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令人窒息的中世纪长廊,眼前豁然开朗!光线变得明亮柔和,空气中那股旧书灰尘的沉闷气味被一种混合着颜料、木头和淡淡花香(后世香氛模拟)的清新气息取代。展区的布置也与之前的阴森压抑截然不同。
这里不再是高耸的“教堂骨架”,而是模仿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贵族府邸或敞亮画室的空间。高大的拱形门窗(画在帆布背景上)敞开着,仿佛能透进地中海的阳光。墙壁被粉刷成温暖的赭石色或柔和的灰绿色,上面挂满了尺寸各异、色彩极其鲜艳丰富、人物栩栩如生的油画复制品。有端庄的贵妇肖像(类似达芬奇《蒙娜丽莎》风格)、充满力量感的裸体男子(米开朗基罗《大卫》局部)、宏大壮丽的宗教场景(拉斐尔《雅典学院》)、还有描绘市井生活和自然风光的画作(勃鲁盖尔风俗画)。精美的石膏雕塑复制品(如《掷铁饼者》、《维纳斯》)点缀在展区各处。整个空间充满了人文的活力、对美的追求和对现世生活的热情赞颂,与刚才的黑暗压抑形成天壤之别。
“嚯!真亮堂!”刘老根忍不住眯了眯眼,感觉心头的压抑一扫而空。两个孩子更是兴奋地东张西望,被那些鲜艳的色彩和逼真的人物吸引。
“乡亲们,欢迎来到‘文艺复兴’!”阿猫的声音也轻快了许多,脸上带着笑容,“看看这些画!这些人!是不是跟刚才那些阴沉沉的教堂画、审判画完全不一样了?感觉人活过来了,世界也有颜色了,对不对?”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露出轻松愉悦的神情。确实,这里的每一幅画都仿佛在呼吸,充满了生机。
“那么问题来了!”阿猫话锋一转,举起喇叭,“为什么?为什么欧洲人好像睡了几百年,突然一下子醒过来了?突然不画那些吓人的末日审判,开始画漂亮女人、健壮男人、花花草草、人间烟火了?为什么叫‘文艺复兴’?‘文艺’好理解,就是这些画啊、雕塑啊、诗啊歌啊的。‘复兴’?复兴什么?”
他故意停顿,吊足了众人胃口,然后神秘兮兮地说:“答案啊,藏在‘书’里!藏在一些被欧洲人自己弄丢了、却让‘别人’给捡起来、保存好的书里!”
阿猫引导大家看向展区一侧特意布置的区域。这里背景是阿拉伯风格的几何纹饰和书法,展柜里陈列着一些后世复制的、精美的阿拉伯文手抄本插图,(展示数学、天文、医学、哲学内容),以及几幅描绘阿拉伯学者在宏伟图书馆(如智慧宫)中翻译、抄写、讨论场景的油画复制品。
“大家看这边,”阿猫指着那些阿拉伯文书卷,“在咱们刚才说的那黑暗的几百年里,欧洲人自己打成一锅粥,把祖宗(古希腊罗马)留下的很多好书、学问,要么烧了,要么丢在角落里发霉烂掉了!可巧了,就在这时候,在东方,在阿拉伯世界(就是唐宋时期跟咱们大唐大宋做买卖的那些大食人、波斯人的后代),有一群有学问的人,他们特别爱收集、翻译、保存这些古希腊罗马的书!”
他用了那个精心准备的戏谑比喻:“打个比方吧!好比有兄弟俩分家,老大(西罗马)和老二(东罗马\/拜占庭)都挺有文化,家里藏书万卷。结果呢,来了一伙强人甲(日耳曼蛮族),冲进老大家,抢了金银财宝,放火烧了房子(西罗马毁灭),拍拍屁股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伙强人乙(阿拉伯人),冲进老二家,也抢了财宝(领土、财富),但人没走,就在老二家住下了(建立阿拉伯帝国)。这强人乙一看,哟,老二家虽然被抢了,但这满屋子的书可真不少!这家人是‘诗礼传家’的大户啊!于是,强人乙非但没烧书,反而把这些书当成了宝贝!他们组织人手,把这些用古希腊文、拉丁文(相当于咱们的文言文)写的书,一本本仔仔细细地翻译成了他们自己的阿拉伯文,抄写保存好,还在这些学问的基础上,自己搞出了很多新发明、新学问(数学、天文、医学等)!”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比喻既新鲜又贴切。
阿猫继续他的故事:“再说回占了老大家的那伙强人甲(日耳曼蛮族后代)。他们抢了财宝,盖了新房子(欧洲各国),过了几百年,慢慢也富裕起来了。可心里总有点不得劲——为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房子、这地盘是抢来的!背了个‘贼’名,不够光鲜!他们特别想给自己找个有文化的、体面的祖宗,证明自己不是暴发户,而是名门之后!就像……”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就像历史上有些打进咱们中原的外族,非得说自己是汉朝老刘家、或者唐朝李家的后人一样!要个‘正统’!”
这个本土化的类比立刻引起了共鸣,不少人会心一笑,甚至低声议论起来。
“可他们自己祖宗(蛮族)那点历史,实在拿不出手啊!咋办?”阿猫一拍手,“正好!他们被一个叫‘教皇’的老头(指中世纪教会)忽悠着,组织了好几趟‘十字军’,跑去打住在老二家的强人乙(阿拉伯人),美其名曰‘夺回圣地’,其实就是想去抢更多财宝!结果仗没打赢,东西没抢到多少,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大宝贝!”
阿猫指向一幅描绘十字军骑士在阿拉伯城市(可能是大马士革或科尔多瓦)的图书馆或市场里,惊讶地看着阿拉伯文书籍和学者的油画(后世想象创作)。
“他们发现,住在老二家的强人乙手里,居然有那么多当年老二家(拜占庭)珍藏的古希腊罗马的好书!虽然这些书已经被强人乙翻译成了阿拉伯文,但那也是货真价实的祖宗学问啊!”
“这下可把强人甲乐坏了!”阿猫模仿着惊喜的表情,“买!骗!抢!不管用什么办法,把这些用阿拉伯文写的‘祖宗书’弄到手!然后呢?赶紧组织人手,把这些阿拉伯文书,再翻译回他们自己能看懂的文字(拉丁文及各民族语言)!这就是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
“等书翻译好了,强人甲的后代们捧着这些书,激动得热泪盈眶!”阿猫做出夸张的捧书姿势,“他们大声宣布:‘看!这是我们老祖宗(古希腊罗马)留下的智慧!是我们高贵的血统证明!我们要复兴(Renaissance)老祖宗的荣光!’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些漂亮的画、这些有力量的雕塑、这些探讨人性的诗歌文章——‘文艺复兴’就这么轰轰烈烈搞起来了!”
阿猫绘声绘色、充满戏谑的讲述,尤其是那个“强人抢书认祖宗”的精妙比喻,以及最后模仿欧洲人“捧着二道贩子的书热泪盈眶认祖宗”的夸张动作,瞬间引爆了全场的哄堂大笑!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
“搞了半天,祖宗的书还是从别人手里‘淘换’来的二手货啊!”
“自己把祖宗的书烧了丢了,过了几百年,从抢了兄弟家的那伙人手里,把人家翻译过的书再买回来、翻译回来,就当成自己的宝贝祖宗遗产了?这脸皮……”
“这不就跟咱村东头那个王二赖子一样嘛!祖上穷得叮当响,非说自己爷爷是前朝举人,还花钱买了本破族谱当证据,结果被人发现那族谱是上个月刚找人编的!哈哈哈!”
“文艺复兴?我看是‘认祖归宗运动’!认的还是个被翻译了两次、面目全非的‘假祖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用最朴素的智慧和接地气的语言,对这场被西洋人捧上神坛的“文艺复兴”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解构。那些美轮美奂的油画和雕塑,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也带上了一层“借来的荣光”的滑稽色彩。笑声中充满了对西洋人这种“寻根”方式的不屑和看穿其本质的优越感。
就在这轻松甚至略带戏谑的气氛达到顶点时,阿猫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的探究神情。他举起喇叭,声音洪亮而清晰,压过了众人的笑声:“好了,乡亲们,笑也笑过了。文艺复兴,确实让当时的欧洲人开了眼界,画出了漂亮的画,雕出了有力量的像,也让人开始更多地想‘人’本身的事情,不再只盯着教堂和天堂。这算是一种‘解放’,没错。”
他话锋陡然一转,如同重锤敲击:“但是!请大家仔细想想!欧洲人后来拿着这些‘复兴’来的东西,到处跟人说:‘看!我们祖上是高贵的罗马人!我们复兴了最璀璨的文明!所以我们比你们更文明!更高级!’”
“然后呢?”阿猫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张脸,“然后他们开着坚船利炮,跑到非洲、跑到美洲、跑到亚洲,包括跑到咱们大清!他们抢土地、抢资源、抢金银财宝!他们把黑人像牲口一样抓起来,塞进船舱,运到种植园当牛做马!他们把美洲的印第安人几乎杀光!他们逼着印度人种鸦片,再卖到咱们中国来!他们还对我们指手画脚,说我们落后、愚昧、不开化,要给我们带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