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府的盛夏蝉鸣正盛,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被烈日烤得发烫,万宝楼的飞檐下悬挂的琉璃瓷风铃,被风拂得发出清脆声响,与远处苹果园里传来的采摘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陈文瀚独自站在护民所的观景台上,望着眼前这片繁华盛景,手中的打狗棍在青石板上轻轻敲击,发出单调的回响。
自剿灭刀门工会、开通苹果商路、研发琉璃瓷以来,平阳府的商路通达四海,农艺传遍九州,百姓安居乐业,再无匪患侵扰,连周边州县都纷纷效仿平阳府的治理模式。可这份“无敌”的安宁,却让陈文瀚心中生出一丝难以言说的寂寞——那些并肩作战的热血岁月,那些攻克难关的焦灼与喜悦,似乎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渐渐沉淀在记忆深处。
“帮主,您又在这儿发呆呢?”韦小宝端着一碟刚做好的苹果糕,蹦蹦跳跳地走上观景台,将碟子递到陈文瀚面前,“这是俺用新收的苹果做的,加了西域的蜂蜜,甜得很!最近大伙儿都忙着扩建苹果园和琉璃瓷工坊,您倒好,总一个人躲在这里晒太阳。”
陈文瀚接过苹果糕,咬了一口,清甜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却驱散不了心底的空落。“小宝,你说如今平阳府国泰民安,商路畅通,我们似乎……没什么事可做了。”他望着远处的凤凰湾港口,那里的商船往来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韦小宝眨了眨眼,啃着苹果糕含糊道:“没事做才好啊!以前打打杀杀的多危险,现在能安安稳稳地做糖画、吃美食,多惬意!不过……俺倒是听说,极北之地有个‘冰封城’,传说里面藏着上古神物,只是路途艰险,常年冰封,没人敢去探寻。您要是觉得寂寞,不如去那里闯闯?”
“冰封城?”陈文瀚心中一动,他曾在古籍中见过零星记载,说冰封城位于极北苦寒之地,是上古游牧民族建立的城邦,后因气候突变被冰川覆盖,里面不仅有珍贵的文物,还可能藏着耐寒的奇花异草,若能找到,对农艺推广大有裨益。
当晚,陈文瀚在护民所召集众人议事,提出要前往极北探寻冰封城。众人闻言,反应各异。
苏婉卿当即反对:“极北之地环境恶劣,冰川纵横,还有暴风雪等极端天气,太过危险。如今平阳府安稳太平,何必冒此风险?”
卡文迪则眼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冰封城的传说在西洋也有流传,据说那里的建筑融合了上古与西域的风格,若能探寻,对研究东西文明交流极具价值。我愿意一同前往,用西洋的测绘仪器记录沿途地貌与建筑。”
姜伯捋了捋胡须,说道:“极北之地的耐寒植物若能引入中原,对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农艺发展意义重大。老朽虽年事已高,但愿将《神农秘种录》中的耐寒种植经验传授给你们,助你们一臂之力。”
沈知微沉吟片刻,说道:“陈帮主心意已决,我便不再阻拦。官府会为你们筹备充足的物资,包括防寒衣物、粮食、药品,还会联络沿途的驿站与丐帮分舵,为你们提供补给与支援。”
最终,陈文瀚挑选了二十名精锐丐帮弟子,与苏婉卿、卡文迪一同前往极北。韦小宝软磨硬泡,也争取到了随行的机会,美其名曰“负责众人的饮食,用糖画给大家解闷”。
三日后,一行人带着物资,骑着耐寒的蒙古马,朝着极北之地出发。离开平阳府的那一刻,陈文瀚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城池,心中的寂寞被即将到来的挑战冲淡,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热血与期待。
旅途的艰辛远超想象。起初还能看到零星的村落与草原,随着不断北行,植被越来越稀疏,气温也急剧下降。到了第七日,他们进入了冰川地带,脚下的冰层薄厚不均,稍不留意便有坠冰窟的危险。苏婉卿凭借着江南水勇的经验,在冰层上标记出安全路线;卡文迪则用西洋的温度计与风速计,时刻监测天气变化,提醒众人规避暴风雪。
韦小宝早已没了出发时的兴奋,厚厚的防寒衣物让他行动不便,冻得嘴唇发紫,却依旧强撑着给大家分发食物与热水,偶尔还会用冻得僵硬的手做个简易的糖画,逗得众人会心一笑。“陈帮主,俺现在总算明白,您为啥觉得寂寞了。”他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太平日子过久了,偶尔吃点苦,倒也挺有意思!”
第十日午后,天空突然阴沉下来,狂风卷着雪粒呼啸而至,暴风雪来了。众人连忙躲进一处背风的冰洞,用带来的干草与毛毯搭建临时营地。暴风雪持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洞口被积雪封堵,马匹也走失了几匹。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的粮食只够维持十日,若找不到冰封城,怕是要困死在这里。”一名丐帮弟子望着洞外茫茫的雪原,语气中带着绝望。
陈文瀚沉默片刻,从行囊中取出姜伯临行前赠予的《神农秘种录》,翻到记载耐寒植物的篇章:“姜伯说过,极北之地的‘雪莲花’只生长在冰川缝隙中,而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往往靠近水源与温暖的区域。我们可以寻找雪莲花,以此为线索寻找冰封城。”
众人重拾信心,清理掉洞口的积雪,沿着冰川缝隙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日午后,他们在一处陡峭的冰川崖壁上,发现了几朵绽放的雪莲花,花瓣洁白如雪,在寒风中摇曳。
“雪莲花!我们找到雪莲花了!”卡文迪兴奋地喊道,用相机拍下这珍贵的画面。
顺着雪莲花生长的方向,众人继续前行。又走了两日,一座被冰川半覆盖的古城轮廓,出现在远方的雪原上——古城的城墙由巨大的青石块砌成,上面刻着模糊的上古纹饰,部分城墙已被冰川压塌,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雄伟壮观。
“那一定就是冰封城!”苏婉卿指着古城,眼中满是激动。
靠近冰封城后,众人发现城门被巨大的冰块封堵,城墙周围的冰川下暗藏着冰缝,十分危险。卡文迪用西洋的炸药,小心翼翼地炸开了一道缺口,众人沿着缺口进入城中。
城内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街道两旁的建筑保存相对完好,部分房屋的屋顶虽被冰川覆盖,但墙体上的壁画依旧清晰可见,画中描绘着上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与祭祀仪式,其中不乏与中原、西域交流的画面;街道上散落着锈迹斑斑的兵器与生活用具,还有一些晶莹剔透的冰雕,应该是当年的物品被冰川封存后形成的。
“这些壁画太珍贵了!”卡文迪拿出纸笔,快速记录着壁画上的内容,“你看这幅画,画中的商队带着丝绸与瓷器,与游牧民族交换皮毛,说明上古时期,这里就已经是贸易枢纽了。”
陈文瀚则注意到街道尽头的一座高台,高台顶部似乎有一个巨大的冰雕,形状酷似一口大钟。他带着几名弟子小心翼翼地爬上高台,发现那竟是一口由整块寒冰雕刻而成的大钟,钟身上刻着与平阳府青铜古钟相似的梵文纹饰。
“这冰钟与青铜古钟的纹饰如此相似,难道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苏婉卿疑惑道。
陈文瀚伸手触摸冰钟,指尖刚一接触,冰钟便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钟身上的梵文纹饰泛起淡淡的蓝光,与当年青铜古钟显现异象时的情景如出一辙。与此同时,整个冰封城开始轻微震动,部分冰川出现裂缝,有坍塌的危险。
“不好!我们快离开这里!”陈文瀚大喊一声,带着众人迅速撤离高台。
就在他们撤离出城的瞬间,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冰封城的高台轰然坍塌,冰钟碎裂成无数冰块,融入了茫茫冰川之中。众人惊魂未定地回头望去,只见坍塌的高台处,露出了一片肥沃的黑土,几株嫩绿的幼苗从黑土中钻出,在寒风中顽强地生长着。
“这是……耐寒麦的幼苗!”陈文瀚认出了这种作物,心中满是惊喜,“姜伯说过,上古时期的耐寒作物种子,可能被特殊的土壤封存,没想到竟藏在冰封城的高台之下!”
卡文迪立刻对黑土进行取样分析:“这片黑土富含腐殖质与矿物质,比中原的土壤更肥沃,且耐寒性极强,若能将这种土壤的改良方法引入中原,耐寒麦的产量定能大幅提升!”
众人小心翼翼地采集了黑土样本与幼苗,又收集了城中的壁画拓片与文物碎片,便开始返程。返程途中,他们不仅成功驯化了几匹野生的耐寒马,还发现了大片的雪莲花与其他耐寒植物,将其种子小心收集起来。
经过二十余日的艰苦跋涉,陈文瀚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平阳府。当他们带着黑土样本、耐寒植物种子与冰封城的拓片出现在通和集市时,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听他们讲述极北探险的经历,对那些神奇的耐寒植物与古老的冰封城充满了好奇。
姜伯拿着黑土样本与幼苗,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样本与种子,对农艺推广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可以用黑土的改良方法,改善北方的土壤质量,再培育这些耐寒植物,让北方的百姓也能实现粮食自给!”
沈知微则将冰封城的壁画拓片与文物碎片整理成册,上报朝廷,提议在平阳府建立“上古文明博物馆”,展示这些珍贵的文物,让百姓们了解上古时期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接下来的日子,平阳府再次陷入忙碌之中。姜伯与农艺学院的农户们忙着研究黑土改良技术,培育耐寒植物幼苗;卡文迪则整理探险途中的测绘数据与照片,编写《极北探险记》,向百姓们普及极北之地的地理与生态知识;苏婉卿则组织丐帮弟子,对新驯化的耐寒马进行训练,计划将其用于北方商队的运输;韦小宝则根据探险经历,创作了一系列“冰封城”主题的糖画,在通和集市上大受欢迎,还将探险中的趣事编成顺口溜,走到哪里说到哪里。
一个月后,朝廷的批复下来了,同意在平阳府建立上古文明博物馆,并拨款支持农艺学院的耐寒植物研究。博物馆选址在同心坊旁,建成后,冰封城的壁画拓片、文物碎片与极北探险的照片、样本都在馆内展出,吸引了大批百姓与客商前来参观,成为平阳府新的文化地标。
农艺学院的耐寒植物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姜伯利用黑土改良技术,结合《神农秘种录》的经验,成功培育出产量更高、耐寒性更强的“极北麦”与“雪莲花米”,并在北方干旱、寒冷地区推广种植。短短半年时间,北方的粮食产量便提高了四成,百姓们再也不用为寒冬缺粮而发愁。
新驯化的耐寒马也投入了商队运输,北方商路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运输成本降低了三成,西域与中原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伊思玛仪的西域商队还特意订购了一批耐寒马,用于穿越玉门关外的沙漠与戈壁。
这日,陈文瀚与众人一同来到上古文明博物馆,看着馆内络绎不绝的游客,听着孩子们对冰封城故事的好奇询问,心中的寂寞早已烟消云散。他转头看向身边的苏婉卿、卡文迪、韦小宝等人,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无敌是多么寂寞,现在才明白,真正的‘无敌’,不是没有挑战,而是有一群同心协力的伙伴,一起在探索中创造新的价值。”
卡文迪点头附和:“是啊,平阳府的繁荣从未停止,未来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更多的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比如,我们可以继续向西探索,寻找连接欧洲与美洲的新商路;还可以深入海洋,研究海洋作物的种植技术。”
苏婉卿也说道:“北方的商路虽然畅通,但仍有部分区域存在匪患隐患,我们可以组织一支联合骑兵队,与草原的巴图部落合作,共同守护商路安全。”
韦小宝举着一个“极北麦”造型的糖画,兴奋地说:“俺也有想法!等新商路开通了,俺要把糖画卖到美洲去,让那里的百姓也尝尝平阳府的甜味!”
众人哈哈大笑,欢声笑语在博物馆内回荡。陈文瀚望着眼前的伙伴们,心中充满了温暖与坚定。他知道,所谓的“无敌寂寞”,不过是缺乏新的目标与挑战。而平阳府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未来还有更多的征程等待他们开启,更多的奇迹等待他们创造。
当晚,平阳府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庆祝极北探险的成功与耐寒植物研究的突破。宴会上,众人推杯换盏,畅谈未来的计划。姜伯提议成立“环球探索队”,探索世界各地的未知区域,收集更多的农作物与文化遗产;沈知微则表示会全力支持探索队的筹备,协调官府资源,确保探索活动顺利进行。
陈文瀚举起酒杯,站起身说道:“今日的庆功,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极北探险让我们明白,世界之大,还有无数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同心协力让我们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我们都能携手克服。未来,让我们以平阳府为起点,扬帆起航,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让和平、繁荣与友谊的种子,传遍每一个角落!”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夜空中回荡,与万宝楼的钟声、通和集市的欢笑声、博物馆的讲解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关于探索、同心与希望的壮丽乐章。
月光下,青铜古钟静静地立在清凉寺遗址旁,钟身的梵文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见证着这一切,也在祝福着平阳府的未来。陈文瀚知道,只要这份探索不止的精神永存,这份同心协力的情谊不变,平阳府定能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成为连接世界的枢纽,成为天下人心中永远的传奇。而那份曾经的“无敌寂寞”,早已化作了开拓新征程的无穷动力,推动着他们向着更广阔的天地,不断前行。