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格物巷。
这条古老而略显狭窄的巷子,因坐落着全球最顶尖、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学期刊《格物》(Naturae Investigationem, 拉丁文,意为“自然的探索”,与现实中的《Nature》和《Science》地位相当,此处设定为更偏重基础物理与颠覆性理论的顶级期刊)的总部而闻名于世。
《格物》期刊的编辑部,向来是全球科学家又敬又畏的地方。能在这里工作的人,无一不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眼光毒辣,标准严苛。寻常稿件,能入他们法眼已是万幸,遑论拍板发表。
此刻,编辑部内一如既往地繁忙而有序。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以及咖啡机发出的咕噜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属于顶尖学术的独特交响乐。
主编办公室。
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斯教授,一位年过六旬,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边眼镜,气质儒雅而威严的英国老绅士,正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伯爵红茶,审阅着一份关于宇宙暗能量最新观测数据的报告。他是《格物》的主编,执掌这本百年期刊已有十余载,见证过无数科学界的重大突破,也枪毙过无数看似华丽却缺乏实质的平庸之作。
“嗯,这组数据有些意思,但模型的解释力还略显不足……”菲利普斯教授喃喃自语,习惯性地用手指敲了敲桌面。
就在这时,他办公室的门被“嘭”的一声,以一种极不符合《格物》编辑部优雅氛围的方式,给撞开了。
“主编!主编!不好了!…哦不,是太好了!…也不对,是…是…是那个男人!他又来了!”闯进来的是物理学部的资深编辑,汉斯·施耐德博士,一个以严谨着称的德国人。此刻,他平日里一丝不苟的金发乱得像个鸡窝,眼镜歪在一边,脸上表情精彩纷呈,像是同时中了彩票又被告知房子塌了。
菲利普斯教授被他吓了一跳,手里的伯爵红茶差点泼出来。他皱了皱眉头,不悦道:“汉斯,什么事这么慌张?天塌下来了吗?还是说你终于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其实是个甜甜圈?”
“比…比希格斯玻色子是甜甜圈还…还劲爆!”汉斯博士喘着粗气,指着自己怀里紧紧抱着的平板电脑,像是捧着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投稿系统……投稿系统里……出现了那个名字!”
“哪个名字?”菲利普斯教授有些不耐烦,能让汉斯如此失态的名字,他一时还真想不出来。难道是霍金复活了,并且带来了宇宙的终极答案?
汉斯博士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呻吟的语调,吐出了那个如同魔咒般的名字:
“秦……风!”
“噗——咳咳咳咳!”
菲利普斯教授刚喝到嘴里的一口伯爵红茶,以一种极不雅观的姿态,尽数喷洒在了面前那份关于宇宙暗能量的报告上,也喷了汉斯博士一脸。
“谁?!”菲利普斯教授顾不上擦拭嘴角的茶渍,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金边眼镜因为震惊而滑到了鼻尖。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了一下,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秦!风!来自华夏的那个秦风!”汉斯博士抹了一把脸上的茶水,语气带着哭腔,“就是那个用食堂剩饭搞出常温超导体,然后又用老太太的收音机爆改出量子计算机的……那个煞星!”
“噢,我的上帝!又是他?!”菲利普斯教授感觉眼前一阵发黑,他下意识地扶住了桌子,以免自己当场表演一个“主编的晕厥”。
这个名字,对于《格物》编辑部的资深编辑们而言,简直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代名词。
上一次,秦风那篇关于“基于碳基富勒烯衍生物的室温常压超导现象及其迈斯纳效应验证”的论文,直接让整个编辑部乃至全球物理学界都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审稿过程之刺激,争论之激烈,以及最终论文发表后引发的全球狂潮,至今仍让菲利普斯教授心有余悸。
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为了那篇论文,他差点跟几个坚持认为“民科妄想”的老顽固审稿人打起来,最后还是拍着桌子力排众议,以最快速度将其送审并发表。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英明的,那篇论文直接预定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评奖委员会动作够快的话)。
但那种压力,那种颠覆认知的冲击,那种感觉整个科学大厦都在摇摇欲坠的恐惧感,也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位《格物》编辑的心头。
“他……他又投了什么过来?”菲利普斯教授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甚至不敢去看汉斯平板电脑上的标题。
“您……您自己看吧……”汉斯博士把平板电脑递了过去,手指还在微微颤抖。
菲利普斯教授颤颤巍巍地接过平板,目光落在投稿系统那醒目的标题上——
《量子计算的新大陆:基于宏观物质量子相干态调控的计算原理与实验验证》
作者:秦风,李雪,王浩,张猛……(通讯作者:秦风)
“量子计算……的新大陆?”菲利普斯教授喃喃念着,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宏观……物质量子相干态……调控?”他又念了一遍,感觉自己的古典物理学世界观正在发出“咔嚓咔嚓”的碎裂声。
“我的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基督外加十二门徒啊!”菲利普斯教授猛地闭上眼睛,仰天长叹,“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个华夏小子不会消停!上次他把凝聚态物理的天给捅了个窟窿,这次……这次他难道要把整个计算机科学给推倒重建了吗?!”
此时,编辑部外面也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投稿系统里又出现‘红色警报’了!”一个年轻的助理编辑压低声音,对旁边的同事说道。
“红色警报?什么意思?”新来的实习生一脸懵逼。
“‘红色警报’,是我们内部对某个特定投稿人的代号,”资深编辑苏菲·罗兰女士,一位风韵犹存的法国女性,优雅地端着一杯浓缩咖啡,走了过来,语气却带着一丝戏谑和无奈,“特指那位来自东方的、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或者说‘惊吓’)的秦风博士。”
“秦风博士?就是那个搞出常温超导的……”实习生眼睛瞪得溜圆。
“没错,就是他。”苏菲耸了耸肩,“上次他的超导论文进来,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我们物理学部连续三天二十四小时加班,所有审稿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吵翻了天,主编的速效救心丸消耗量直接翻了三倍。最后论文发表,整个物理学界都疯了。”
“那……那这次又是什么?”实习生感觉自己的好奇心被提到了嗓子眼。
另一位资深编辑,专攻信息科学领域的亚历克斯·陈博士,一位戴着无框眼镜,神情冷静但此刻眼神也有些飘忽的美籍华人,推了推眼镜,幽幽地说道:“看标题,似乎是关于……量子计算的。而且,是非常……非常颠覆性的那种。”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粗略看了一眼摘要……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么,我们现在用的所有电脑,可能……很快就要变成博物馆里的古董了。”
“嘶——”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让所有经典计算机变成古董?!
这是什么概念?!
“别……别吓唬我,亚历克斯,”一个负责生命科学板块的编辑脸色发白地说道,“我刚贷款买了一台最新款的苹果电脑……”
“放心,玛格丽特,”亚历克斯拍了拍她的肩膀,试图安慰,但自己的嘴角也在抽搐,“至少在它变成古董之前,你还能用它来……瞻仰一下秦博士这篇划时代的论文。”
玛格丽特:“……”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
此时,主编办公室的门再次打开,菲利普斯教授脸色凝重地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同样神色复杂的汉斯博士。
整个编辑部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主编身上。
菲利普斯教授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各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来自华夏的秦风博士,再次向《格物》投递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鼓足巨大的勇气,才继续说道:“这篇论文,标题为《量子计算的新大陆:基于宏观物质量子相干态调控的计算原理与实验验证》。根据其摘要和初步浏览……其内容的颠覆性和潜在影响力,可能……我说的是可能……还要远超他之前那篇关于常温超导的论文。”
“轰——”
编辑部里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瞬间议论声四起。
“比常温超导还厉害?!”
“我的上帝,那是什么级别的成果?”
“宏观量子相干态?这玩意儿真的存在吗?不是理论物理学家们在咖啡馆里吹牛的玩意儿吗?”
“如果是别人,我肯定当他是疯子。但如果是秦风……我……我有点信了……”
菲利普斯教授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我知道,这个消息对大家的冲击很大。坦白说,我现在感觉自己像是在坐过山车,心脏病都快犯了。”他罕见地开了一句玩笑,但没人笑得出来。
“但是,作为《格物》的编辑,我们肩负着甄别和传播最前沿、最重大科学发现的使命。无论秦风博士的这篇论文有多么‘离经叛道’,多么‘骇人听闻’,我们都必须以最严肃、最专业的态度来对待它。”
菲利普斯教授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汉斯,苏菲,亚历克斯,你们三个立刻成立一个紧急评估小组。我要你们在十二小时内,对这篇论文进行初步的全面评估,判断其理论的自洽性、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它对现有科学体系可能造成的冲击程度。”
“是,主编!”三人立刻应道,表情严肃。
“其他人,各司其职,但要做好心理准备。”菲利普斯教授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如果……我是说如果,这篇论文真的像它看起来那么‘逆天’……那么,我们《格物》期刊,乃至整个科学界,可能又要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了。”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嘴角泛起一丝苦涩而又带着点莫名的期待的笑容:“上次是凝聚态物理,这次轮到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我很好奇,下一次,这位秦风博士,又准备对哪个学科‘下手’呢?宇宙学?生命起源?还是说他打算直接统一四大基本力?”
编辑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深深的……绝望,以及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对了,”菲利普斯教授突然补充道,“公关部,提前准备好一份声明模板,内容大概是……‘关于近期可能引发全球科技界剧烈动荡的某项重大突破的严正声明’,以备不时之需。”
公关部主管一愣,随即苦笑着点头:“明白,主编。我们……我们甚至可以把‘秦风’的名字预先填进去,估计以后用得上的次数不会少。”
整个《格物》编辑部,因为秦风的一篇投稿,再次陷入了一种混杂着极度期待、深深恐惧、以及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诡异氛围之中。
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位年轻的校对员偷偷拿出手机,在同事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兄弟姐妹们,听我一句劝,今晚早点睡,养足精神。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未来几天,咱们《格物》可能又要上全球头条了。而且,这次的标题,估计会比上次的‘常温超导震惊世界’,还要劲爆十倍!”
下面立刻有人回复:
“附议!我已经开始囤积咖啡和红牛了!”
“别说了,我先去预约一下我的心理医生,上次秦风的论文出来后,我做了半个月的噩梦,梦见物理定律全都被他推翻了!”
“你们说,这次秦风会不会真的把冯·诺依曼的棺材板给掀了?”
“何止冯·诺依曼,我怀疑图灵、香农、甚至爱因斯坦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格物》编辑部的‘秦风ptSd’……名不虚传啊!”
菲利普斯教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重重地叹了口气。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阴沉沉的伦敦天空,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那个远在东方的年轻人,变得愈发“刺激”和“充满未知”了。
“秦风啊秦风,”他喃喃自语,“你可真是上帝派来考验我们这些老骨头的‘天使’……或者‘魔鬼’啊!”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喂,医务室吗?我是菲利普斯……对,是我。麻烦给我准备一些……嗯,就是上次那种,强效的,能让心脏平静下来的药片。是的,多准备一点。我觉得……我可能很快就需要它们了。”
挂断电话,菲利普斯教授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再次打开了那篇来自秦风的论文。
尽管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现有秩序被颠覆的忧虑,但他的眼神深处,却也燃烧着一团名为“科学探索”的火焰。
“来吧,华夏小子,”他低声说道,语气复杂,“让我看看,你这次,又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一个‘逆天’的惊喜!”
一场围绕着秦风最新论文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在《格物》编辑部内部,悄然打响。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