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西苑内、文、武、太监、厂卫四大系统的顶级巨头们居然为了区区一个白姓小监生,互相彼此通气。
成国公朱希忠找到首辅严嵩,告知说:“舍弟已经把白榆案情了结,那两名御史奏疏所弹劾的枉法之事,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严首辅微微点头,“那就拟票下发,让朱希孝上疏自辩吧,然后按惯例就过去了。”
对一本奏疏的处置方式看似简单,其实也很考验细节功夫。
以御史弹劾朱希孝的奏疏距离,可以令当事人自辩,可以下发到都察院调查,也可以令锦衣卫自查自纠,全看内阁倾向性如何。
朱希忠不顾国公身份,对首辅严嵩行了个礼,算是欠下了一份人情。
而后朱希忠又找到锦衣卫缇帅陆炳,沟通道:“这次舍弟主持对白榆,多有疏忽错漏,险些被弹劾问责,只能尽快结案平息事态了。”
陆炳有点不悦的说:“国公莫非是埋怨我了?这次是令弟主动站出来揽事,要主导审问白榆。
可他上了公案却又瞻前顾后,连判罚都不敢做,致使白榆逍遥法外,坏了我酝酿的机遇!”
朱希忠绵里藏针的说:“其实舍弟从小顽劣不读书,对司法之事更不娴熟,所以才辜负了你的托付。
你们这么大的锦衣卫,还管着诏狱,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司法娴熟的官员了?
今后在锦衣卫里,让舍弟专管杂务就好,不要再让他参与司法事务了,免得又误了你的大事!”
这意思就是,陆炳你想搞事就自己搞去,不要拿我弟弟当枪使!
对于国公爷朱希忠的态度,陆炳也没法说什么,锦衣卫就是这点不好,关系户太多。
大明的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获得恩荫名额时,往往都会选择锦衣卫官。
因为在武官里面,皇帝第一亲军锦衣卫官最有牌面,隐形地位也最高。
这就导致锦衣卫里面充斥着各路神仙,每一个平平无奇的锦衣卫官背后,指不定就有什么天龙关系。
比如白榆的继任者袁真袁千户,看似是个面对白榆只会无能狂怒的小垃圾。
但袁千户的祖上也当过锦衣卫话事人,曾陪伴堡宗...啊不,英宗皇帝在塞外同甘共苦过。
像陆炳这样,能在锦衣卫内部做到一言八鼎(不敢太绝对说九鼎)的话事人,已经是非常少见了。
结束了与朱希忠的谈话,陆炳就收到了袁真发来的紧急求见消息。
陆炳骂骂咧咧,无可奈何的从西安门出西苑。
要知道,在西苑常年有十来个文武大臣值守,几乎拿出全部精力就近为皇帝服务。
为了争夺皇帝的恩宠,这些大臣之间是非常内卷的,日常吃喝拉撒睡全部都在永寿宫旁边的直庐里。
正常情况下,这帮大臣每隔十天半月才出宫回一次家,否则卷不过别人。
所以陆炳作为老卷王之一,因为最近出宫次数多,心里就有点不痛快。
都怪白榆,害的他近期隔三岔五的就要从西苑出来。
再这样下去,只怕就卷不过别人了!
到了西安门外的锦衣卫班房,陆炳盯着袁真,语气不善的说:“你最好真有关键事务需要禀报。”
袁真连忙说明情况,“白榆他不肯移交银两,并公然自认贪污!卑职无法做主,故而请缇帅定夺!”
袁千户也觉得自己很冤枉,他也不想总是来打扰陆炳啊。
但白榆不按常理出牌,面对意外状况,他也无法擅自做主,不来麻烦缇帅又能怎么办?
陆炳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不可思议的说:“他自认贪污?他亲口说的?”
袁千户答道:“确有此事。”
陆炳一时间也理解不了,“他又发什么疯?这样自污的目的又是什么?”
白榆肯定也明白,自己正在千方百计的寻找他的把柄,所以白榆怎么还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他确定不肯交出经费?”陆炳又问。
袁千户非常肯定的答复说:“校尉上门催讨无果,白榆就是不给。”
陆炳皱起眉头说:“那他这贪污行为,就是明确无疑了。”
明明是把柄,为什么反而隐隐有些担心?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陆缇帅也没指望袁真能解答自己的疑问,如果袁真有这个智商,就不会到了今天才混成白榆的继任。
所以陆炳就自己思考起来,他甚至站在了白榆的立场上,深入进行了换位思考。
过了一会儿,陆炳感觉略有心得,就开口说:“朝廷处置贪赃官员,如果事实不是特别严重,又没有造成其他恶劣后果,主要也就是两种处罚手段。
第一就是罢官,第二就是退赃,一般是两种处罚并行。
如果以贪赃罪名处罚白榆,罢官是罢不了,因为现在白榆身上无官可罢。
至于白榆的功名,那是考试成绩,与公务罪名是两条线,一般不因为贪赃就剥夺功名。
朝廷有那么多官员被罢免,也没见谁因为贪赃就被剥夺进士功名的。
所以对白榆真正有效的处罚手段就是退赃,强制白榆退还一千两经费。”
袁千户假装若有所思,其实心里根本不明白,缇帅忽然科普这些司法常识作甚。
陆炳一边想着着,嘴里一边继续说:“那么站在白榆角度的去看问题,贪污不贪污似乎没有本质区别。
无论他将研制经费移交出去,还是因为贪污被退赃,最后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所以白榆才会对贪赃罪名有恃无恐,完全不怕被扣上侵吞公款的帽子。
甚至白榆还有可能会认为,被治罪反而有新收益。
因为他又可以大肆宣传被厂卫迫害了,继续营造一种受害者形象,博取不明真相者的同情。”
袁千户细品过后,由衷的赞叹道:“缇帅高见!”
似乎只有缇帅刚才这个说法,才能解释白榆那“闻罪则喜”奇特表现了。
如果贪污不贪污的后果都一样,那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而且嚷嚷被迫害,刻意营造受害者形象,这也非常符合白榆的行为习惯。
陆炳不怀好意的轻笑几声,“但是白榆可能忽略了,处罚手段除了退赃还有罚赃。
除了原本一千两经费,还可以另外加罚。如果拿不出罚赃银,那就可以进行抄家了!
我们锦衣卫作为司法和执行兼具的衙门,当然有一定的灵活裁量权。”
只要放弃轻视、冷静对待、深入分析,看透白榆那故弄玄虚的表面,其实白榆也没那么难以对付。
小伎俩再多,也只是一个手里无权无势,还没真正靠山的监生而已。
白榆就等着被罚赃,然后喜提抄家套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