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工人们选择在这边吃完晚饭再回去。
另外一半的工人们则是迫不及待拎着手中的肉往家中走去。
徐峰进到厨房跟做饭的人说了一声,让她今天晚上少做一些,不用做太多的饭、
毕竟工人们走了一半,只剩下了一半的工人。
又过了十几分钟,正在抬猪肉和黄毛子的徐峰便看见师傅,爷爷徐成功,还有郭大爷进来了。
爷爷徐成功笑着说:“徐峰,今天我们仨就在你这吃了。”
“不用搞特殊,工人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今天主要是聚一聚,唠唠嗑。”
徐峰笑着应下:“爷,我知道了。”
天色逐渐黑下来,厨房内忙碌的赵大娘把晚饭做好了。
晚饭就是大锅的杀猪菜,里面有血肠,有酸菜,还有刚刚杀的野猪肉。
徐峰对着院子内等待开饭的工人们喊了一嗓子。
“开饭了,开饭了。”
“拿碗吃饭,拿碗吃饭。”
工人们在外面吃着,徐峰端着一盆子杀猪菜进到屋内。
“爷,郭大爷,师傅,你们先吃着。”
“我去给嫂子,还有母亲送点饭去。”
“她们还在李家呐。”
“行行。”爷爷徐成功摆摆手:“你先忙,不用管我们仨。”
“我们仨就唠会嗑。”
“行,师傅,爷爷,你们少喝点酒。”
徐成功笑着应下:“你小子还嘱咐起来我们了,行了,我们知道了。”
“快去忙你的吧。”
徐峰笑了两声便钻进了厨房。
到了厨房后,徐峰又盛了一盆子的杀猪菜,端着一盆子的杀猪菜往李家去。
“有乐,有乐,快看是谁来了。”
“这是你三叔。”
刚进到李家院子内,母亲钱小娟便抱着孩子朝着徐峰说了两声。
徐峰把盆子放在炕上,笑着说:“妈,现在他还不会开口说话呐,你给他说话,他能听懂吗?”
“听不懂也得讲,从小对着他讲,等他一两岁时就慢慢会讲话了。”
“越是不给他讲话,他一两岁时就更不会讲话了。”
“妈,我来抱会。”
徐峰接过徐有乐,刚上手抱住,怀中的徐有乐就嗷嗷哭。
徐峰:??
母亲钱小娟的目光瞬间扫过来,徐峰赶忙说:
“妈,我刚抱住,我可没怎么他啊。”
“还是我来抱吧。”
母亲钱小娟接过,拍了拍襁褓中的孩子,刚刚还哭着的徐有乐瞬间止住了哭声。
“妈,有乐还是跟你亲。”
“我一抱就哭。”
“大嫂,你抱,他哭不哭?”
徐峰问了一声躺在屋内炕上的大嫂周秀秀。
周秀秀嗯了两声,“哭,我抱也是哭。”
“这小家伙就跟他奶奶近。”
“咱们谁抱他,他都哭。”
钱小娟蹭了蹭襁褓中的孩子,笑着说:
“啥哭不哭的。”
“那是你们不会抱。”
“尤其是你徐峰,五大三粗似得,刚抱住他就哭。”
“你得这么抱着,一边拍着它,一边晃悠着。”
在东北,老一辈对孩子是真的喜爱。
没一家不是宠孩子的。
徐峰也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
父亲想打他,爷爷徐成功就会拦着。
徐峰扫了一眼院子,“爹和大哥还没回来?”
“没呐,估计也快了。”钱小娟问:“我中午去院子瞅了一眼,你不在家?”
“又进山打猎去了?”
“对,跟着爷爷进山打猎去了。”
“今天还遇到了不少的猎物。”
“已经杀了。”
“行,还是你小子有本事。”
炕上的周秀秀说:
“徐峰,要不等有乐长大了,让他跟着你学打猎吧?”
学打猎?
现在是八二年。
马上进入八三年了。
他记得是八八年出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还行打猎?
压根没这个机会了。
徐峰笑着打着哈哈:“大嫂,还是别让他跟着我学打猎了、”
“这玩意估计也打不了多少年了。”
“还是让有乐好好学习考大学吧。”
“实在不行,到时候就跟着我开公司,搞投资。”
等徐有乐长大,也是二十年后。
那个时候正是互联网发展的年代。
周秀秀嗯了两声,“那也行。”
她知道徐峰的本事有多大,又是盖房子,又是开餐馆,听她弟弟说,好像还投资了砖厂。
仅仅是过去了三个月,徐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全部都是因为徐峰。
日子变好了,家庭富裕了,更有钱了。
“让这孩子跟着你学投资也行。”
回到炕上吃着饭,唠着嗑,没一会父亲和大哥回来了。
俩人进到李家,父亲徐成仁说:“咋不回家吃?”
“爷爷跟人在喝酒。”
“我不想喝,没过去。”
“爹,大哥,你们要是想喝,现在过去也不迟。”
“估计那边还喝着呐。”
徐成仁乐呵两声,“那行,那我过去喝点。”
“老大,你就别喝了,好好在这边吃饭,陪着点秀秀。”
大哥徐伟应下,“行,那爹你少喝点。”
“别喝太多。”
“知道,知道,你现在比你妈还唠叨。”
母亲钱小娟抱着怀中的徐有乐白了一眼徐成仁:
“我现在是懒得管你。”
“管你还不如逗逗我孙子有乐呐。”
“有乐,长大了可不能跟你爹,还有你爷比。”
“这俩都是酒鬼,喝酒没一点好处。”
徐伟,徐成仁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
徐峰说:“妈,有乐笑了。”
“还真笑了。”钱小娟继续说:“看来我说的没错。”
“有乐也是这样认为的。”
“孩他爹,你都当爷了,少喝点。”
“知道了,知道了。”
徐成仁伸出粗糙的手指戳了戳徐有乐的脸蛋。
“真软,还是婴儿的皮肤细腻软滑。”
“去去去!把你的脏手拿开。”
“没准一会又哭了。”
“得,那我去了。”
徐成仁走了,几人坐在炕上吃着杀猪菜。
徐伟说:“弟啊,你知道我现在在什么车间干活嘛?”
“什么车间?”
“还是搬砖?卸砖?”
徐伟摆摆手:“不是,现在去到自动化红砖生产的车间了。”
“听孙厂长说,那三台机子还是你和周叔投钱购买的。”
徐峰嗯了两声,:“对,那三台机子是我和师父投钱买的。”
“哥,那三台机子现在一天能生产多少红砖啊?”
徐伟说:“不多,从早上到晚上,差不多能生产两万多块的红砖。”
“比厂里的老机子生产的红砖都要多。”
“弟,要不是没有你,估计你哥我也进不去。”
“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哥,说什么话呐,不用这么见外。”
两万多块的红砖,一百块的红砖售卖价格在二十块钱。
也就是说,这些机子一天能赚一千四百块钱。
当然了,去掉物料,再去掉人工。
还有乱七八糟的费用,差不多一天的净利润应该是在八百多块钱。
前提是每天都有订单量,才能保持住这个净利润。
如果每天的订单量爆满,这笔投资差不多每年可以给徐峰带来八千多的收益。
要是没这么多订单,每年也能有三四千的收益。
只是说,一般般,还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