咱们哥俩也别互相吹捧了,走,喝两杯去。”
互相吹捧了两句之后,廖志远拉着王建国走进了饭店。
喝了两杯酒之后,廖志远才看向王建国,问起了正事儿。
“王总,有什么事儿你就直说吧,咱们也不算外人。”
廖志远说的没错,有蒋书记那层关系,他们真就不算外人。
“廖总,我们市西区煤矿开发建设的事情你知道吗?”
王建国看向寥志远,便直接把西区煤矿开发建设的消息说了出来。
他的话,直接便让廖志远呆愣在当场。
“你说的是那个储量在二千万吨以上的西区煤田?”
回过神儿来的廖志远,一脸惊讶的又问了一句。
西区煤田的事情他当然知道,只是这几年政府一直也没准备开采。
但是作为生产矿山设备的企业,廖志远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情。
可他没想到的是,王建国竟先他一步知道了开发建设的消息。
“对,就是你说的那个西区煤田,现在准备开发建设了。”
王建国笑着点了点头,给廖志远肯定了消息的正确性。
证实了这个消息,廖志远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抬手干了一杯酒。
“王总,那你找我是想合作?”
廖志远的脑袋绝对好使,一下子便想明白了王建国的目的。
“当然,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有希望拿下项目。”
王建国看着廖志远,目光平静,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煤矿的开发建设上,两家能不能合作?决定权在廖志远的手里。
所以王建国也不再多说什么,等着他的决定。
而廖志远的心里也很清楚,二千万吨以上的大煤矿,绝对是一个大项目。
这样的大项目,仅凭他们才刚刚转型几年的公司,真的很难接下项目来。
刚才王建国说的没错,合作才能共赢,才有希望接下项目。
转瞬之间,廖志远便想明白了所有事情。
“王总,不知怎么个合作方式?”
廖志远心里已经决定和王建国合作了,但他想要知道双方是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技术和设备生产,咱们可以全方面的合作。”
王建国很是自信的说出了合作方式,因为在各种机械上,他现在是顶级大师级别。
所以,各种机械设备的技术这一块,他自问没人能超过他。
两家合作后,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技术改良,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就是在各种钢材上,红旗钢铁联合公司会提供最好的钢材。
“哦,贵公司也有矿山设备的生产技术?”
听了王建国的话后,廖志远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他很好奇,一个钢铁公司怎么会有矿山设备的生产技术?
“当然,我不可能骗廖总,也不可能骗蒋书记。”
王建国笑着点了点头,又借了一次蒋青山的势。
借势是一种手段,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然的话,技术上的事情解释起来很是费劲。
“好,我信王总的话,那咱们两家就正式合作,明天签协议怎么样?”
廖志远不再犹豫,立刻便同意了合作的事情。
王建国暗暗点头,果然是一个有魄力而又果断干练的人。
“好,祝我们合作愉快。”
二人举杯又碰了一个,合作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寥总,政府可能会在年底公布消息和竞标方案,现在我们要先准备一下。”
没有知道竞标方案之前,也只能是先做个大概的准备。
等竞标方案公布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准备竞标书。
“好,我先把一些设备的技术参数给你,看看有没有改良提升的可能。”
寥志远还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选择了全面合作,就毫无保留。
“没问题,需要提升的设备,我会提改良方案。”
王建国也没有客气,因为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随后,王建国便和卡秋莎离开了哈机重工,回了钢铁厂。
王建国和哈机重工合作的事情,不久之后就被于副总给知道了。
坐在办公室里,他深深的皱起了眉头,知道这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其实他对红旗钢铁联合公司很看好,可是老板不看好啊。
他们厂和鞍钢有往来合作,所以老板选择了鞍钢。
“老板,王建国选择了和寥志远合作。”
这种事情他肯定是要报上去,不然以后老板会埋怨自己。
“呵呵呵,合作就合作吧,我们和鞍安的合作,才是强强联合。”
于副总什么话也没有说,可他心里最清楚,现在的龙江矿山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他多次提出改良设备,提升技术含量,但都被老总否决了。
在他的眼里,只要是花钱的事情都不行。
于副总很是无奈的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对于竞标他的心里没有一点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