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公公听后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暗自思忖:怪不得朝廷中的那些大佬总说水师耗费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竟花在了黄酒上。
“不对啊,宋大人,现在是出海捕鱼,又不是远下南洋。难道不能在码头上补充淡水吗?”胡天罡也了解过渔民的生活,近海捕鱼的渔民哪来的钱喝黄酒?这让他心中满是疑惑。
宋青云苦笑了一下,缓缓说道:“大人确实是了解民生之人。按理来说,近海捕鱼来回不过两天,喝水确实能解决问题。可是大人,近海能一网打上千斤鱼吗?而且按照胡人所教的捕鱼方法,需要寻找渔窝,而这些渔窝大多都在深海。仅仅一两天时间根本不够。”
“原来如此。”胡天罡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大人,大人……不好了……不好了……”一名士兵惊慌失措地闯进了营帐。
“放肆!没看到我正在和大人们谈事吗?”胡天罡见士兵毫无规矩地闯进来,不由低声喝斥了一句。那士兵被吓得不敢多言,跪在地上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齐公公见状忙劝道:“胡大人,这士兵明知我们在谈事,却还如此慌张地闯进来,说明一定是出了大事。我们的事情可以晚点再聊,可别因为一时意气之事耽误了军情。”
胡天罡瞪了一眼士兵,没好气地说道:“还不快向监军谢罪,否则这顿军法绝对饶不了你。”听到这话,士兵急忙朝齐公公磕头谢罪。
“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胡天罡训完人,心中却也飞速转动着念头,思索着究竟什么大事能让这士兵如此慌乱。
“大人,不好了!刚才追击叛军的士兵来报,修正风将军轻敌冒进,掉入了敌人的陷阱。小六大人带着神机营前去营救时,也被叛军砍伤了。”
“什么?小六受伤了?”胡天罡顿时愣住,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担忧。小六可是他的亲随,跟随自己十几年,两人情同手足,如今突闻受伤的消息,他又怎能不心急如焚?
“伤势如何?人在何处?”胡天罡焦急地追问。
“小六大人现在昏迷不醒,正往回送。”士兵急忙回答。
“医官通知了吗?让他赶紧带人去。如果小六有什么闪失,我定不会轻饶!”胡天罡一听小六昏迷,顿时怒火中烧,话未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胡大人,请冷静些,事情已经发生,着急也没用了。”齐公公在一旁轻声提醒。
“监军大人,您不知道,我怎么可能不急?上次那修正风就因为轻敌冒进,我看在他攻城有功的份上饶了他,希望他能吸取教训。可现在又……”胡天罡气闷地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
“胡大人,现在计较修正风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你应该先问清楚叛军的情况。”齐公公再次提醒道。
“对,对……监军大人提醒得对。”胡天罡急忙点头,转头朝士兵问道,“叛军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被拿下?”
“叛军在小六大人突然出现的支援下,敌军一时不察被神机营打散了。修将军正带着骑军去追击残余。”士兵见自家大人如此着急,也不敢怠慢,急忙答道。
“什么?叛军首领还没捉到?那修正风是干什么吃的?”胡天罡听后勃然大怒。
平复了一会儿情绪,胡天罡冷冷说道:“算了,你去告诉修正风,若让无天教的首领逃脱,他就不用再戴那顶帽子了。”
“是。”士兵闻言急忙退了下去。
“宋大人,让您见笑了。”胡天罡略显尴尬地看向一旁一直沉默的宋青云。
“哪里,这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叛军逃匿也是谁也不愿见到的。只要能拿下叛军,胡大人就是立下了大功一件。”宋青云笑着安慰道。
“唉,话虽如此,但宋大人,如果叛军首领拿不下,我和齐大人怎么向朝廷交代啊?再说,如果这叛军首领逃到别的地方再次反叛怎么办?江南道经不起折腾,朝廷也经不起折腾啊。”胡天罡看了一眼齐公公,长叹了一口气。
宋青云深表认同地点了点头。舟航这几月因洪灾百姓流离失所,城中随处可见饥民等待救济。马上就要到九月中旬的新粮收获季节了,虽然江南道注定要减产,但一支流窜的叛匪却让本就不多的粮食更加捉襟见肘。
“宋大人,我有一事相托。”胡天罡沉默片刻后开口道。
“胡大人,您太客气了。我们同朝为官,说‘相托’二字就太过严重了。”宋青云赶忙站起来抱拳答道。
“你也看到了,这叛军狡诈,平叛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然而舟航的百姓要吃饭,我大军平叛也要吃饭。我希望宋大人您早日出海,尽量解决粮食问题。”胡天罡郑重地看着宋青云说道。
“大人,您说得太严重了。放心,只要是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定当全力以赴。”宋青云见胡天罡如此郑重,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宋大人,这舟航只要度过此劫,我和齐监军一定向朝廷上奏,向圣上禀明您的功劳。”胡天罡听后开心地笑道。
“大人,您放心,我定尽力解决粮食问题。”宋青云再次保证,同时向齐公公抱拳行礼后说道,“两位大人,我现在就去城中解决酒水之事,请容我先行告退。”
见两人点头同意,宋青云头也不回地朝着舟航走去。
“你真的觉得水师能解决这一城的粮食问题?”齐公公看着宋青云的背影走到胡天罡身前问道。
胡天罡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现在江北也无粮,北疆还有边军急需朝廷调粮。唯一的希望只能看宋青云能不能从海上捞到解一道之粮。”
“一道之粮?这怎么可能?一道有多少户你知道吗?这怎么可能?”齐公公虽然不通政事,但也清楚舟航城是江南道最大的城池,一城之地就有二百七十多万户。这一道总不可能比舟航的人还少吧。
“我能不清楚吗?我是两江总督。江南道加上江北道一共百姓一千三百五十三万户,而江南道的百姓就达七百八十万户。”作为两江总督,他对两江百姓的数量和所需物资了如指掌。但朝廷无粮,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也实在没想到昔日繁华无比的江南道,今日竟困窘到这种境地。”齐公公摇了摇头,感慨万千。平时别人一听说要下江南都争着抢着要出宫,可他今日所见,心中满是唏嘘。
胡天罡看了一眼身边的齐公公,心中暗暗惊讶,他完全没想到这位齐公公不像宫中其他的公公那样只知享乐,倒是个明白事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